氣氛韻律伏筆…好繪本有哪些令人讚歎的圖畫語言?

2017年4月,我參加了一個關於繪本閱讀的培訓,認真讀完了《菲菲生氣了》《爺爺變成了幽靈》和《誰嗯嗯在我頭上》。許久沒有讀過“小畫書”的我,在老師的分析下,從看似簡單卻蘊含巧思的細節裏感受到繪本的趣味,從此成爲繪本的鐵粉,內心那個膽怯、慣於自責的小孩也從故事中得到很多撫慰。

繪本是用一組圖畫講故事,適於低幼兒童閱讀啓蒙的書,卻吸引了很多成年讀者,我讀得越多就越好奇,爲什麼它能夠讓人在輕鬆愉悅中被影響和改變?郝廣才的《好繪本如何好》讓我們一窺繪本圖畫“語言”的奧祕。

作者說“一本好書能提供一個'體會的過程',讓孩子學會打開情感的出口和入口。”爲了讓讀者沉浸在故事中,心情隨着主角的際遇起伏,創作者們需要運用哪些技巧?作者從繪本的整體架構、繪本元素、形式技巧和內容手法四個方面,結合經典繪本作品闡述了文字和圖畫創作方法。

沉浸式閱讀離不開場景氛圍的營造,繪本的圖畫在構圖、色彩、筆法、明暗等細節都精心設計。好的繪本不只要捕捉真實的影像,更要讓圖像具備深層的意義。書中寫道。

比如意大利英諾森提的《鐵絲網上的小花》,這個以二戰時期德國小鎮爲背景的故事,以陰沉的色調爲主調,由上而下的視角去處理,每一張圖都“沒有天空”。

如果把一本繪本比做一串珍珠項鍊,串起珍珠的線,大珠小珠的組合規律就是畫面的韻律。

以意大利名畫家朱裏安諾的《小石佛》爲例,把書頁攤開,一頁一頁連接起來,即可發現其中的閱讀韻律。

莫里斯•桑達克的《野獸國》,則採用了畫面隨着故事情節推進越來越大,連續三頁滿版時故事情節到達最高潮,然後再對稱式地逐頁縮小。

圖文組織的規律,配合着故事情節的起伏,它們彼此呼應,成就了動人的作品。

伏筆是文學創作中常用的手法,指上文看似無關緊要的事物,對下文將要出現的人物或事件預先作的某種暗示。繪本圖畫細節中,也有許多伏筆。

在《巨人與春天》中,是畫面與畫面之間相連的線索。

第一幕遠景小窗口映出的人影,接到下一頁的近的窗景是巨人在讀書,再下一幕巨人半躺,翻到一半的書蓋在身上。窗外的鳥,預告着“春天”的出場……故事的起伏轉折都不會突然冒出來。

在繪本《森林大熊》中,同樣是看着“野雁成羣向南飛”,第一幕的熊站在山頂,頭擡得高高的,自信自在自由。而故事最後,熊的手搭在鐵絲網上,看向網外的天空,物似人非,加深了此刻的傷感。

好的表達方式是間接的,只佈線,只埋火藥,火要讓讀者自己點。因爲感動是讀者內在情緒的湧現,不是外力強加硬貼。作者說。

有簡單文字的繪本,讀圖還能借助文字,如果對氣氛、韻律、伏筆等圖畫語言缺乏瞭解,看無字繪本會少很多樂趣。

大衛•威斯納的《瘋狂星期二》,我曾翻過兩三遍都有點不明所以,作者細緻解讀了這個“凱迪克大獎”名作的“運鏡”及蘊含其中的戲劇張力。

書中寫道:

我們看《瘋狂星期二》開頭的第一幕:“星期二晚上快8點。”鏡頭由遠推近,一隻烏龜擡起頭來,翻頁過來,一羣青蛙低空掠過烏龜的頭頂,嚇得烏龜縮頭。

以烏龜作配角,它擡頭縮頭的動作,引起了“好奇”和翻頁後的“驚奇”。

表達一個情節,可以不用直接的呈現,間接的導引會有更強的效果。比如說我們要畫“獅子到池塘邊喝水”,不好的畫法就是“直接”畫一頭獅子,一步一塵土地走到池邊喝水,把在池塘邊喝水的羚羊、斑馬全嚇跑。好的畫法是“間接”,畫面先岀現羚羊、斑馬在喝水,忽然都擡起頭,眼睛睜大,露出恐懼的表情,然後全部掉頭跑開,池塘出現一陣漣漪,水中隱約看到獅子的倒影。

讀到這裏,想起白先勇說《紅樓夢》的寫作手法,不由驚歎,經典的內核如此相通。

再看這一頁,

青蛙潛入住宅,老太太在客廳睡着,青蛙在看電視。這一幕威斯納給我們電視的背面,用光製造詭異的氣氛,門邊的貓低頭弓身,張力由“配角”來拉緊。沙發、壁紙繁複的花色,客廳富多樣的擺飾,對比老太太的孤寂。這一幕有很深的人文精神。

誰還能說給孩子看的畫書就簡單?細節裏藏着這麼多深意的繪本,如同寶藏等待愛它的人來發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