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9.03 語言暴力傷害更大

2021年第81篇挑戰早起9/21。

昨天晚上10:00入睡,今天早上5:30的鬧鐘又準時響起了,因爲腰特別酸就想再躺一躺,結果又躺了半個小時纔起來。不過想到了自己還要完成的事情還是儘早的起牀了。



今天第一次聽拆書稿,是之前看過的一本書《非暴力溝通》。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不經意間就被別人的語言中傷,或者不經意間講出的話深深的傷了別人,自己又後悔不已?

這本書首先爲我們指出四種不恰當的溝通方式。

第一種是道德評判,如果一個人的行爲不符合自己的價值觀,就認爲對方是不對的、不道德的,完全用自己的道德標準去評判他人。某個人不給車上的老人讓座,就認爲人家太自私,說不定對方人正難受着呢?有人開車超過了自己就認爲這個人不會開車,說不定人家有急事在趕路呢?遇到道德評判,有些人會直接否認,而有些人卻被迫於人多勢衆而承認。

第二種是進行比較,在溝通的過程中,會將對方與別人進行比較。比較孩子是否成績好,比較伴侶是否足夠體貼,經常爲自己做飯。這些比較都是源於利用評價對方的不足,讓自己更有說服力。而結果對方卻不知道說話人的真正需求聽到了只是讓他不舒服的語言。

第三種是強人所難,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對方,甚至用懲罰相威脅,經常用批評、指責和命令的方式。有不少父母用零花錢命令孩子一定要考成績好,考不好就扣零花錢,不給出去玩兒,認爲自己比孩子懂得多是爲孩子好,盛氣凌人的狀態,完全不顧孩子的感受。孩子就算成績好也是被迫,而不是自覺地去學習,內心對父母還是有怨恨。親子之間根本沒有平等溝通對待學習這件事情。

第四種是迴避責任,有些人會爲自己找藉口,來逃避對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動應負的責任。日常生活工作中,經常有人試圖用語言淡化自己的責任,找藉口變成了口頭禪“我也不想這樣,我不得不,這些都是因爲他人”。經常這樣迴應別人的人只會喪失了更多人對他的信任,最終卻並沒有解決真正的問題。

大家可以對應我們平常講話的方式,避免以上的錯誤,我們就可以實現非暴力的溝通。巴菲特在投資領域說過他的巨大成功來自於避大險的基礎,纔有了成大功。

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語言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我們要積累的是避開暴力語言的各種錯誤,不要讓錯誤的語言常年累積成大風險,我們講話講究方式方法,我們才能遠離雞飛狗跳的生活才能在生活中充滿快樂的笑聲。那麼我們的溝通效率事半功倍,語言不在於講得多,在於講得對有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