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不一樣的自己》|人生好比一箱梨,先喫爛的爛好的,還是有問題及時止損呢?喫好梨不甜嗎?

《洞見不一樣的自己》 的作者是洞見君,全書從5個角度用了共計60篇文章,目的是幫助大家提升改進思想行爲、強大內心,內容包含認知,自律、修養、人際、情緒。

你有沒有常常被負面情緒困擾、工作和生活總覺得有不如意的地方,對於自己的未來沒有把握也失去了信心……

相信《洞見不一樣的自己》這本書可以給你一些啓發和賦能。通過書中的字裏行間,你我都能感受到原來很多人一路過來都並不容易,但是他們卻變成了一個不一樣的自己,更加自知、自智、自強、自明、自在、自由、自覺、自律、自信……

正如作者所說“世事洞明皆學問”,通過洞察自己,精進自己,超越自己,我們會找到那個不一樣的“自己”。

一、關於認知

幼蠶有兩種命運。第一種是從內而外打開繭房,是生命的成熟的蛻變,力量是自發,全靠自己化蛹成蝶;第二種是自己沒有拼盡全力去掙脫,反而從外面被打開,那就是另一種不一樣的命運,是滅亡。

好比我們人生也是如此,不去自主改變,生活只會是自己並不滿意的“老樣子”。特別是在看着別人越來越好後,獨自羨慕不已也悔不當初。

同樣是種植一棵樹,在廣闊的田野,就算沒有刻意打理,它也可以成爲參天大樹,是樹在野外的自主求生,不斷去汲取更遠的水源滋養自己。但是被種植在一個小花盆裏面的樹苗就算如何精心打理,它的成長空間早已受限,水是被灌溉的,肥料也是被給予的,當沒有被給予它只能等待枯萎的命運。

要做成事情就要打破原有的格局,打破的過程總有不適感。好比久不久去鍛鍊就難免周身痠痛,但是持續健身的人就沒有這種感受。真正的改變必定是主動而爲。認知的升級肯定也不是重複,而是改變。

二、關於自律

洞見君的朋友問過他一個問題“別人一步步成功,而自己卻一直原地踏步怎麼辦?”

作者的回答是“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書中給出了三把“鑰匙”幫助大家提升自己和完善自己。

第一把鑰匙:自知。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有自知之明,才能避開自己的缺點和發揚自己的優點。

我自知比較急性子,特別是工作節奏快,有些單據總是因爲未複覈而出現錯誤,導致效率低下,複覈看似多了一步,實際卻可以減少後續不必要的麻煩。想成長,要先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自渡。

第二把鑰匙:自省。孟子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意思是我們有些事情一直做不好,最好是停下來好好自我反省一下。

曾國藩是晚清名臣有一次做夢,夢見有人發財了,自己心生羨慕,睡醒後很是痛恨自責自己的貪婪並寫到日記裏面反省。

我們如果只是盯着別人的過錯不放,就容易忽視了自己身上的問題。不斷自我審視才能實現查漏補缺的效果。

第三把鑰匙:自律。《少有人走的路》作者有一句話說“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

有一個女孩她雖然考入了名校英語系,但是自己的英語卻是全年級墊底的,她並沒有灰心喪氣,反而是暗自下決心並且做到每天五點固定到學校的一片小樹林裏背單詞、練口語兩三個小時,風雨無阻。就是應爲她提前開始掌控自己的學習節奏,才實現了突飛猛進的學習效果,一舉拿下了英文系第一名的佳績。

這個女孩就是優秀的作家和企業家張萌。她用真實的行動告誡大家“我們如何過一天,就如何過一生”,得過且過的安逸只會讓自己原地踏步甚至退步,只有在自律中不斷自我精進,我們纔是實現目標併成就自己。

人生路是自己陪自己走到最後,很多路都是自己決定怎麼走,能幫助自己的只有那個肯努力的自己。

三、關於修養

別人如何對待你,取決於你對待別人的態度。到最後,體諒別人也是在善待自己。

公司舉辦的團建活動,原本是促進大家的團結友愛,打球的時候有個女同事卻根根計較如何算分,她球技確實不如對方,但是輸了還要算分掰扯好久才作罷。而且每次公司點外賣聚餐,她總是第一個衝上前去拿東西喫,午餐一鍋湯最多料的部分也總出現在她碗裏。後到的同事們難免有意見。大家對她也無法表現出完全的友善。

“溫情效應”是心理學上一個有名的理論,即容易體諒別人的不容易並給予別人溫柔與善意的人,更能夠享受到真正意義上的快樂。

老子說“大道之行,不責於人。”有時候自顧自地維護自己的權益,全然不顧別人的感受,弄僵了關係,也是在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讓別人不舒服,自己也不見得好過。


四、關於人際

書中有句話特別值得謹記在心“不要在不喜歡你的人那裏丟掉了快樂,然後又在喜歡自己的人這裏忘記了快樂。”

人生總難免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人,甚至還必須一起工作。有個朋友在公司做了幾年了,正是因爲她太過於關注公司大小的事情,即使休產假也在家,也幫接手工作的同事梳理數據。

話說如此盡心盡力的人應該獲得公司的重視,結果卻是休假回來就調到負責打雜的崗位,領導還一句話“你非常適合這份工作”。

原本很忙碌的工作閒了下來,這個朋友卻沒有因爲被公司某些人的不喜歡和排擠而天天悶悶不樂,反而是不在乎地迴應“這樣多悠閒,我不用那麼累了”。

她沒有刻意去討好,也沒有因此而憤憤不平。正如周國平先生說的,在某一類人身上不值得浪費任何感情,哪怕是憤怒的感情

很傻的事情莫過於去不喜歡自己的人那裏問爲什麼。人有千面,心會千變。看似不在乎的“傻人”不理會不喜歡自己的人,纔有真“傻福”。


五、關於情緒

這個“爛梨”故事我們必須知道。

有人買了一箱梨,結果天氣太熱了,梨爛得很快,他怕浪費,每天把爛的先挑出來吃了,結果吃了一箱爛梨。

於是他寫了一副對聯“放着好的喫爛的,吃了爛的爛好的”,橫批是“永遠喫爛的”。

我們若是總盯着“爛梨”,那些“好梨”就會被矇蔽了雙眼,“好梨”成爲不被發現的寶。

亦舒說,我們最大的過錯就是對陌生人客氣,對親密的人太苛刻。一家人相處如果總是翻舊賬去爭吵,就看不到孩子的天真可愛,看不到長輩默默地幫扶着小家,看不到另一半工作的不易。多一份體諒多一份關愛,把最好的情緒留給最親的人,是每個人應有的最好教養。

有句話說“幸福的童年治癒一生,而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來治癒。

父母管不了孩子就說孩子調皮搗蛋,卻未反思自己對待孩子的情緒是否動不動就呼風喚雨。保持平和情緒的父母,纔是對孩子最好的以身作則。

生活處處有學問,讀完洞見君的《洞見不一樣的自己》,你會明白,有些彎路原來都是可以避開的。書中的名言警句數不勝數,引經據典的案例直戳人心。或許你正受困於生活中的負面情緒,相信這本書可以給你一些啓發和能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