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我們總是忽視背景?

記得幾年前,訂閱的得到專欄中,有一句話叫做:不要總是盯着打不開的那把鎖,因爲鑰匙往往在別處。(原句怎麼說的記不得啦,這只是大概的意思)

確實啊,這既然是一把鎖住的鎖,就說明鑰匙不在鎖上,或者目前的鑰匙打不開這把鎖。我們還盯着鎖不放,焦躁不安只是徒勞。我們需要做的是去別處找找鑰匙。

如果說鎖是主體,其他的地方是背景,我們總是會忽略背景,而一直盯着主體,希望能盯出答案。

就像魚和水。如果魚有一天突然反應遲緩,一動不動的躲在水草裏。我們或許在想,這個魚是不是生病啦,它抑鬱了嘛?而事實是魚生活在水中,因天氣轉涼,水溫下降,熱帶小魚有一些應激反應,抑制了它的活動性。這時需要做的是找一個加熱棒,將水溫恆定,魚也就正常啦。

再舉一例,如果我們去超市買東西,遇到一個態度惡劣的收銀員,正巧我們買了很多的東西,她不停的催促你快些再快些,最後說不定還把賬給算錯了,多收了你一部分錢。你肯定心生怒火,這個收銀員也太不負責任了,脾氣還這麼糟糕,我真想舉報她。然而如果你知道這位態度惡劣的收銀員她是一位單親媽媽,在上班路上不小心別人把她的車剮蹭了,需要送去維修,而下午要跟她換班的人請假了,但她還要去接女兒放學,時間已經快到了,並且這段時間女兒有些生病,晚上照顧她花費了不少時間,所以睡眠也有些不佳,儘管如此,她還是一個人默默承擔起了這一切。

知道了這些後,你對這位態度惡劣的收銀員的態度呢?是否會有所轉變呢?而這些就是這個收銀員的背景。

當我們知道了人處於何種背景後,往往會做出更準確的判斷。

這種背景因素在學習中也同樣適用。

去年在考研一戰的時候,沒有背景思維,僅僅是盯着那把未開的鎖,背書就只是背書,理論就只是理論。就如散沙。而事實是,這些理論是某個時代的某個契機下產生的,是爲了解決某種現象或某個實際問題。而理論和理論之間亦有聯繫,是站在之前理論的反面去批判呢還是對先前理論的深入闡釋呢?就像一棵樹,從根到樹幹再到枝葉。全部都是聯繫起來的。而之前看到的是一片片的樹葉,沒有枝幹,更沒有樹根。這個時代樹的品種,是在適應這個時代的氣候環境下生長的。而不同的學科就像一棵棵的大樹,共同組成了這個時代的學術森林。

這次又到了二戰背書的時候,在前期準備時,自己讀了一些背景知識的書,瞭解了關於現象背後的歷史背景,在當時看似是無用的,因爲可能考試不會考,而在目前背書時,反而促進了理解,背書也更高效了。

那麼,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爲什麼我們總是忽視背景呢?

《思考的快與慢》這本書中講到,我們有兩套思維,一種是自動化思維,另一種是控制性思維。自動化思維就是一種捷徑,我們大腦的認知資源有限,在一幅圖中的主體往往會引起我們更多的關注,而一幅圖畫的主體,往往只佔據這幅圖畫很小的一部分,我們就會花費較少的能量去認識它。而如果要大腦加工整幅圖畫,就會消耗大量的認知資源,不再是走捷徑,而是需要控制性的思維去有意識的加工。

同樣這也與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的視角有關,就像基本歸因偏差理論所言,在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總是喜歡使用各種心理捷徑,就如,我們相信行爲和性格相一致的趨勢。因爲比起一個人行爲的背景,一個人的行爲我們更容易去識別。

那麼我們該怎樣做去避免總是忽視背景這個問題呢?

答案就是,讀完這篇文章後,估計你就更可能會考慮整幅圖畫啦。

知道一件事情就是改變的開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