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伴侶不忠,妻子往往手撕小三,而不是自己的先生 §婚姻是一場權力的遊戲 §父權下的受害者 §結論:你的存在感被滿足了嗎?


日前,某互聯網公司傳出醜聞。一對男女員工出差,出差後女員工狀告自己的同事,以及合作方的男性。最後整件事情,確認男員工有猥褻情事。原本事件發展至此,大家以爲即將落幕。沒想到這位男員工的妻子狀告這位女員工,意指她纔是主動的那一方,其實自己老公是受害者。喧騰一時。

類似情況也不是第一次發生,就是當婚姻中丈夫有了出軌、外遇的不忠行爲,妻子是受害者,妻子卻跳出來攻擊丈夫出軌的對象,維護自己的老公。

類似情況發生,難免讓人議論:「爲什麼今天老公偷喫,妻子不向老公問罪,而是攻擊第三者?」畢竟有些時候,第三者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是第三者,她也是受害的一方。

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當伴侶不忠的情況發生,會出現「攻擊第三者,放過當事人」的奇怪場景?


§婚姻是一場權力的遊戲

出軌的前提是關係的建立,沒有先結婚,何來出軌。那麼結婚的意義是什麼?結婚的其中一個重大意義,就是權力的結合。

從物質層面來說,比如一個人買房買不起,兩家人合力能買得起。婚姻讓兩個人,乃至於兩家人把彼此的利益捆綁在一起,以實現單靠個人無法實現的生活質量。

從情感層面,如哲學家魯索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所說,人類和其他動物的差異,就在於人類會爲了心理上的安全感,放棄個人的部分權力。因爲人有社交的需要,有互相關懷、被愛等需要。一旦一個人被社羣拋棄,對他身心方面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婚姻也有這樣的作用,包括生育孩子,都是通過關係的結合,退讓自己一部分的私人領地來換取安全感。

因此,我們會發現在現實生活中,門當戶對還是婚姻的基礎。類似的家庭背景、經濟條件、學識經歷、工作類型、民俗文化等等,都是左右兩個人是否願意在一起的考慮。

換言之,多數人的婚姻都是資本主義式的。許多不婚不育的年輕人,他們選擇躺平,就是因爲他們在權力分配的遊戲中感到無助,所以最終選擇退出這個權力結盟,重新分配的「遊戲」。就像在資本主義社會,絕大部分的人都是給人打工的,知道再努力也上升無望,乾脆放棄努力,事情做到「剛剛好」就好。

從這個角度檢視第三者,不難發現,第三者爲婚姻帶來的影響,就是打破原本穩固的權力格局。

這就是爲什麼婚姻中的妻子,往往先攻擊第三者,而不是責備自己的先生。因爲當我們面對眼前的不忠,這時損失已經造成,原本結盟的權力結構被打破,常人直覺會先試圖避免更多的損失。正因爲人有厭惡損失的心理,所以鞏固既有權力,先打退小三就成了常見的情況。

畢竟先生出軌已經帶來情感損失了,要是跟老公發生激烈衝突,可能先生會選擇離開,那麼接下來既有的生活將全部分崩離析,這個損失難以估計。


§父權下的受害者

德國心理諮詢師Lisa Fischbach、Holger Lendt合着的著作《忠誠並非解決之道:爲自由而活》(Treue Ist Auch Keine Losung: Ein Pladoyer fur Mehr Freiheit in der Leibe)中寫道,現代婚姻往往籠罩在父權文化中。

所謂父權文化,就是家庭成員都肯定家中有一個絕對的「國王」,這位國王有權力安排家中大小事,大家都要聽他的。過去,這個國王就是家裏的父親,什麼事情都是父親說了算,妻子、孩子都要聽父親的命令。這種家庭格局,家中成員的權力是不對等的。妻子對父親,孩子對父親,除了愛,更多的是尊敬和畏懼。

在這種父權格局的家庭,我們會發現家中的父親也在扮演國王的角色,他似乎更熟悉被尊敬和畏懼,而不是愛與被愛。所以每當妻子或孩子表達情感,這位父親往往會選擇沉默,有的還會加一句:「女人的話怎麼那麼多!」、「妳太情緒化了!」

這樣的男性不知道怎麼表達感受,也不知道怎麼去愛家裏的其他人,他們只會付出,賺錢養家就覺得盡到責任。然而,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交流,彼此關懷等等,都需要把焦點放在愛的流動上。

這就是另外一個妻子選擇手撕小三的情況,往往在一個父權家庭中的伴侶,先生和妻子原本就沒有順暢的溝通過,所以發生出軌這樣的重大事件,彼此之間也不知道怎麼交流。那麼內心的負面感受,只好通過和小三,兩個女人之間的衝突來完成。

所以在婚姻諮詢中,當夫妻雙方因爲男方出軌來到諮詢師面前,往往諮詢師第一個要做的就是讓雙方充分溝通,大家都把心底的話說出來,大家都要正視彼此長久以來欠缺情感交流的事實。讓出軌對婚姻的打擊,回到婚姻的當事人身上。

終歸來說,婚姻關係就是先生和妻子,把自己當成國王或奴婢,或者其他角色那都是一種對婚姻真實身份的逃避。而逃避通常只會掩蓋問題,而無法解決問題。


§結論:你的存在感被滿足了嗎?

從上述內容就涉及到出軌的核心,出軌的問題在於「存在感是否得到充分的滿足」。

阿拉巴馬大學心理學教授Greg Tortoriello的研究顯示,有兩種自戀者容易出軌,一種是「誇張型的自戀者」,一種是「脆弱型的自戀者」。

誇張型自戀者渴望得到各種關注,無時無刻不在「放電」;脆弱型自戀者很敏感,無時無刻不在捕捉他人評價。他們的存在感來源更多來自他人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更容易因此產生出軌。

反之,如果今天被出軌的是他們。誇張自戀者更有可能變成一位監視伴侶,暴力威脅伴侶的人;脆弱型自戀者則更傾向把問題歸咎到自己身上。

換言之,當我們無法確立自己的存在感,我們就無法在關係中得到充分的安全感,因爲我們把內心安定的開關交在別人手上。我們沒有真正的面對內心的自己,去處理自己存在感的問題,而是把問題放在他人身上。同樣地,這也是有些人能想出各種辦法手撕小三,卻無法回頭處理好和另一半的撕裂,當中的原因。

所以如果今天婚姻出現問題,無論是否有第三者,問題往往都不在第三者身上,而是要讓問題回到婚姻中的雙方,洞見彼此在第三者出現之前就沒有解決的個人問題,沒有談論和處理的雙方想法和感受,才能解決問題。

第三者,往往只是問題的現象,而不是問題的本質。



作者:高浩容。臺灣哲學諮商學會監事,著有《別害怕當個流淚的大人》、《寫給孩子的哲學思維啓蒙書》等著作。(公衆號:容我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