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利用資源共話西湖美景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在西湖留下了名句名篇,作爲中國人的我們,幾乎誰都能不假思索地吟上一兩句描寫西湖美景的詩句,在這些名句中,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因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爲很多人所喜愛、傳誦。在這首詩中,蘇軾未提及任何一處西湖之景,而是另闢蹊徑,以晴雨天氣不同的景象爲視角,概寫了一種虛虛實實的西湖之美,最後以西子爲喻,勾勒出了西湖的神韻。

        但是,對於小學三年級的孩子來說,這首詩的學習存在一定的困難,一方面詩中有些詞語比較少見,比如,“瀲灩”就是一個比較生闢的詞語,孩子們在生活中很少見到、用到,另外還有“空濛”一詞和“晴方好”中“方”的用法也不多見,還有“西子”、“淡妝濃抹”這些詞,孩子們的生活中用的也不多,它們都需要老師花點心思引導孩子們去理解;另一方面,詩中沒有描繪具體的景色,這對尚處於以形象思維爲主的三年級孩子來說,要感受這種空靈的美屬實不易,需要老師進行精心地設計、引導。

        不過,信息社會,網絡上有大量精美的照片和視頻資源,也能搜到很多文字材料,只要老師用心去搜尋、篩選,科學地整合利用,這些資源就能自己開口說話,在老師的幫助下帶領孩子們盡情遊覽蘇軾筆下初晴後雨的西湖,領略西湖的美,而且還能給孩子們講述蘇軾與西湖的故事,幫助他們感受蘇軾對西湖的喜愛之情。

        如何巧用這些資源幫助孩子們欣賞西湖晴雨天不同的美呢?我們不妨與他們來一場“賞湖對話”:

        一、導入課題

        開課伊始,老師播放西湖美景配樂視頻,讓學生盡情觀賞後談談自己的感受:看了剛纔的視頻,你有什麼感受?然後鼓勵孩子們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建立對西湖的初步印象,順勢導入課題“飲湖上初晴後雨”。

        在學生朗讀課題之後,老師引導學生交流:從這個題目,你知道了什麼?在學生從題目中獲取了“在哪裏——湖上,幹什麼——喝酒,天氣怎麼樣——先晴後雨”這些信息後,再引導學生調動生活經驗,充分發揮想象——你見過晴天的湖面嗎?它是什麼樣子的?你見過下雨時的湖面嗎?它是什麼樣子的?你見過先晴後雨的湖面嗎?它又是什麼樣子的?

        這樣在師生的對話中,學生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常識,充分想象畫面,先在腦海裏帶入了自己經驗中的湖上初晴後雨的初步印象,爲與詩中的景象進行對比作鋪墊。

        二、初識西湖

        在解題之後,老師順勢帶出全詩,組織學生運用多種形式反覆朗讀,在讀通、讀順、讀熟的基礎上,展開師生對話:

        這首詩描繪了西湖怎樣的景色?你從哪裏知道的?學生可能會說到陽光照耀下水波粼粼或金光閃閃的西湖,也可能會說到煙霧繚繞下遠處建築若隱若現的西湖,這時候不妨引導他們調動自己的積累簡單地描繪一番,把他們讀到的詩歌內容還原爲他們自己的語言,幫助他們通過朗讀自我感知西湖的美。

        接着,老師提醒:還有沒有不懂的地方?學生有可能會提到“瀲灩”、“空濛”兩個詞語,老師先讓學生自己解答,如果不能用語言表達,還可以提醒他們回顧開課伊始看到的視頻畫面來回答,然後截取畫面中的幾幅圖,由學生從中選擇能表現“瀲灩”、“空濛”兩個詞的意思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樣學生通過將畫面與文字進行比對,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詞語的意思,這樣的理解來自於他們自己的經驗與觀察,比老師直接給予的理解來得透徹,也來得輕鬆。

        至於“晴方好”中的“方”字,老師可以採取選擇義項的方式,將字典中“方”字的幾種用法列舉出來,由學生根據詩句選擇最恰當的一種,理解自然水到渠成;“西子”一詞,由於教材上有註釋,老師只需補充介紹一下西施,孩子們基本上就能理解;而“淡妝濃抹”一詞,只要老師稍加引導,孩子們就能運用自己生活中的所見(比如,媽媽的化妝或舞臺上演員的妝容)得到理解。這樣,師生在你來我往的對話中基本上就能對全詩的內容有一個比較充分的理解了。這個時候,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談談對蘇軾筆下西湖的印象,他們的思維就會開闊很多了。

        三、再賞西湖

        有了開課時的視頻欣賞,有了讀詩解詩後的圖文對照,孩子們對西湖晴天和下雨時的美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這時候就可以抓住後兩句詩引導他們再賞西湖,感受她的“淡妝濃抹總相宜”,從而體會蘇軾的感情。

        老師可以用一個問題“爲什麼說西湖像西施一樣淡妝濃抹總相宜”引發學生思考:詩人在這裏表達的“淡妝濃抹總相宜”指的是什麼?你還可以想象到西湖別的淡妝、濃抹的景象嗎?爲什麼詩人在這裏說西湖像西施?它們有什麼一樣的地方嗎?這樣通過拓展想象,孩子們還可以想到西湖其他時候的美(比如早晨與黃昏、冬季與夏季等等),從而體會到在蘇軾的心裏,西湖就像西施一樣,無論什麼時候都是一樣的美,那是因爲他喜愛西湖,對西湖懷有深切的感情。這樣的西湖,美的不僅是景,還有蘇軾的那份喜愛之情了。

        四、尋訪西湖

      在體會到蘇軾對西湖的喜愛之情以後,老師適時講述蘇軾與西湖的故事,講述“蘇堤春曉”與“三潭印月”的故事,帶領孩子們通過這些故事去感受蘇軾對生活、對百姓深沉的愛,使蘇軾對西湖的愛得到昇華,進而引導孩子們去追尋蘇軾與西湖的其他故事,最後再補充古往今來其他描繪西湖的詩詞、散文、繪畫甚至歌曲,激發學生對西湖的嚮往之情,引導他們繼續尋訪西湖之美,將課內的學習延伸到課外,將西湖的美深深刻在心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