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你生日快樂”

        今天是我的農曆生日,早上一醒來,我就發了一個朋友圈,寫了一句話,配上了幾張圖,算是送給自己的一份祝福。

        我不是一個高調的人,不喜歡張揚什麼,也不太喜歡別人注目,於是把自己的這份祝福藏在文字間:“新的一天,新的一月,新的一年。早安!”果然,除了家人及少數幾個記得我生日的親人,很多朋友點了贊卻沒有發現文字裏隱含的信息,有一位朋友還評論說:“新年還早呢!”我只是回覆了她三個笑臉。其實,我不過是想給自己一個儀式,算是對這樣一個美好的日子的紀念,因爲生活需要儀式感。

        不由得想起前幾天與幾個同事聊起了生日的話題,一位來自潮汕地區的老師說:“我們那裏只有老人和小孩纔有生日。”言下之意,他們那個地方的人,一般不會給年輕人或中年人過生日,我有些不理解,說了一句:“那不應該呀!”隨着上課鈴聲響起,話題沒有繼續下去,但是我回想起小的時候,似乎從來沒有見過父母過生日,才意識到可能我們身邊很多父母都是這樣從來沒有給自己過過生日,究其原因,估計一方面是因爲在我們的文化裏,比較提倡父母爲孩子傾心付出,很多人在成爲父母以後就沒有了自己,整天圍着孩子和家庭轉,唯獨忘記了自己;另一方面,大概是覺得自己給自己過生日,有些不恰當,也有些不大好意思;還有可能就是覺得孩子才需要這樣的儀式感,自己年紀大了不需要了。

        但其實,每個人的內心裏,還是希望在這樣一個特別的日子裏,能夠有一點不一樣的。我想起了有一年,爸爸生日那天,我因爲忙於工作,晚飯後纔給他打電話,爸爸接到我的電話非常開心,馬上又說了一句“你弟弟也沒有給我打電話”,聽起來語氣裏滿是埋怨和失落,我趕緊給弟弟打電話,提醒他給爸爸打電話送祝福。那一天,我突然意識到,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需要儀式感的,就像爸爸,雖然兒女們不在身邊,但是能夠在這個特別的日子給他掛一個電話,哪怕只說上一句簡單的“生日快樂”,也是一份特別的儀式,因爲它讓這個日子與平常的每一個日子不一樣,多了一些來自兒女的親近與感恩。

        從那以後,我和弟弟每年都特別注意這一點,要麼抽空回去陪爸爸媽媽過生日,要麼就提前一天給他們打電話,絕不讓他們等待與失落,雖然有的時候也許就是說上一兩句話,但是他們也從不在乎,或許,在他們心裏,只要有這麼一個儀式,就夠了。

        因爲這樣的以身示範,兒子也學會了給我過生日,即使是在上高中的時候,他寄宿,也會在我生日的前一個週末,給我一個小小的儀式,要麼給我送一份小小的禮物,要麼送上一小束花,再加上一句沉甸甸的“老媽生日快樂”,雖然只是這麼簡簡單單的一個儀式,但是我常常會熱淚盈眶,爲兒子的懂事孝順,也爲自己的那份幸福。

        當然,兒子的生日,那是從小到大從來沒有缺失過儀式感的,只有一次,因爲工作的原因,我沒有及時趕回來給兒子過生日,母子倆甚至還鬧了一點小別扭。那天,因爲到外地出差,回到深圳已經是晚上七點多,兒子還在等我一起喫飯,我擔心兒子從學校趕回來太辛苦,提議不要一起喫飯了,兒子非常難過,堅持要回來,甚至語氣裏有一點兒哽咽,我知道他很重視這一份儀式感,只能答應,最後母子倆近九點才喫飯,喫完飯母子倆芥蒂盡消,他又趕回學校了。那一天,雖然我們都有點累,但是那份母子之間的深厚感情讓所有的疲憊煙消雲散。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父母的生日,用一份儀式感,表達對他們的感恩之情,是爲人子女的應盡孝心,即使不能見面,也請給他們送去一份祝福:“祝您生日快樂!”兒女的生日,請給他們辦一個小小的生日會,或者與他們舉行一個小小的慶祝儀式,表達對他們的關愛,讓他們接受來自我們的祝福:“祝你生日快樂!”我們自己的生日,也請記得給自己一份犒賞,感謝自己過去一年付出的努力,祝福自己未來的一年更加幸福快樂,衷心地對自己說一聲:“祝你生日快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