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辦公,從整理辦公物品開始

記得前段時間在《呼吸·後退一步》一書中得知在室內養綠植可以提升我們15%的專注力,而在我看過的有關極簡主義方面的書籍中也看到過打造極簡辦公環境來提升專注力的方法。

而兩者我都在嘗試,最近幾年的時間裏,我的書桌上基本只有電腦、電腦支架、書籍(有時會有閱讀架)、以及熱茶等物品,手機和其他非辦公用品都會被放在其他的專屬區域。

高效是絕大多數職場人一直在追求的一種狀態,但並非每個人都能找到高效辦公的方法。

最近在看一本叫做《提高工作效率,從整理辦公桌開始》的書,書中提到根據諮詢公司調查顯示,“公司員工用於尋找物品花費的時間爲平均每天150小時左右。”

其實不只是員工如此,我記得有些老闆的辦公桌都是一團糟,以致於前一天放在手邊的文件,第二天都無法迅速找到。

這樣的慌亂場景,想必在任何一家公司都會是隨處可見的場景。

這裏的尋找物品,包括名片、資料、便籤、文具、電子文檔、合同等各種物品。

有些員工辦公桌面上十分整潔,但抽屜櫃、電腦桌面及電子文件夾卻混亂不堪,電子文檔也沒有清晰地歸類。這樣一來,就算你獨立工作的能力不錯,但當你與這類同事對接工作時,由於對方花在尋找物品上的時間太多,也還是會導致你被無情地浪費掉一部分時間。

所以職場高效從來就不是個人的問題,而是集體高效行爲的產物。

不過即便如此,作爲個人,我們仍然需要建立能夠使我們高效工作的好習慣,比如整理好自己的個人物品,以確保我們自己不會在尋找物品上花費太多時間。

本書把需要整理的實物或抽象物品分爲手邊物品、紙張、數據、記錄及思考等五大類,並有針對性地給出了一些具體的整理方法。

我會簡單地整理出一些我認爲比較實用的方法,分享給大家。

1、選擇好用的筆筒,把筆、削筆刀、剪刀、訂書機等物品放在可以直立收納的筆筒中,方便拿取。

2、在抽屜櫃中留出一個空抽屜,方便暫時收納。如果你需要臨時離開工位,又不希望手邊正在處理的文件被他人隨意翻看,那麼這個空抽屜就可以瞬間解決你的燃眉之急,並且等你回到工位時依然不需花時間來找東西。

3、可以把一些零碎的物品一併收納到帶有分隔區的文具盒或文具收納袋中,這樣即便你要將這些物品帶出門,也不會打亂你揹包中的佈局。

4、紙質文件可以按照工作處理進度來進行分類收納,如未處理、正在處理、已處理、已歸檔等。當然具體分類還是要依照每個人的實際工作狀態所需而命名。

5、文件最好直立收納,爲方便快速拿取,可以把文件收到收納袋裏,並在收納袋上貼好索引標籤貼紙,貼紙內容要簡潔易懂。

6、不論是桌面、抽屜櫃、紙質文件或是電子文檔,都需要養成“物歸原位”、及時更新文件分類、與及時處理作廢文檔的習慣,也就是說,一邊工作,一邊整理辦公桌應是常態,否則稍不留神就會回到之前凌亂的辦公環境中。

7、在電腦中新建一個文件夾,用於專門收納暫時用不到的文件,不過該文件夾內的文檔也是需要及時關注及處理的。

8、可以通過錄音、使用A4紙張、便籤,來培養自己勤思考、勤記錄的習慣,再對記錄進行命名或用貼檢索標籤的方式來進行歸類。

9、按照5W2H原則來做日常筆記。即why(目的)、what(具體內容)、who(相關人員)、where(地點)、when(時間)、how(方法)、how much(預算及明細)

10、充分考慮每項工作所需的時長及優先級,以便於提前規劃日程表。

11、計劃中一定要寫下每項工作的截止日期,有這樣詳盡的記錄,就會保持最基本的緊迫感,也有助於你倒推具體的執行時間,也不至於會將大量工作延期。

12、低重要程度的工作優先處理,高強度腦力工作上午處理,並儘量完成。

由於書中的方法太過細緻,以致於如果全部按照書中的方法去執行,可能會覺得束手束腳,並且書中提到的方法都是依照個人在具體工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未必適合所有職場人。

更何況每個人的工作方式,會使用到的物品,也不可能雷同。

拿我自己來說,我基本處於無紙化辦公的狀態,所以作者在書中提到的手邊物品,我都沒有,我只有電子文檔而已。所以書中提到的整理桌面及紙張的方法對我來說完全用不到。

我平時家中出現的紙張只有書籍、醫院的檢查報告以及中醫開出的藥方,每一樣物品也都有自己的專屬收納空間,而書籍也是保持在一定數量內的,近期除了健康養生、醫學常識方面的書之外,其餘看過的書都會轉賣二手平臺。

此外我也有整理工作文件夾的習慣,和書中提到的方法完全不同。

此類有關高效工作方面的整理類書籍也不再少數,這是我看過的第二本。其實相比,對我影響和幫助較大的,倒是關於極簡主義及習慣養成類的書籍。

換言之,比起單純的方法,我更傾向於先在認知層面做提升,因爲只有當我們自己意識到很多行爲和習慣需要做出修正時,我們纔會更加主動地去尋找解決辦法,所以原理比目的更加值得關注,因爲所謂的方法只是解決辦法中的一部分而已。

但倘若沒有修正行爲習慣的意識和認知,那麼這些方法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不過,我仍然希望作者的好習慣能夠令更多職場人也受到一些正向的影響,不論在處理任何事情上,都能更加高效和專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