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合格家長:做合格的父母、子女、朋友,歸根結底要做好自己

準備做個家庭教育講座,問家長關心的問題是什麼,有朋友這樣回覆,“結合自己當家長的過程,真實感受談就好,多談具體案例,接地氣,少談抽象的理論,中心思想是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家長吧”。

這段話真是接地氣,由此,我想了想,也許可以這樣思考家庭教育問題:做好合格家長,就是做好合格父母,也就是做好子女,做好朋友,最後歸納爲做好自己這個人。

那麼如何做好一個人?注意是做好一個人,而不是做一個好人!自己對了,這個世界就對了,這是一個故事,更是現實。從心理角度談,那就是能夠心理健康,這就是五個方面,即認知合理、情緒穩定、行爲適當、人際良好、適應變化。

做好了自己,也就做好身爲子女的我們與父母的親子關係,做好朋友之間的人際互動,於是就可以做好父母,最後做好家長,陪伴孩子完成學業。

改變了自己,也就改變了周圍世界,這也是一個故事,更是現實。

回到家庭教育這個主題,本質就是比較特殊的人際關係,是親情和血緣的親子關係,是我們與世界鏈接的最親密關係。

如何做好自己這個人,有助於親子關係,有利於家庭教育,我覺得要關注三個方面:情緒管理,人際溝通,有效幫助。

1、情緒管理引導孩子,可以說做好家長基本功就是自己穩住情緒,接得住孩子情緒,引導孩子管理情緒。

舉例,孩子回家很憤怒說要告老師,到底如何接招?一般兩種情況,要麼家長會制止,站在老師一邊,要麼家長會共振,站在孩子一邊,這都不合適,都是過分理性,太在意對錯,沒有看到孩子情緒後面的心理需要。

再比如,一羣孩子晚上玩耍,把人家車子當成玩具,竟然爬到人家車頂去,後來被人家找上門來,說孩子參與了,車子需要修理,又該如何處理?

管理情緒基本原則,“表達感受,說出需要”。知道這是表達情緒,不是真的告老師,不是真的破壞車子,先處理孩子情緒,“你很生氣,需要我做什麼”,“你當時玩得很過癮,只顧着玩耍是不,現在你覺得該如何做”。

如果家長自己有強烈負面情緒,也用這個公式處理,比如孩子爬車被找上門這個事情,“我很生氣,不僅僅要花錢修車,還因爲你破壞了人家東西,希望你記住教訓。”

小結,處理情緒就是能用語言表達訴求,而不是帶着情緒或者不良行爲方式表達訴求,很有效的兩句話,“你需要我做什麼”“你想怎麼做”。

情緒失控具有傳染性,孩子發脾氣,或者要求不合理,會導致家長同頻共振,自己成爲定海神針纔行,否則自己遇事就火冒三丈,不僅不能管理孩子情緒,只能給孩子糟糕示範,比如踢門事件,孩子週末不寫作業激惹家長。遇到憤怒應對就是沉默12秒,同時掌握溝通技巧。

2、溝通流程幫助孩子,三句話,感性表達感受,理性呈現事實,選擇權交給孩子

舉例,大冬天孩子要喫冰激凌,這個如何處理?能說出來是信任,喫冰激凌會有好壞兩個後果,你自己選擇如何做。

再比如,孩子要買手機這個事情,也是類似處理。

由此引發家長擔心,給了孩子選擇權可就麻煩了,孩子吃了冰激凌鬧肚子看醫生,孩子買了手機玩遊戲有網癮,這可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非常好的問題,也是現實問題,就引出來下面如何應對。

3、如何有效幫助孩子,這也是以孩子爲中心的共情體現,三句話,要完整不要完美,要肯定不要否定,要幫助不要空談

接受孩子非常平凡這個事實,就如同自己也是普通的人。孩子初學走路摔倒過麼,我們成長中有過挫折嘛,生活萬事如意還是無數坎坷,心理衝突在於過高期待和現實能力差異,不接受不完美。孩子玩手機會上癮,那麼學習會上癮呢。孩子成長經歷回顧。

帶11歲孩子去世博園,到處亂跑,如何辦?批評指責發怒嘛,還是示弱讓孩子當老師,有效做法在於積極肯定。

5+7=?如果孩子回答錯誤,原因是什麼?不是粗心大意是練習不夠,因此多寫多練,這纔是可操作性幫助。

比如,孩子考試不好,人際交往不好,如諮詢青少年案例,那就實實在在幫助,問問需要幫助做什麼。優秀孩子是他自己努力的結果,避免孩子非常糟糕則是家長的成功。

總結,家庭教育本質就是做好自己,關注情緒、溝通、共情,也可以總結爲十二個字,“表達訴求,授權選擇,有效幫助”,以此做好家長角色,提供情感鏈接,讓孩子面對生活,承擔自我責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