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有丹橘 自有岁寒心——咏橘古诗词赏析(三) 江南有丹橘   自有岁寒心

江南有丹橘   自有岁寒心

——咏橘古诗词赏析(三)

        王传学


时至唐代,咏橘诗有了较大的发展。除了吟咏橘树的形态、果实之美,更多的是借咏橘抒怀,表达情感。

唐代诗人张九龄在《感遇十二首》(其七)中,借赞美丹橘的“岁寒心”,表明自己的品德操守: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张九龄是唐朝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做出了积极贡献。后被奸臣李林甫所谮罢相,贬为荆州长史。

《感遇十二首》是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后所作,这一组诗运用比兴手法,表现其坚贞清高的品德,抒发自己遭受排挤的忧思。此篇为其第七首。这首诗借用屈原《橘颂》的诗意,以丹橘自喻,表现了诗人自己的优美情操、高尚品德及对理想的追求。 

开头两句“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诗人以饱满的热情,颂扬橘树经得起严冬考验,绘制了一幅江南橘林的美丽图景,形成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橘树是果树中的上品,又能经得起严冬风霜的熬煎,终年常绿,因此诗人以丹橘自喻是有深刻含意的。这是诗人借用橘树来比喻自己“受命不迁”、“横而不流”的人格。这里,诗人不仅写了橘树的外形,而在着意表现它坚强不屈的精神,达到了形神的有机结合。同时呈献在读者面前的,并非一棵橘树,而是一片橘林。诗人是在描写包括他自己在内的“群像”。这就使得诗的意境更为深远开阔,形象更为高大生动。 

三、四两句“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写橘树的特点。诗人告诉读者橘树的经冬翠绿,并非因为江南气候暖和,而是因为它有着耐寒的本性。在这里,诗人采用的是问答的形式,问得自然出奇,答得分外有味,把橘树本身的特性简明地概括出来。诗人通过“岁寒心”的双关语,一方面巧妙地指出橘树的耐寒本性,同时又用以比喻诗人的高尚美德。这是借橘树的本性写诗人的心灵之美,既是诗中主人公的自我画像,也是当时千万个正直知识分子的品德的写照。从而使诗的主旨又深化了一层。 

以下六句,是叙事,也是抒情。五、六两句“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这些甜美的丹橘本可以送到远方呈献给尊贵的客人,无奈关山重叠,通道受阻。言下之意,他本可以将贤者推荐给朝廷,可惜道路被阻塞。这两句妙喻天成,不露痕迹。诗人借用眼前的景物,通过丰富的想象,表现了封建社会一个忠君爱国的知识分子,在遭贬的情况下,仍然不甘沉沦,依旧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可贵品质。

七、八两句“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是诗人从感慨中得出的判断:命运的好坏,只是因为遭遇的不同;而这又如同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一样,其中的道理实在难以捉摸。这是诗人根据自身经历所发出的感叹。

最后两句“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是紧承“运命”两句而来。诗人大声疾呼:不要只说种桃李,橘树难道不能供人乘凉吗?很清楚,诗人在为橘树鸣不平,也是在为贤者鸣不平。也就是说,贤者能人,不会不如李林甫之流。这两句是对朝廷听信谗言、邪正不辨的严厉斥责,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由于诗人有深刻的洞察力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因此这两句议论写得十分亲切自然,深刻有力,大大增加了诗的内涵。这里运用暗喻来抨击时弊,能发人深思,给人以极大的启迪。 

从结构上看,这首诗短短构思精巧,结构严密,抒情写意,回环起伏。开头以橘起,最后以橘结,前呼后应,且深化主题。尤其是最后出人意料的设问,震人心弦,增添了诗的艺术魅力。 

张九龄诗歌语言生动、比喻贴切,毫无矫揉造作、雕琢晦涩之病。刘熙载在《艺概》中,称张九龄的诗歌“独能超出一格,为李、杜开先”。这一评价是非常恰当的。刘禹锡说张九龄“自内职牧始安(今桂林),有瘴疠之叹;自退相守荆户,有拘囚之思。托讽禽鸟,寄词草树,郁然与骚人同风。”就是指这类《感遇》诗。


中唐诗人柳宗元的《南中荣橘柚》,歌颂橘柚“怀贞质”,表明自己保持坚贞不屈的节操的精神:

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 

密林耀朱绿,晚岁有余芳。 

殊风限清汉,飞雪滞故乡。 

攀条何所叹,北望熊与湘。 

“南中荣橘柚”:“南中”,泛指我国南方。“荣”,茂盛。“橘柚”,古人橘柚连用时,往往仅指橘。南朝诗人谢朓《酬王晋安德元诗》中有“南中荣橘抽,宁知鸿雁飞”的诗句,此诗用其中的句子为题。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因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运动,革新失败后,先后贬永州司马、柳州刺史,长达15年,最后逝世在贬地柳州任上。

柳宗元对屈原的思想和品格十分敬仰,在长期的贬黜生活中,他以屈原为楷模,决心追随前烈。由于相同的经历,屈原作品里表达的思想感情在他思想上引起了强烈共鸣。“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他的作品常常提到屈原,并善于化用屈赋的词语、典故。这首诗就借用了《橘颂》里的典故,表示自己与屈原一样赞赏并保持橘树那种“受命不迁”的坚定品格,抒发了被贬永州的感慨。 

诗的前面四句对橘柚进行热情赞颂。“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开头两句化用屈原《橘颂》里的诗句:“后皇嘉树,桔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橘柚生长在南方,就适应了这里的水土,不能迁移,像是接受上天的使命;它们始终保持着坚贞不屈的节操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密林耀朱绿,晚岁有余芳”,三、四句从上面两句对橘柚内质的赞美转到对外形的描绘。果实成熟的季节,金黄的橘子在密密的树叶里显露出来,红绿相映,色彩斑斓,特别耀眼。橘柚四季长青,郁郁葱葱,不怕严寒,经冬不衰,到一年将尽的时候还散发出香味。“晚岁有余芳”句与张九龄《感遇》诗“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意思相同。

橘柚受命江南,不可北移,可诗人受命之地本在北方。诗的后面四句,由橘柚的“受命不迁”引发自己被迫南来的感慨。“殊风限清汉,飞雪滞故乡”,“清汉”,银河,借指淮河,传说橘至淮北就变成了枳。由于地理的原因,长江南北气候不同,风俗有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现象只有北方的故乡才有。诗人出生并长期生活在长安,那里本是自己的出生之地,是自己踏上人生道路、实现济世抱负的用武之地。他也像橘柚一样,具有受命不迁的品性,可自己却不能像橘柚那样生活在原来的出生之地,而被贬谪至风俗绝不相同的南蛮之地。

“攀条何所叹,北望熊与湘”,“熊与湘”:熊,熊耳山,在河南卢氏县南;湘,湘山,一名艑山,即现在的君山,在洞庭湖中。诗人在思归不能、万般无奈之中,只能手攀橘柚枝条凝望中原的熊耳山和长江边的湘山发出声声叹息。故乡只可望而不可及,让我们看到了诗人一种长久积郁心中的不平和怨愤。

 诗人赞美橘树坚贞不屈的品质,慨叹自己贬谪南方、难回故乡的境遇,表明坚持人格操守的决心。诗写得沉郁、厚重,很有艺术感染力。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病橘》,借橘病歉收讽谏统治者不要以口腹残民:

群橘少生意,虽多亦奚为? 

惜哉结实小,酸涩如棠梨。 

剖之尽蠹虫,采掇爽所宜。 

纷然不适口,岂止存其皮? 

萧萧半死叶,未忍别故枝。 

玄冬霜雪积,况乃回风吹! 

尝闻蓬莱殿,罗列潇湘姿。 

此物岁不稔,玉食失光辉。 

寇盗尚凭陵,当君减膳时。 

汝病是天意,吾愁罪有司。 

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枝。 

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

这首诗是杜甫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所作,是一首讽刺统治者以口腹残民的作品,希望唐肃宗能停止贡橘之事。

前十二句叙述病橘歉收情状。说蜀地产橘,但因病虫灾害,“结实小”而“酸涩”,且剖之尽蠹虫,所以诗人以为“虽多亦奚为”。“亦奚为”,又有什么用。首句中的“少生意”,语意双关,既说橘病,更像民困。“萧萧半死叶,未忍别故枝”两句,明代学者王嗣奭谓这两句“偏于无知之物,写出一段性情来”(《杜臆》),杜甫常常以人情来体会物情,所以无知的景物,往往也显得有情,其中无疑渗透着诗人对民困的同情之心。“玄冬霜雪积,况乃回风吹”,“玄冬”,即冬天。玄,黑色。古人以黑色配冬,故冬神也叫“黑帝”、“玄冥”。清代学者浦起龙注:“死叶别枝,穷而离散;霜雪回风,又迫以刑威,比意如此,而其文则隐指贡橘也。”(《读杜心解》)诗中用比喻极写贡橘遭病虫肆虐的惨状。

后十二句借橘病以慨时事。“尝闻蓬莱殿,罗列潇湘姿”,“蓬莱殿”,汉代宫殿名,唐代有蓬莱宫,在长安,即大明宫。“潇湘姿”,即指柑橘。潇湘二水在今湖南境内,以产柑橘称著。据《太真外传》记载,开元末年,江陵进贡柑橘,玄宗种十株于蓬莱宫,天宝十年秋结实,玄宗命赐群臣。“尝闻”二句即指此事。这里,诗人认为眼前四川既因橘病而连年歉收,朝廷里帝王的玉馔(即玉食)已失去了光辉。何况正值战乱之秋,也应当是皇帝减膳的时候了。(“减膳”,封建时代,如果碰到大灾大乱,皇帝便来一个“减膳”,表示他的关怀和忧虑,其实,是骗人的把戏。)如今橘病,也许正是天意使然。然而皇帝不察,反而责怪地方官员进贡不力。浦起龙谓“汝病是天意,吾愁罪有司”是“一诗之眼”(《读杜心解》),是有见地的。诗中虽没有直接描写催贡柑橘、残害小民的情形,读者却可以从“愁”中想象其情状。

诗人为了指出应该停止贡橘,不要再以口腹疲民,接着以“忆昔”四句引汉代献荔枝故事,借古喻今,巧妙地用历史的教训对统治者的劳民进行谴责。东汉和帝时,为了从南海进贡荔枝,曾五里十里密设驿站,快马奔驰,尘土飞扬,急如兵火,致使人倒马翻,尸骨成堆。杨贵妃生于四川,好吃荔枝,玄宗亦曾飞马取之,每年飞驰以进,到长安,味不变。末四句是借记忆犹新的往事来作警告,但不正面说穿,转觉意味深长。

清代诗评家仇兆鳌说:“此借橘以慨时事。病橘不供,适当减膳之时,疑是天意使然。但恐责有司而疲民力,故引献荔事为证。节节推开,意多曲折。”(《杜诗详注》)此评甚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