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比起認知升級,我更建議你避開這 3 個認知陷阱

有人說,人和人的本質區別,是認知的不同。
我不太贊同這個想法。

否則我們沒法解釋,爲什麼知道很多道理,卻不解決問題。比如,有的人你跟他說一個東西,他馬上指出,這個是某本書的觀點,還有誰誰誰也提到過。非常博學。但你再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他本人並沒有因爲他的博學而有多大改變。

因爲知道了不等於懂,懂了也不一定做,而人和人的可見差距,是做出來的。

爲什麼大部分人提升了所謂的認知,但改變有限?到底卡在哪兒了?如果要有所改變,還有什麼必須要做的事?

要改變自己,升級認知固然重要,但前提是要避開3個大坑。

1、只看自己 不見社會

第一個坑,是沒有意識到真正的問題在哪兒,這是很多人行爲方式沒有變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爲教授社會心理學的老師,陳曉要求自己的諮詢師學員學習社會心理學。他們不理解,爲什麼做心理諮詢要學習一門社會心理學?

因爲很多從個人角度看不到的問題,從社會角度就能看到了。

比如做選擇——讀什麼專業?選什麼工作?要不要換工作?看似是很“個人”的行爲。但實際上你先要收集信息,然後問很多人,聽取他們的反饋。包括想象中,如果換工作,別人會怎麼看待。

很多你以爲自己做的選擇,其實是社會環境在影響你。

再舉個例子。

有個學生,跑去向陳曉哭訴,說舍友都排擠他,要申請換宿舍。

於是陳曉帶他去找宿管,但沒想到宿管不同意。陳曉和宿管老師吵起來了,說憑什麼不給他學生換宿舍。

那個老師把他拉到一邊解釋,這個學生入學沒多久就換了好幾次宿舍。爲什麼不給換了呢?

他買了電磁爐和鍋,天天在宿舍裏煮火鍋,搞得煙火繚繞,室友就受不了。更絕的是他自己喫不給室友分,電費卻要宿舍平攤。

所以你看,

  • 如果從社會角度去看,就不會只看到這一個人,而是會看到他講述的是舞臺上的一齣戲,他自己是舞臺中央的那個人。
  • 而如果從個人角度出發,只關注這個人,就會忽略掉他爲什麼會走到今天這個狀態。

爲了幫助這個學生意識到問題在哪兒,陳曉問了他三個問題:

  • 你住過的所有宿舍,室友是不是都跟你關係不好?
  • 你只要在一個宿舍住,時間一長是不是就會和這個宿舍的人鬧矛盾?
  • 你的室友是不是隻和你有衝突,其他室友之間沒有矛盾?

答案都是肯定的,其實就是他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室友的問題。如果不改變生活習慣,這個學生即使換100個宿舍仍然會出這個問題,因爲他對不同人是同一個模式。

這三個問題也被歸納成“覺察三問”:
  • 別人對我是不是也這麼幹?——判斷一致性
  • 別人對我是不是經常這麼幹?——判斷一慣性
  • 他們對其他人是不是不這麼幹?——判斷區別性

可以根據不同答案,也就是一致性、一慣性、區別性的高低,來對行爲進行歸因。

具體可以對照下面這張圖。

當覺得自己總是陷入某種困境的時候,比如“爲什麼我總遇到渣男?”“爲什麼領導總是批評我?”“爲什麼苦活累活兒總是我的?”

你要記得,從社會視角出發,用“覺察三問”判斷,到底是社會的問題,還是自己的問題。

2、認知失調 習焉不察

第二個坑,是認知失調會讓我們習慣於某種行爲,因而覺察不到其中的問題。

什麼是認知失調?

上世紀五十年代,社會心理學家利昂 · 費斯汀格(Leon Festinger)和他的學生隱藏在一羣信衆之中,研究他們。

這些信衆相信在某一日會有大洪水到來,說信這個教的人到時候會有守護者駕着飛船來解救他們,而所有不信的人都得跟地球一起毀滅。結果真當預言會有大洪水的那一天到來,沒有飛船也沒有洪水,地球上什麼事都沒發生。

信衆面對這個情況,理性的反應,應該是檢討自己是不是信錯了。可是每個人心目中的自我都是聰明睿智的,一個聰明睿智的人怎麼會信錯了教、還信得如此投入呢?所以信衆們就不能承認自己信錯了教,他們給自己找了個解釋:並不是我們的信仰不對,而恰恰是我們的信仰感動了守護者,所以世界末日被推遲了!

這個症狀,就是認知失調。也就是說,當你發現你的行爲和你心目中的自我形象不相符的時候,你並不是停止或改變自己的行爲,而是產生一個幻覺來解釋自己的行爲。

乍聽起來你可能覺得這是個罕見的現象,其實不然。認知失調非常常見。

比如有些人炒股,花光積蓄甚至欠了一堆外債。你如果跟他說股市風險很大你不應該進,他肯定不樂意,因爲這就等於承認自己的判斷是愚蠢的。一個“會獨立思考的韭菜”怎麼會分析錯誤呢?所以他們常常就會產生一個幻覺:我的判斷和決策是沒有問題的,只是運氣不好,下一次就好了。

再比如,抽菸的人明知道抽菸有害健康,但他會說,也有人抽菸活到了一百歲,不抽菸卻壽命很短;有老人花高價買了不靠譜的保健品,但他會說,保健品其實有療效,問題在於現代科學還不夠發達,無法理解。

那是不是隻有等問題釀成大禍才能約束,有沒有可以更早覺察的方式?

還真有,那就是利用情緒。情緒會在認知失調的前期有所表現。

也就是說,一件事剛開始的時候,一旦讓你覺得很不舒服,就可以暫停下來,體會下我爲什麼要做這件事?

陳曉講了一個自己差點被傳銷組織洗腦的經歷。

他當時去參加一個拓展活動,去了之後發現裏面的人全都在蹦蹦跳跳,有節奏地拍手、喊口號,特別瘋狂。因爲大家都在做,所以也跟着做了。

兩輪之後,他說自己突然有種詭異的感覺,內心產生了很大的衝突。“因爲我平時不這樣,作爲一名心理學大學老師,怎麼淪落到像小丑一樣?我說服不了自己。”

正是及時抓住了內心的這種衝突,讓他開始審視自己,從而避免了進入後面的坑。

當一個事情讓你覺得很不舒服,不能任由這個不舒服溜過,這是最好的覺察自己的時刻。

3、只拉認知 不管情緒

第三個坑,是不顧及情緒狀態,只一味提升認知。

《韌性成長》裏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畢業不久的小姑娘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做運營,做着很瑣碎的工作。2020年疫情期間,她們部門持續加班,每天從早上9點忙到晚上11點。

有一次,她邊喫外賣邊刷手機,看到一款大牌包在打折,便點了進去,越看越心動。雖然這個包的價格是她一個多月的工資,但她心想,這麼累還不能讓自己開心一下嗎?於是果斷下了單。

這本來是件讓人開心的事。但她發現事情和想象的不一樣,雖然包是大牌,但實際能背的場合很少,她有些後悔,和客服吵了很久也沒有退貨成功,心情越來越糟。大牌包也被她一氣之下塞進櫃子角落。

因爲這件事,她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專心工作,但工作本身又沒減少。面對同事的催促,她又和同事吵了一架。她越來越煩,晚上也睡不好,各種壓力隨之而來,於是開始想,是不是要換份工作了。

你看,情緒不好的時候,很容易做錯誤決策,錯誤決策會導向更糟糕的情緒,同時也影響到人的行爲。

在這種情景下,別說什麼提升認知了,認知進入了下滑的循環。

所以,相比於“認知提升”,我更加認同“心智模式”,它是心和腦的互動。

文婭夫妻倆提出了一個心智模式的模型——知行金字塔。

  • 最底層是情緒管理,它決定了你的身體與情緒狀態;
  • 中間層是能說會幹,指的是平時做事的方式、表達的習慣;
  • 最頂層是科學決策,也叫明智選擇,它決定了你怎樣看待身邊的人和事,做出怎樣的判斷,採取怎樣的行動,與我們的思維、認知相關。

更好的配置是,你要掌控你自己的情緒。知道什麼時候該鼓勵自己,什麼時候可以發泄情緒;在這個基礎上,更好的去學會說話、做事的技巧,學會去做一個明智判斷和選擇。

4、總結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爲什麼大部分在努力提升認知,卻沒什麼效果?

因爲他們一味強調認知提升,但已經掉入認知陷阱卻不自知。

障礙你改變的關鍵,也許並不在認知裏。

就像陷入泥潭裏的人,越掙扎陷得越深。這個時候,反而應該停下來,先調整自己的姿態,再看看手邊有沒有什麼能抓住的東西,幫助自己逃離陷阱。

那麼,什麼是好的心智狀態?

一隻眼睛看看自己,一隻眼睛看到整個舞臺,

一個焦點在認知,一個焦點在情緒,當然了 這一切都需要穩定的健康支撐。

這是一個讓好的心智時時刻刻可以保證的狀態。

<<< 古典 公衆號文章學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