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1,新能源汽車的拐點

1.爲什麼說今年是拐點?

首先,爲什麼要在這個時間點給你做這門課,2021年有什麼特殊的呢?

我猜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早在2009年,我國就開始佈局新能源汽車產業。那個時候,最早的一批新能源車企就開始出現。哪怕不說那麼遠,到2015年的時候,我國成爲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國,一些消費者也是在那個時間點左右,入手第一輛新能源車。和這些時間點相比,2021年似乎沒什麼特殊的。

但是我告訴你,在業內,2021年這個時間點非常重要。我自己經常打一個比喻:2021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春秋”到“戰國”的核心拐點。爲什麼這麼說?

我們知道,春秋的特徵是小國林立,當時被春秋五霸滅掉的小國就有上百個,而霸主也是輪流做。而到了戰國,七雄才顯現,勢力範圍才逐漸穩固。那今年新能源汽車產業,就呈現出了這個特點。

往前倒退幾年,我們業內總是用三類玩家來形容現在造新能源車的企業。哪三類呢?一類是傳統自主品牌;一類是本土造車新勢力,互聯網造車也屬於這類;第三類是外資或合資品牌。

那爲什麼要分三類?原因其實特別簡單。市場最混亂的時候,有一百多家企業要造車,根本記不住誰是誰,所以乾脆歸個類,方便討論。不僅如此,大家在市場上的表現也很不穩定。比如北汽新能源在2015年左右賣得不錯,但很快就掉隊了,比亞迪在2019年賣得不好,結果之後又起來了。

就這樣打打殺殺,到了今年,格局終於明朗。很多小品牌退出了歷史舞臺,比如說什麼拜騰、奇點、賽麟,這些企業都已經倒閉。現在,業內已經不太使用“三類玩家”這個詞了。就剩那麼幾個車企,不需要再歸類了。傳統自主品牌中,值得關注的也就是上汽、比亞迪、吉利、長城、廣汽等,而造車新勢力中,也就是蔚來、小鵬、理想等跑出來了,外資品牌中目前也只有一個特斯拉。

這是第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第二個。從春秋到戰國的另一個特點,是各個國家,尤其是強國,它們的國內治理,開始變得成熟。對應到我們新能源汽車產業,就是每個玩家的品牌戰略、內部管理,還有商業模式,都變得清晰起來。

比如說今年資本市場看好的蔚來。2019年因爲量產困難、電池着火等問題,一度陷入生死危機,蔚來創始人李斌自己也說,相當於住進了ICU。而現在,它不僅起死回生,市值還從最初的60億美元暴增到現在600多億美元的高位。它的產品、服務都更成熟,這就說明,它初步解決了自身內部問題;再比如說特斯拉,前幾年我們還在熱議要不要引入,而今年,不但上海工廠開足馬力生產,銷量飆升,並且到今年年底90%左右的零部件將實現國產化。這說明特斯拉在中國穩住了腳跟。

我們再看宏觀數據。截止到今年9月,新能源乘用車的平均滲透率超過12%,單月最高滲透率超過20%。什麼叫“滲透率”?簡單地說,就是新能源車的銷量,與新車總銷量的比值。滲透率越高,說明買新能源車的人越多。

爲什麼請你關注這個數據?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從0%到5%,用了近12年,而從5%到超過10%,才用了不到半年。這就是爲什麼我說,2021年是從春秋轉向戰國的拐點。過了這個臨界點,整個行業會加速發展。

好,那這和你看懂整個產業有什麼關係呢?關係很大,這個轉變意味着從2021年開始,市場變得“可預測”了。“可預測”這個詞很重要。如果讓我說,在2021年以前,新能源汽車市場那是濃霧籠罩,誰也看不清。但2021年以後,我們就可以霧裏看花,稍微看清一些局勢了。


再說直白一點,如果你在尋找投資機會,現在頭部玩家已經顯現,產業鏈上的龍頭企業逐漸穩固。這個市場研究起來有了參照系。

2.抓住四個變量看產業變局

好。剛纔說了2021年這個時間點的重要性,但是霧裏看花,就能一下子看明白嗎?也不是。戰國的競爭更加激烈,想分析出誰強誰弱也不是那麼容易。對普通人來說,主要有三個障礙。

首先,燃油車發展了一百年,而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只發展了不過十來年,很多人對它不瞭解。我還真做過一個小調查。你知道嗎,80%有意願購買新能源車的車主,其實不知道新能源車是沒有發動機的。大家覺得汽車沒有發動機,還能叫汽車嗎?你看,這就是對車本身不瞭解。

其次,普通人總是帶着燃油車產業的印象看當下,這其實是一種包袱。比如說,很多人覺得提到車,那就是德國人、日本人做得好。但是不好意思,賽道變了,傳統印象不一定成立了。

第三,市場上有很多雜音,也在干擾着大家。我說“雜音”,不是說有人在誤導大家,而是值得和不值得關注的信息混在了一起,鋪天蓋地,很難甄選。再比如說,各種玩家開始造車。地產商來了,電器生產商來了,互聯網企業來了,造手機的也來了。那誰值得關注呢?好像大家也說不清。你看,霧裏看花,實際上也很難。

那怎麼辦?我告訴你,其實業內看產業動態,關注的東西反而比大衆少得多,就是那幾個關鍵變量。我的任務,就是把這些關鍵變量,以及觀察方法告訴你。

都有哪些關鍵變量呢?

第一,我把它叫作共識之變。請注意,在這裏,我指的是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之外,更大層面的社會共識。

比如說,我們都知道,新能源汽車產業在今年爆發,和國家去年提出碳達峯、碳中和的目標有非常大的關係,整個市場信心更強了。與此同時,國內的產業政策也在變,比如補貼退出。這就屬於我說的共識之變。

再比如,我們一般說新能源汽車,就是指純電動車,這好像是共識。可今年你會看到,有很多聲音提出來,似乎還有其他技術路線可選。也就是說共識有可能變化,那這就需要我們注意。在第二、第三和第四講,我將從共識變化爲你分析。

第二個關鍵變量,我把它叫作元素之變。什麼是元素?就是關鍵技術和原材料,或者說零部件。

目前來看,新能源汽車最值得關注的兩個零部件就是芯片和電池。爲什麼呢?這與推動產業發展的兩個底層趨勢有關,一個是電動化,另一個就是智能化。今年如果你關注車市,就會知道很多車買不到。爲什麼?因爲沒有芯片。對,手機需要芯片,汽車也需要芯片。我有幾個北京的朋友,好不容易排到新能源汽車牌照,但是想買的車卻都沒有貨,無奈只能隨便買一輛把號佔住。這就是零部件供應在影響產業發展。

還比如說,我們都知道電池對新能源車來說很重要。但我告訴你,更重要的是造電池用到的礦產原料。今年馬斯克說了一句話,翻譯過來就是磷酸鐵鋰真香,結果很多車企臨時改變策略,跟風去開發磷酸鐵鋰電池。我們該如何看懂這些變化帶來的挑戰呢?我將從元素變化的視角,在第五和第六講中爲你分析。

第三個變量,我把它叫作結構之變。結構指什麼?指產業鏈的結構,包括上游供應商的結構,以及下游銷售渠道的結構,還包括整個中國造車版圖的地理結構。我將在第七、第八和第九講中爲你講述。

最後一個變量,我把它叫作角色之變。“角色”,指的是市場中各類玩家的角色。

比如說,今年最暢銷的新能源汽車有兩款,一個是特斯拉Model 3,另一個是五菱宏光MINI。很多人就很納悶,五菱宏光MINI是什麼車,它怎麼就崛起了?這背後,就是產品的角色發生了變化。再比如說小米造車。它來得是時候嗎?它會成爲什麼角色?這也是我們要關注的。我將在第十和第十一講爲你講述。

3.從十大事件入手看懂產業趨勢

我認爲,只要我們掌握了這四個元素的變化,就能看懂整個產業從春秋到戰國的轉變邏輯,把握市場走向。當然,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在這門課裏,我會用這個方法手把手帶你去分析,具體說來,我爲你篩選了十件大事,我們暫且把它們叫“2021十大事件”。每個事件背後都對應着一個關鍵要素的變化。我會把分析方法和結論,都告訴你。

最後我知道很多同學來聽這門課,也是出於一個現實的考慮,就是想買車。那在最後一講,我也會分享我的一些建議。

總結一下這一講:

1.2021年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拐點,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車企的競爭格局相對穩定了;第二,頭部車企的品牌戰略、管理模式、商業模式都相對穩定了。

2.業內認爲,2021年以後,新能源汽車市場會變得更加“可預測”,因爲研究起來有了參照系。

3.看懂產業發展,你可以把握四個要素的變化,分別是共識之變、元素之變、結構之變,以及角色之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