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天性》——學習是一項可以獲得的技能

學習對每一個人來說是終生的。人類從生下來的那一刻就一直在學習,學習走路、說話、穿衣、喫飯......到了入學階段,進入了學校,在學校裏接受老師的教導;看書,從書裏面接受新的知識;參加工作,從多方面進行學習......

每個人都得學習,由於每個人接受學習的方式不一樣,所以效果也不一樣。你真的會學習嗎?學習本身也是一項可以獲得的技能,你相信嗎?

《認知天性:讓學習輕而易舉的心理學規律》這本書是11位認知心理學家10年的科研心血。作者亨利·羅迪格和馬克·麥克丹尼爾都是認知科學家,他們的工作就是研究學習與記憶,加上故事作家彼得·布朗,三人合力寫出了這本詮釋學習與記憶工作方式的作品。

他們提出人類認知規律和學習之間的緊密聯繫,透徹解讀人類普遍的學習過程規律,他們根據腦神經科學研究成果,推導出的最有利於大腦的簡單學習法則。

爲什麼我們反覆閱讀了書本,知識也記住了,但是考試起來卻記不起來呢?爲什麼感覺學習很喫力,效果卻不明顯呢?

這些困惑我相信大家都有遇到過,有時候感覺我們很努力地學習了,但是事與願違的時候,我們總是會懷疑自己、懷疑人生。

其實這都是正常的,根據科學家們多年的實證研究,重複閱讀和集中練習會讓我覺得越做越熟練,這些知識我都掌握了,但其實我們記憶是有時間的,那些我們閱讀得很熟的知識,因爲重複閱讀多次,元認知以爲我們都理解會運用了,而且由於人類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那些知識最終都會被緩慢遺忘,所以當我們再次測驗的時候才發現那些以爲學會的知識早已無跡可循。

那如何有效的、科學的學習呢?

作者提出學習的幾種方式:檢索、間隔練習、有穿插內容、多樣化的練習、細化、生成、反思以及心智模型。

檢索

當我們在流暢閱讀的時候,感覺那些知識掌握了,爲了避免元認知的認知偏差,這個時候不妨來進行一下“檢索練習”。

檢索方法就是在閱讀過一段文字或聽過一堂課後,只需用一道簡單的問題考考自己,通過回憶來鞏固、加深記憶,最終的效果比重複閱讀、在書本上劃重點、記筆記要好得多。

亞里士多德在論述記憶的文章中寫道“反覆回憶一件事情可以增強記憶”。這種方法也是檢索練習,檢索可以給我們帶來兩種好處:第一,它讓我們明白哪些是我們知道的,哪些是不知道的,然後我們可以針對我們的薄弱地方進行學習和記憶,比如課堂上的考試也是對我們知識的一次梳理;第二,回想已知的知識,也是大腦對已學知識的一次鞏固,強化舊知與新知之間的聯繫,方便今後進行回憶。

根據我們的“遺忘曲線”,要想達到最佳記憶效果,就必須重複多次檢索,而且檢索之間要有間隔,睡眠可以鞏固記憶,最好兩次檢索至少隔一天。

間隔練習

從小到大我們的學習方法無非是“練習、練習再練習”,爲了考試進行的填鴨式學習是集中練習的一種形式,也是一種“抱佛腳”的方式,可能在考試的時候通過了,但當下一次考試來臨的時候才發現,知識都忘得差不多了;而間隔式練習,感覺上效果不那麼明顯,但是正是由於在大腦出現一點遺忘的時候,再去用力地回想,就會重新觸發知識的鞏固過程 ,讓學習成果存儲更長久。

這是因爲我們的大腦向長期記憶中存放新知識需要有一個鞏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那些大腦中關於新知識的心理表徵記憶痕跡得到了加深,被賦予了含義,當它與已知聯繫起來的時候,這個過程需要數小時,甚至是數天。所以持久的記憶需要花時間、有間隔地進行,學習越費勁,知識才會更鞏固。

抽認卡就是一種很好的練習方法,德國科學家塞巴斯蒂安·萊特納就用抽認卡發展出了自己的間隔練習體系。把它想象成四個文件盒。第一個裏面是你經常弄錯的學習資料,必須對它的內容進行頻繁練習;第二個裝着你擅長的學習內容的卡片,它可以降低一下練習的頻率;第三個盒子裏的內容比第二個盒子裏的內容練習頻率還低,以些類推。當在練習的過程中,出現了差錯,可以把它往前一個盒子裏移。

這背後的含義就是,掌握得越好的東西,就越不用經常練習。只要這個知識很重要,需要記憶,它就永遠不會從你的練習盒子裏徹底消失。

穿插練習與多樣化練習

在練習中插入兩個以上的主題或技能,也是一種勝過集中練習的學習方法。書中舉了個例子:教兩組大學生計算4種少見的幾何體的體積(楔體、橢球體、錐球體及半椎體),然後讓他們解練習題。一組學生的題目按照問題類型區分(先解四道計算楔體體積的題,再解四道計算橢球體體積的題,以此類推)。另一組學生解同樣的練習題,只是題目的類型是混合的(穿插安排的),而不是將同一類型的題放在一起。結果在練習中,按同一類型解題(集中練習)的學生的平均正確率爲89%,而按混合類型解題的學生,正確率只有60%。但是在一週後的最終測驗上,之前統一類型解題的學生的平均正確率只有20%,而進行穿插練習的學習的平均正確率爲63%。

這一實驗說明,有穿插的練習雖然剛開始效果不明顯,但是它會讓知識掌握得更牢固,也保存了長期記憶。

而多樣化練習可以讓我們的知識活學活用。在體育課上,一組8歲大的孩子練習將沙包投進籃子。半數孩子在距離籃子3英尺遠的地方投,其餘的孩子從2英尺遠和4英尺遠的地方投。12周過後,讓這些孩子接受測驗,把籃子擺在距離他們3英尺遠的地方。投籃最準的孩子出現在2英尺遠和4英尺遠練習組。

實驗證明,多樣化的練習複雜、難度高,相比之下要投入更多精力,耗費更多的腦力,但是它會讓實驗者通過這種方式學到的東西在大腦中編成更靈活的表徵,讓它在不同場合發揮作用。

在生活中穿插練習和多樣化練習都是普遍存在的,這種組合練習可以提高我們的辨識能力,也更能熟練地從不同類型的問題中提煉出基本原理。當我們從新經歷中獲取了重要的規則或原則,就能更好地學習並掌握它。

細化

細化就是理解新知識的過程,細化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語言把新知識表達出來,把它和已知聯繫起來。越是能用新知識與已知聯繫起來,越能詮釋它們的關係,知識掌握得越牢固。

這讓我想起盧曼先生的讀書方法,他把書中的語言轉化成自己的語言,放在專屬的卡片盒裏,然後經常思考某些筆記如何與另一些筆記建立聯繫,慢慢的這些孤立的想法變成了想法集羣,最後衍生出更多的思想火花,也就促成了他在職業的成功轉型。知識不去細化,運用起來會更困難。

生成

當我們碰到困難或解答題目的時候,不是被動等待別人的方案或信息,而是主動去思考、解決問題,這種能力就是“生成”。

“生成性學習”是一種主動學習方式,當遇到題目試着解答時,大腦會絞盡腦汁,從記憶中檢索相關的知識,這樣可以強化以往知識的記憶,當答案揭曉的那一刻,頭腦會產生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並對正確的答案進行深度處理,讓知識的根扎得更深。這種學習的效果比被動的接受答案要強得多。

反思

反思是對過往經歷或學習的內容,從記憶中去檢索事件或知識,讓它和新體驗建立聯繫,藉助觀察和思考,在心裏或行動上演練下次處理的場景。擁有反思能力的人,也是獲得進步和成長的關鍵。

《好好學習》一書的作者成甲每天早上大約要花2小時進行復盤反思,他說“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是來自年齡,甚至不是來自經驗,而是來自成經驗總結、反思和昇華的能力。”

反思其實也是檢索(回憶最近學到的知識)、細化(例如把新知與已知建立聯繫)、生成(用自己的話敘述核心觀點、或是在心裏演練一下下次可以做哪些事情)的一種綜合認知活動。

心智模型

心智模型是經過大量的多樣化練習,使彼此相關的複雜理論或是連續的運動技能融合爲一個有意義的整體。這種行爲最後會變成條件反射。

就像開車技能,它的操作開車者是熟練的,但在實際運用過程中,要全神貫注,又要靈活處理各種情況。重複進行費力的回憶或是練習,有助於把所學的知識整合成心智模型。

學習是一項獲得的技能。作者提出“耗費心血的學習纔是深層次的,效果也更持久。”檢索、間隔練習、穿插、多樣化的練習、細化、生成、反思以及心智模型這些學習方法都是有困難的學習,雖然學習的時候給自己製造了麻煩,但是這種學習效果卻是最持久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