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解剖學3-7.下尺橈關節結構

《功能解剖學》讀書筆記之【7.下尺橈關節結構】

橈骨遠端有2個關節面(圖3-60和圖3-61):

※第1個是下關節面(腕關節面)呈凹形,其外側區(8)與舟骨成關節,其內側區(16)與月骨成關節。此關節面比較大,它的外側是橈骨莖突(1)。在腕關節中將會對它進行詳細的描述。

※第2個是尺切跡(3),位於骨間緣(2)的兩條骨嵴所形成的"叉"裏。它朝向內側(圖3-61),從前緣到後緣,從近端到遠端都是凹陷的。如前所說,它可以"貼"在一個倒置的圓錐表面,與尺骨頭(4)相對合。

在它的遠側緣有關節盤(5)附着,關節盤位於水平面(圖3-62冠狀面),在正常情況下,它的橈側附着點的中部經常有一個縫隙(6)。它的頂點位於內側並附着在以下結構上:

※尺骨莖突(9)和尺骨頭遠端關節面的小窩。

※尺骨莖突的外側面。

※腕關節內側副韌帶的深面。

這樣,關節盤填充在尺骨頭和三角軟骨之間的空隙裏,起到緩衝墊的作用。當腕關節內收的時候,關節盤被壓縮。它的前緣(10)和後緣增厚成真正的韌帶結構,因此在斷面(圖3-61)上,它呈一個雙凹形。關節盤的上表面被覆軟骨,與尺骨頭的下關節面(7)相對合(圖3-60)。它的下關節面也被覆軟骨,與橈骨腕關節面相連,和腕骨相對合。因此,關節盤具有以下特性:

※連接橈骨和尺骨。

※提供雙關節面,近端對尺骨頭,遠端對腕骨。

因爲腕關節盤在下尺橈關節和腕關節之間形成了一個分隔,所以尺骨頭不與腕骨直接接觸(圖3-63)。從解剖上講,這2個關節也是獨立的,除非雙凹盤的中部出現明顯穿孔。需要注意的是,有時這樣的穿孔可能是由創傷引起的。關節盤基底部的附着處有時是不完整的,會有一個裂隙(6),一些作者認爲,這是一個與年齡相關的退行性變化。關節盤像一個"懸掛的半月板"那樣,與橈骨的尺切跡一起形成了一個與尺骨頭相對的,具有一定彎曲能力的關節面(圖3-65)。關節盤也承受着不同的應力:牽拉力(綠色水平箭頭),壓縮力(紅色垂直箭頭)和剪切力(綠色水平箭頭)。這些應力可以發揮協同作用,這就解釋了爲什麼關節盤在腕關節外傷中經常被損傷。

關節盤是主要,但不是唯一的連接下尺橈關節的結構(圖3-66)。它被關節的前側韌帶(14)和後側韌帶(未在這裏顯示)所加強,還有其他一些結構的作用最近也已經被證明:

※背側橈腕韌帶的掌側延伸部(13),它包繞着腕關節的內側緣。

※尺側腕伸肌腱(15),外面包繞着堅韌的纖維套,走行於尺骨頭後面、尺骨莖突內側的溝內。

上述所有結構形成了我們稱之爲腕關節內側韌帶複合體的交叉結構

橈尺關節間隙的方向因人而異,絕大多數人(圖3-62冠狀面)的關節間隙向下內側傾斜(紅色箭頭);少數人(圖3-63)是垂直地;極個別人(圖3-64)是向下外側傾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