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績主義的傲慢

《精英的傲慢》是哈佛大學網紅教授邁克爾.桑德爾的作品,中文版由劉擎老師作序。許是因它離今天的世界最近,又雜糅歷史與時事,作者議論的是酣暢淋漓,讀者也不用絞盡腦汁把自己置於某個特定的歷史時空。

全書以探討精英們的傲慢之源——“優績主義”爲主線,從核心概念到舉例論證均不遺餘力,作者全面批判優績“異化”帶來的衝突,最後提出一個充滿理想主義的解決方案,算是給問題稍稍找了個答案。

何爲優績主義?即:成功是通過個人努力獲得的,命運是靠自己創造的,你所擁有的是你努力付出的交換物,而你所沒有的則是不夠努力的結果。優績主義充滿鼓舞士氣的魅力,單獨來看確實沒什麼問題,各盡所能憑實力獲取物質回報與社會地位,好像是不證自明的“公理”。但桑德爾認爲,這也正是優績主義蠱惑人心之處,優績至上抑制社會跨階層流動、滋生文憑主義、加大貧富差距、煽動民粹主義……“精英們忘記助於他們成功的時機和運氣”,偏向於相信成功是理所當然,從而失去謙卑之心。而優績主義“則讓那些未能向上流動的人自我懷疑,加深了人們對精英的怨恨。”

某種程度而言,優績主義造成的問題也是公共生活的倫理問題之一。作者引述羅爾斯《正義論》裏的觀點,沒有一個完全公正平等的社會,在機會平等的制度框架下無法迴避天分差異帶來的“不平等”,天分應當視爲社會共同財產,鼓勵有天分的人充分發揮能力爭取收益分享回報社會,以此調和差異,實現道德正義。基於此,桑德爾給出的答案是,認識命運的偶然性,激發潛在的謙卑與同理心,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自大,設身處地理解弱者,建構起各階層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鏈接。

柏拉圖認爲理想的城邦應由哲人爲王,亞里士多德較其老師看的更遠,認爲應由具有公共精神與實踐智慧的人治理國家,爲解決公共生活問題開闢了一條更加寬闊的道路。如果說實踐智慧更多的靠工具理性支撐,那麼公共精神則更賴價值理性加持。撇開桑德爾這個方案在宏觀維度的可行性不談,謙卑畢竟也是小我世界“自在”的源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