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拖拉大王—大班幼兒時間管理成長記

大班幼兒即將上小學,實現時間上的自主管理能夠爲日後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大班幼兒隨着年齡的增加,經驗越來越豐富,語言表達能力加強,好奇心增強等,反而就會出現一些如,站隊、換鞋時講話拖拉,做事不專心磨蹭,作息不規律,不遵守集體規則等問題。面對班級幼兒出現時間管理上的問題,我們開展了以下活動。

1.認識時間,體驗時間的寶貴

  在《生活中的數字》主題中,我們和幼兒一起認識了鐘錶、認識了時間,瞭解了一些時間的奧祕。並通過繪本讓幼兒樹立時間的觀念,感受時間的寶貴。如繪本《金老爺買鍾》讓幼兒會知道時間是不可以保存的,它不會因爲某件事和某個人而留下來,時間過去了,就不會再回來;通過《我不是拖拉大王》,讓幼兒明白自己平時哪些事情時拖拉的表現,並初步感知了拖拉的危害。通過《管理好時間就能贏》系類繪本,讓幼兒從守時、計劃、目標、專注、行動、主次6各維度瞭解管理好時間,高效不拖拉的方法。


2.“我不是拖拉大王”排行榜

在分享完繪本後,我提問:“你們想當拖拉大王嗎?”、“誰是我們班的拖拉大王呀?”讓幼兒回想自己是否有過拖拉的經歷,有的幼兒都表示自己不想當拖拉大王,自己不是拖拉大王,也有的孩子說“xxx是拖拉大王,每次都得別人提醒”被說的小朋友也表示很不服氣,表示自己並沒有拖拉。於是,爲了直觀並且公正的瞭解班級裏拖拉的小朋友,我們設計了一個拖拉大王的記錄榜,以此來提醒和記錄每個小朋友的拖拉記錄。

爲了小組間相互幫助和提醒,通過討論、商量,孩子們一致決定按照學號分成4組比較公平,因爲這樣每個組的人數就會一樣多。並且,爲了辨認,每個孩子寫上了自己的名字、學號或者代表自己的圖案,便於值日生或其他的小朋友的監督管理。由於榜單公示,誰拖拉,拖拉幾次都會被記錄,大家又都不喜歡被別人叫“拖拉大王”。因此,孩子們都比較在意,也開始關注自己到底有沒有這些行爲。但是都是教師口頭提醒,孩子們也沒有記錄的意識,拖拉的小朋友並沒有自我約束和管理,也沒有相互約束和管理的意識,因此,拖拉的小朋友被提醒拖拉卻依舊沒有很大的改善。只有一個小朋友因爲總是喜歡上課的時候和小朋友打鬧,耽誤大家上課的時間,被記上了一次後,有意識的開始注意自己的行爲,而且也開始在意事事爭最先。

站隊拖拉的小朋友依舊拖拉講話,因爲只有口頭的提醒,並沒有實質性的記錄。因此,在每次的排隊,換衣服、換鞋等環節,增加了倒計時時間控制,並且計時結束後用時間相機進行拍照記錄,在有空的時候進行集體反饋,提供充分的證據記錄。開始時由老師進行統一標記,後來就由小朋友自己給自己標記,讓幼兒勇於面對自己的缺點並進行改正,由每天的小值日生進行監督、管理,如有的被畫上的小朋友會偷偷擦掉自己之前的標記,還有的不願意給自己記錄的,就由當天的小值日生負責記錄。通過記錄排行榜,慢慢的也多了這樣一些聲音,“老師,不睡覺算拖拉嗎”,“我今天要快一點,我不要當拖拉大王了”,“cX是我們班最好的小朋友,她也被記上了啊”,“我現在可不是拖拉大王了”,“快快快,老師慢一點計時”,“哈哈哈,我不是最後一個,GG是拖拉大王”····

通過具體的時間我們逐步引導幼兒分析瞭解,哪些行爲算拖拉,爲什麼?如忘記關櫥門算拖拉,因爲來回跑,集體都要等他,而且長此以往會浪費自己幹很多事的時間,時間都浪費在找東西,走路上了。

    後面我們也將持續關注,並同幼兒討論拖拉包括的事項,及時間管理的好方法。





3.計時比賽,體驗1分鐘可以做的事情

幼兒的思維具體形象,需要藉助具體的事物進行親身體驗,才能獲得一定的經驗。而幼兒時間管理品質的養成也是要以直接感知爲基礎的,需要在具體可操作的場景或遊戲中,去直接感知時間的流逝、時間的意義,才能夠認識到時間的寶貴。如,在活動區中的計時比賽中,幼兒通過計時比賽,感知專心、技巧、技能等影響比賽結果的因素,感知時間的流逝其實很快。挑戰1分鐘換鞋,感知1分鐘其實很快。



4.有限時間內任務累計集粘貼

在同樣的時間內,通過佈置多項任務,幼兒完成進行累計蓋章,換粘貼的方式,鍛鍊幼兒有限時間內專心做事的習慣。

5.有效規劃時間。

我們會引導幼兒合理規劃時間,嘗試制定晚間計劃和週末計劃。我們也將同幼兒討論每天的任務完成是否作爲拖拉的標誌,如每天忘記帶東西,今日事情明日做,都視作拖拉的行爲,我們將記錄在拖拉大王排行榜當中,以此激發幼兒的任務完成意識和守時意識。

當然,時間管理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續地進行行爲的強化,以具體的實踐活動去固化自己的行爲,在一種自我反思、自我評價的回溯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內化成自身經驗,達到品質的內化。接下來的過程中我們也將深入探索,家園合作培養幼兒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