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師心育 | 師愛:無關性別,只合人心

□ 文| 康磊

案例《男班主任,也可以細膩有愛 【黃坦】 》感悟——



在教育活動中,師生關係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人際關係。

而老師對學生的關愛,則是師生關係中起主導作用的情感。

對於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師生而言,能夠平穩相處數年,並由老師指導孩子學習、生活、成長成才,確應有父母般的關愛在其中。

在我看來,師愛是一種父愛與母愛的融合。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一書中提到:

母親的愛是無條件的。

她不需要習得,也不能恩賜,不能創造,不能控制,持久而穩定地伴隨着“無論發生什麼事,我相信媽媽都會擁抱我”的安全感;

而父親的愛是有條件的,是需要贏得的,會經常伴隨愛會消失的恐懼感,但是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通過實際行動順從贏得的。

如果用《西遊記》中的人物來比照,觀音就象徵着母愛,而如來則是父愛的隱喻。

孫悟空頑劣至極,大鬧天宮,搞得天界一團糟。最終玉皇大帝只得請來如來佛祖,如來將孫悟空困壓在五行山下,許諾五百年後,將有一個西天取經人從此經過,方可揭下咒語,得以解脫。

但孫悟空必須保護唐僧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能修仙成佛。

當初,在萬壽山五莊觀內,孫悟空一怒之下打毀了鎮元大仙的人蔘果樹,不得不四處求情救活仙樹,在無奈之下,求到觀音那裏,觀音菩薩並沒有責怪悟空,拿着玉淨瓶前去救治,爲師徒四人解了危困。

從這兩件事來看,如來多像一個嚴厲的父親,孩子只有達到他的要求,才能達到一定的目的;而觀音則像慈愛的母親,永遠是孩子的庇護者。

有人說:老師是偉大的。師愛更是偉大的。

因爲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性,而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性。

從這個意義上講,師愛是母愛與父愛的結合,就是擁有觀音與如來合體的神!

作爲老師,既要無條件地接納每一個學生,又要對每個學生提出教育的要求。

馬克斯·範梅南是加拿大著名的教育學家,他最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就是他的現象學教育學理論。

他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對新型教育關係的構思,即“替代父母關係”思想以及“教育愛”的理念。

師愛就是“類父母”的身份,是父母之愛的融合。

尤其在寄宿制的學校,孩子離開自己的家庭到校求學,終日陪伴他們的成人,就是老師。

老師只有做好既接納孩子,又要求孩子,才能做好教育工作,成爲孩子成長中的同行者、引路人。

這就無關老師本人的性別。

男老師可做到嚴厲而細心,女老師也應該做到溫柔又堅定。

師愛無關性別,師愛只合人心。

從老師本人成長而言,成熟的老師首先是一個自已人格健全成熟的人。

從發展心理學角度來說,人到中年期,性別角色會日趨整合,中年男性在原先男性人格的基礎上逐漸表現出溫柔、敏感、體貼等女性特點,而中年女性則逐漸表現出果斷、大度、主動等男性特點,即出現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的變化趨向,這種“男女同化”的人格一般被認爲是一種“完美人格”。

這無關職業,也無關性格,只是閱歷使然,年齡使然,人性使然。

肖川教授說:教育是一羣不夠完美的人,帶領另一羣不夠完美的人,走向完美的過程 。

教育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讓我們做一個既關愛學生、又規範學生的好老師吧!

讓我們共同追求一種圓融通達的人格,成就自我的完美人生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