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境調心 凡俗漸消——佳聯賞析(十二) 借境調心  凡俗漸消

借境調心  凡俗漸消

——佳聯賞析(十二)


明代學者洪應明的《菜根譚》中,有一副“借境調心”的聯語:

徜徉於山林泉石之間,塵心漸息;

夷猶於詩書圖畫之內,俗氣潛消。

洪應明,字自誠,號還初道人,明代思想家、學者,籍貫不詳,有《菜根譚》傳世,根據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蹤》,得知他早年熱衷於仕途功名,晚年歸隱山林,洗心禮佛。萬曆三十年(1603)前後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帶,潛心著述,與袁黃、馮夢楨等人有所交往。

《菜根譚》成書於明萬曆年間。是以處世思想爲主的格言式小品文集,採用語錄體,揉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爲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的人生處世哲學。其書文辭優美,對仗工整,含義深遠,耐人尋味,是一部有益於人們陶冶情操、磨鍊意志、奮發向上的通俗讀物。作者以“菜根”爲本書命名,意謂“人的才智和修養只有經過艱苦磨鍊才能獲得”。正所謂“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上聯的“塵心”,指凡俗之心,名利之念。宋代詩人梅堯臣有“塵心古難洗,瀑布垂秋虹”的詩句。

上聯是說,安閒自在地漫步于山林泉石之間,就能使人世間的凡俗念慮逐漸停息。

下聯的“夷猶”,亦作夷曲,一般指猶豫、遲疑不前,亦指從容自得。宋代張炎《真珠簾·近雅軒即事》詞:“休去,且料理琴書,夷猶古今。”

下聯是說,如果從容自得地留戀於詩書圖畫的雅趣之中,那身上的粗俗習氣就會潛移默化地消失。

作者在這則聯語中說:“故君子雖不玩物喪志,亦常借境調心。”意謂善於修身養性的人雖不沉溺於遊山玩水或字畫珍奇之中,但借山林泉石消除塵世俗念,借吟詩讀書繪畫的高尚情趣取代俗氣,這無疑是調劑生活、陶冶情操、有益於身心健康的雅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