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請求

六步融關係第二步,表達請求。也就是提出我們的要求,希望能得到滿足。這個目的是清晰的在人生的六個層次準確的表達請求,以滿足自己內在的需要。

表達請求有兩個基本的原則,第一個原則是請求越具體越好,清晰的告訴對方我們希望他能做些什麼。如果我們請求他人不做什麼,對方也許會感到困惑,不知道我們到底想要什麼。而且這樣的請求還容易引起人的反感。比如,不要整天看手機。如果準確的表達的話,可以放下手機,我想和你聊聊天。

使用抽象的語言也會使我們無法深入瞭解自己,如希望你認真學習,希望你做事負責任,這就都是抽象的概念。我希望你下午回家之後七點就開始學習,這樣準確的請求可能更容易得到滿足,

第二,明確談話的目的。有的時候我們並不需要直接提出請求。比如說我們目的已經表達很清晰了,媽媽,我口渴了,這樣背後的請求是什麼,我想喝杯水。

更爲常見的是我們在說話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我們也許只是說出我們的不快,卻誤以爲別人知道我們想要什麼。如:看你這樣,氣死我了!沒有一個明確的請求,只是表達自己的情緒。我看見你到晚上十點了還在玩,我覺得很生氣,我請求你馬上上牀睡覺。這是一個明確的請求。

請求和命令的區別。第一個,一旦人們認爲不答應我們就會受懲罰,他們就會把我們的請求看作是命令。當一個人聽到命令的時候,只能看到兩種選擇,服從或者反抗。無論是服從或者反抗,都不是積極的應對方式。我們的請求發出來之後,是希望對方是積極的,願意的參與,如果不是這種狀態的話,可能我們的關係都會越來越僵。不論如何,只要人們別人認爲我們是在強迫他們,他們就不會樂於滿足我們需要。

如果我們在過去常常指責他人,那麼我們的請求很可能就會被看作是命令。哪怕在當下,我們並沒有要求別人,別人也會看作是命令。經常受到指責的人也會傾向於將請求解讀爲命令。經常被指責的人,即使我們在當下,我們是很中立的請求,他也會理解成命令,本能的會反彈。

第二,請求沒有得到滿足時,提出請求的人如果批評和指責,那也是命令。

第三,如果想利用對方的內疚達到目的,也是一種命令。

第四,將他人的不順從看作是對我們的排斥,我們所表達的願望就越有可能被看作是命令。比如說,這將導致惡性循環,因爲一旦人們認爲我們是在強迫他們,他們就會不太滿,不太想滿足我們的願望。當別人不順從的時候,我們就認爲對方是在排斥我,這也是一種命令。第五,在對方無法滿足我們的願望時,我們是否尊重他們的感受和需要,最能體現我們提出的是命令還是需要。我們願意去體會什麼,使他們無法說是的,那麼我們提出的就是請求而非命令。當對方無法滿足我們的願望的時候,我們可以去了解對方是基於什麼考慮,沒有去落實。只是瞭解,只是溝通,讓瞭解發生,這樣也是一種面對。

第六,當我們這樣表達時,我們的請求已經成爲了對他人的要求,你應該把房間整理乾淨,他必須照我說的去做,這也是命令。

關於請求和命令的區別,讓我們隨時去關注他們的差別,以上六種現象依然是一種命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