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本文繼續品讀《論語》第十八篇“微子篇”,本篇集中地記述了孔子在出仕問題上的觀念和原則。孔子歷經挫折,終究未能在仕途上完成自己的使命,但他對學生的教育始終貫徹着他的出仕原則,在本篇也得到了充分表現。

在上文品讀了“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文中提到,孔子在路途上要問路,遇到兩位隱士,便派子路去問,不料卻遭到調侃。

子路上前客氣詢問,兩位隱士不僅沒回答問題,還反問子路說:“孔子不是無所不知嗎?爲何還要問路呢?”

後面還說:“這個天下,江水已經氾濫了,洪水已經滔天了,全天下都逃不過,而誰能改變這些呢?”

這意思是調侃孔子,不要再去推什麼仁政了,這個天下誰都改變不了。

子路無奈,回去告訴孔子兩位隱士說的話。

孔子聽後說:“鳥和獸能在一起相處嗎?鳥走鳥的道,獸走獸的道,物種不同,不可同羣,我自然也無法與飛禽走獸共處。

孔子意思是,正是因爲天下無道,他纔要不斷地努力。他要想推行仁政,讓天下太平,只能跟從政的人去打交道。如果不跟他們待在一起,怎麼改變他們呢?

兩位隱士是想告訴孔子,還不如當個隱士。


繼續下章: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

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殺雞爲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註譯:

蓧(diào):古代耘田所用的竹器。

黍:黏小米。

食:拿東西給人喫。

原文解析:

子路跟隨孔子出行,落在了後面,遇到一個老丈,用柺杖挑着除草的工具。

子路問道:“你看到我的老師了嗎?”老丈說:“你這個人四肢不勞動,五穀分不清,誰知道你的老師是什麼人?”說完,便扶着柺杖去除草。

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

老丈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殺了雞,做了小米飯給他喫,讓自己的兩個兒子出來拜見子路。

第二天,子路趕上孔子,把這件事向他作了報告。

孔子說:“這是個隱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

子路到了那裏,老丈已經走了。

子路說:“不做官是不合義理的。長幼間的關係,是不可能廢棄的;君臣間的關係,怎麼能廢棄呢?他想不玷污自身,卻忽視了君臣間的大倫理。君子出來做官,是爲了實行道義。主張不能實行,我早就知道了。”

有感解讀:

“子路從而後”,意思是子路趕路的時候掉隊了。掉隊之後遇到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家,老人家“以杖荷蓧”。

老人家拿着一根棍子,把竹器搭在肩膀上。子路問:“您見到我的老師了嗎?”

丈人說:“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手腳都不勞動,五穀分不清,這種人憑什麼做老師?

這個丈人很有可能是“農家派”。春秋時候有一派就叫“農家”,認爲人必須耕作,其他的事都沒有意義。古人幹不幹農活,一眼就能看出來——手上硬不硬,有沒有老繭,皮膚是否粗糙。

丈人罵孔子,然後“植其杖而芸”。丈人把杖放在一邊,開始下田工作。

子路被震住了,拱手站在旁邊,被人教訓得一頭冷汗。

老人家一看,子路這個態度還不錯,反正子路也找不着老師了,於是決定留子路喫飯,還專門爲子路殺了雞,做了米飯,好好地款待他。

老人家還把自己的兩個兒子叫出來,給他們介紹說,這是大名鼎鼎的子路。

子路第二天出發,找到孔子後,向孔子說了荷蓧丈人的事。

孔子說,這是高人,讓子路回去,邀請老人家過來聊一聊。孔子想跟老人家認識一下。

子路趕回去,卻沒有看到荷蓧丈人。

這時,子路說了一段話,可以想象子路對着空房子喊到:

“不仕無義”:你有能力,卻不肯出來做官,不肯爲國爲民做事,這就是不義。

“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這樣的秩序,是不能夠隨便偏廢的。如果連家裏的長幼之節都不能夠廢掉,那爲什麼要廢掉君臣之義呢?你一個人躲在這裏,心中還有國君嗎?

“欲潔其身,而亂大倫”:看起來你們是要做好人,潔身自好,但其實亂掉的是君臣大義。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君子出來做事,纔是實行大義。子路的言外之意是,你認爲我的老師“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什麼都不會做,但是我告訴你,君子做事是爲了行義,是爲了做自己該做的事。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我們很清楚,天下滔滔,道很難行,但我們一定要知其不可而爲之。君子就是做自己該做的事,行所當行。

子路的這段話中,“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說得多有氣魄!

儒家特別強調“行所當行”,做自己該做的事。別人說“你做這件事沒有用”“你做這件事,別人會反對”“你做這件事,半途會失敗”“沒人知道你做這樣的事”,這都沒關係,君子就是要“行其義也”。

做好自己認爲有意義的事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