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大德不逾閒,小德出入可也。

本文繼續品讀《論語》第十九篇“子張篇”,本篇全部是孔子學生的言論。據記載這些言談都是發生在孔子去世以後,而那些先於孔子去世的一些學生均未出現,如顏回、子路等。

上文品讀了“君子有三變”,文中先是提到,子夏論述小人之過。

子夏認爲,小人如果犯了錯誤,一定會加以掩飾。

因爲小人很狡猾,愛耍小聰明,既不害怕自欺,也敢於虛張聲勢,所以會把事情糊弄過去。

但是他沒想過,長期地欺騙自己,其實會反噬自己的內心,真正地傷害自己。

後文提到君子的修養。

子夏說,君子有三種變化。

子夏認爲,君子遠遠望去浩然一身正氣,凜然不可侵犯,令人尊重而敬畏;但靠近他,卻又感覺溫暖可親;並且君子宅心仁厚,心存忠恕,所以說起話來語氣溫和。

以上就是子夏說的“君子三變”。

繼續下章:

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爲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爲謗己也。”

原文解析:

子夏說:“君子在得到民衆的信任之後纔去役勞他們,沒有得到信任就去役勞,民衆就會認爲是在虐害他們。君子得到君主的信任之後纔去進諫,沒有得到信任就去進諫,君主就會以爲是在誹謗自己。”

有感解讀:

這裏,子夏的說話君子,不是普通有修養的那種君子,可能是一箇中產階級,或者說是一箇中層官吏、知識分子,當時稱作君子。他們對上要侍奉君主,對下要管理臣民。

“君子信而後勞其民”:要先取得百姓的信任,才能夠讓百姓去幹活。

“未信,則以爲厲己也”:如果沒有取得老百姓的信任,老百姓就會認爲自己是被強迫、被無故驅使的。

“信而後諫”:這句話是對上說的。跟領導溝通也需要信任,只有取得信任,才能夠跟他提意見,纔敢於跟他講出不同的觀點,這才叫諫。

“未信,則以爲謗己也”:如果沒有取得領導信任就給領導提意見,領導就會認爲你在誹謗他、質疑他,在說他的壞話。

子夏告訴人們,管理者應該先取得部下的信任,然後再分配給他們工作,否則他們很可能心存芥蒂,有意拖拉完不成任務。

部下對上司也一樣,如果上司不信任你,你最好還是少提意見和建議,否則你的忠言很可能被上司以爲你是在刻意反對他,毀謗他。

總之,取信於人的確很重要。


子夏曰:“大德不逾閒,小德出入可也。”

註譯:

大德、小德:指大節、小節。

閒:木欄,這裏指界限。

原文解析:

子夏說:“大節上不能超越界限,小節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有感解讀:

子夏認爲爲人處世,要分辨和掌握行爲的界線,判明這件事情是大節問題還是小節問題。

他認爲涉及大德、大原則的問題,不能越過範圍,不能違法;對小節問題,則不要過於糾纏,不要求全責備,允許有伸縮的餘地。

但是這句話有很多爭議。

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孔子對子夏的擔心在哪裏。過猶不及是子夏的特點,子夏認爲,小問題上出錯是可以接受的。

爲什麼這句話有爭議?有人覺得子夏這句話說得特別妙,認爲子夏得到了孔子的真傳,達到了“無可無不可”的境界。

但是這句話也埋下了很多的隱患,比如有人在做壞事時會引用這句話進行自我辯解,覺得自己是“小德出入可也”。

這句話也很容易引發歧義,作爲一個普通人,我們自己的修爲應該是“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

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要求不夠嚴,很有可能小錯誤越積越多,最後釀成不可挽回的大錯誤。

但我也堅持孔子的說法“君子不器”,凡事還要因事因環境而定論,該嚴格時嚴格,該鬆懈時也要留一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