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天之道,利而不害。

本內容是個人綜合了多個版本的核心觀點加以闡述,本着尊重原文爲基礎去解讀。

以簡明清晰的邏輯分析,系統性地概括書中的知識關聯,不過度推理及過度化書中內容的態度去闡述書中知識。

如有不當之處,還請讀者們多多指正。

上文品讀了“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老子提出了自己的“理想國”模式——小國寡民。

在老子的“理想國”中,沒有戰爭,人民安居樂業,不用智能,自得其樂。老子認爲,理想的國家不宜過大,人口也不宜過多,鄰國之間從生至死都不相往來。

小國寡民能不能實現呢?其實,這種社會曾在人類歷史上存在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只不過那時的社會發展水平還比較低,遠遠沒有老子所說的那麼富足罷了。

繼續第八十一章“爲而不爭”: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既以爲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爲而不爭。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真實可信的話並不華麗,華麗的話反而不可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善良的人並不善辯,善辯的人反而不善良。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識。

聖人不積,既以爲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有道的聖人不私自積藏,總是盡力幫助別人,自己反而更富有。

他盡力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擁有更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天道的規律,利於衆生而不會有害。

聖人之道,爲而不爭。

有道的聖人的行爲準則,是惠濟大衆而與世無爭。


最後這章,錘鍊得精要明白,幾乎不必翻譯,其道理可謂是人類行爲的最高準則和認知。

前面三句格言在於提示人要信實、訥言、專精。後面四句,在於勉勵人要“利民而不爭”。

信實的話,由於它的樸直,所以並不華美。華美之言,由於它的動聽,往往虛飾不實。

而善者的言論,止於理,符於實,所以不必立辭巧說善者的行爲,真誠不妄,正直不欺,所以不必自作辯解。反之曉曉巧辯的人,乃是由於言行的欠虧而求自我掩飾。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這話運用到現代學術界的情形,的確如此。現代的知識活動愈來愈專精,“一事不知,儒者之恥”的時代早已經過去了。以博學自居的人,對於任何一門學問,往往只是略知皮毛而已。所以爲學如果博雜不精,則永遠無法進入知識的門牆。

“聖人不積,既以爲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這是一種最偉大的愛的表現。佛洛姆(Erich Fromm)說:“愛是培養給與的能力。”

“爲人”“與人”便是給與能力的一種表現。“聖人”的偉大,就在於他的不斷幫助別人,而不私自佔有,這也就是“爲而不爭”的意義。

老子深深地感到世界的紛亂,起於人類的相爭一爭名、爭利、爭功…無一處不在伸展私己的意欲,無一處不在競逐爭奪,爲了消

除人類社會的糾結,乃提出“不爭”的思想。老子的“不爭”,並不是一種自我放棄,並不是消沉頹唐,他卻要人去“爲”,“爲”是順着自然的情狀去發揮人類的努力,人類努力所得來的成果,卻不必擅據爲己有。

這種貢獻他人(“爲人”“與人”“利萬物”)而不和人爭奪功名的精神,亦是一種偉大的道德行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