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阿德勒看黑塞會不會挺有趣



《荒原狼》的作者黑塞出生於德國的一個牧師家庭。他的父親是很出名的教會史學家,母親是一位法國傳教士的後裔。黑塞從小在濃厚的宗教氣氛中長大。1891年,家人送他進入神學院學習,可是內心敏感的黑塞忍受不了神學院對個性的壓抑,半年後就因爲神經衰弱離開了神學院。在這個時期他寫給母親的信中還曾透露出自殺的念頭。

此後他進過精神療養院,上過文科中學,當過機械廠學徒,還在書店和古玩店當過店員。同時,他大量閱讀歌德和席勒;狄更斯和易卜生,並開始練習寫作。1904年,黑塞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鄉愁》出版後,黑塞一舉成名,從此走上專業創作的道路。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黑塞感到非常痛苦。他認爲這場戰爭正在撕裂歐洲,破壞文明,腐蝕人心。他呼籲民衆不要陷入狂熱。但他的言論被視爲對祖國的背叛,遭到輿論猛烈的抨擊。不久,他的父親去世長子病危,婚姻也面臨危機。各種打擊讓他再次陷入精神崩潰的狀態。

黑塞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影響頗深,於是,他大量閱讀精神分析法的文獻來改善自己的心理狀況。同時他也接受了心理治療。他的醫師是榮格的學生,而榮格本人也和黑塞有長期的交往。

《荒原狼》就是這一時期的作品。

這本書受到榮格分析心理學的強烈影響。主人公哈瑞,是受過良好教育的知識分子,是有意識的自我。荒原狼衝動孤僻,是內心的陰影。赫爾米娜是哈瑞心中的女性性格,是創造力與智慧之源。莫扎特是心。而巴布羅是哈瑞想要成爲的性格。書中的不同人物形象代表着黑塞內心的不同原型。書中人物的糾葛展現的是黑塞這一時期,內心的獨白和掙扎。

黑塞晚年深愛老莊哲學,他避居於瑞士,繼續用文字追求內心的和諧。

讀完《荒原狼》後我突發奇想:如果用阿德勒心理學的一些觀點來看黑塞,會不會挺有趣。

首先,阿德勒心理學認爲,人是可以獲得幸福的。

感到不幸福往往是因爲我們把眼前的痛苦,歸咎於過去發生的事,而既然過去發生的事無法改變,所以認爲眼前的痛苦也無法改變。其實,我們並非因爲自身經歷中的刺激而痛苦,是否痛苦源自我們如何看待發生過的事。阿德勒心理學否認心理創傷,認爲我們的行動不是由過去發生的事決定的,而是爲了實現自己的目的。

從黑塞的人經歷來看,很難說他獲得了幸福。如果用弗洛伊德和榮格的觀點來分析,我們當然可以找到其痛苦的來源。但如果我們用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是否有這樣的可能:不是神學院讓黑塞精神衰弱,而是因爲黑塞想要擺脫神學院,所以產生精神衰弱的症狀。不是因爲輿論的壓力而遠走他鄉,而是通過遠走他鄉而避開輿論壓力。不是因爲喜好老莊所以隱居瑞士,而是因爲不想接受眼前的現實才投入老莊清靜無爲的懷抱。

黑塞的精神衰弱、遠走他鄉,還有老莊哲學都是他用來保護自己的手段。

其次,阿德勒心理學認爲要獲得幸福,就要做出改變。

那麼爲什麼有那麼多人希望改變的同時又爲不能改變而苦惱呢?阿德勒心理學認爲這是因爲儘管現在的生活並不讓人滿意,但如果一直保持現在的自己,那麼如何應對眼前的事情以及結果如何,都可以根據經驗對付過去。而如果選擇新的生活方式,未來難以預測,生活充滿未知,可能陷入更多的痛苦和不幸之中。

從黑塞的選擇來看。他能從神學院離開,能從德國離開,就代表他並不畏懼改變。然而他還是不幸福又是爲什麼呢?

因爲,阿德勒心理學認爲要做到改變,就要做到自我接納。所謂的自我接納不是欺騙自己,而是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問題,然後勇敢地面對。

我不認爲黑塞做到了自我接納。寫作《荒原狼》時的黑塞陷於兩種矛盾之中不可自拔,一種是現實與內心的矛盾,一種是人性和獸性的矛盾。他披堅執銳左衝右突,用一個內心原型殺死另一個內心原型。我們看得到他對和諧的期待,但卻看不到他的解脫。

晚年的黑塞喜好老莊,崇敬佛陀。但是既看不到有無相生的無,也做不到放下和捨得。

最後,阿德勒心理學認爲沒有必要尋求他人的認可,幸福也來自貢獻感。因爲人只有在能夠感覺到我對別人有用的時候才能體會到自己的價值。能擁有自己對他人有用的感覺,那麼即使被一些人討厭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黑塞避居瑞士,用沉思和文字剖析自己的內心不能說沒有價值,更不必說他讓無數讀者跨越時代產生共鳴。

但以其才智,如果沒有陷入自己內心的糾纏之中而是無畏地鍼砭時弊,是否是更好的選擇?以其影響,如果能振臂一呼讓更多的人清醒過來,是否會有不同的結果?

魯迅先生說:

“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裏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爲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爲對得起他們麼?”

“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馬爾克斯在《活着爲了講述》中,有這樣一段回憶。有一天馬爾克斯問他的外公:海的那邊是什麼。他的外公回答說:海沒有那邊。

我覺得,這真是一個絕妙的回答。

翻開《西西弗神話》,開篇就寫着:判斷人生是否值得,就是回答哲學的根本問題。但別忘了《西西弗神話》中還有一句話:推石上山,這場搏鬥本身,就足以充實一顆人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