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参加的一个特别活动

去年年初参加李参老师组织的正能量挑战,在各种感受冲击中完成了这一年的“简单任务"。当我想到这一年的不同时,这个活动让我印象很深,决定写一写。

这个活动叫做“正能量挑战赛”,到我参加的时候已经举办了10年了。新进的学员缴365元,组织者李参老师会捐给公益组织。老学员只要是完成了全年的任务就可以免费参加下一届。据说里面有一些人就是第一季一直跟到现在。

我在里面的编号是600多了,也就是说在这十年里有600多人参与了这个挑战。目前群里有不到300人吧。挑战的内容分为基础和进阶两个部分:

基础:每个月按时写月计划、总结,预期不可补,超过3次逾期就out了;

进阶:群成员会组织各种活动打卡群,读书、瑜伽、绘画、断舍离、早起,等等。规则大同小异。

听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吧,我参加完一年有不一样的体会。

首先,每个月按时写计划和总结,也不是容易事。即便是我这样一直有记录习惯的人,在那几天完成也刻意练习了一番。一开始我有质疑,为什么非要在那几天完成。写了以后才发现,一个月的计划不在3号之前完成,那这一个月又怎么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了。如果月底没有去总结,那下一个月的计划也会被拖延,一来二去,基本也就荒废了。

因此,我上了闹钟做这件事情,全部按时完成。

在规律的计划和总结中,我学会了更好地做减法,一计划一总结就会发现,一个月的时间真的很有限,加上一些家务事、外出办事以及休息,能工作的时间并不多,计划多了完不成,会给自己无形的压力。这一个举动让我能够更加聚焦。

其次,在这次活动中,没有人反复解释规则,也几乎没有人在群里问规则,改掉了我什么都直接问的毛病。一开始是因为没人问不好意思问,后来问了一次被怼回来了,说规则里都有写。不舒服的同时,我反思自己怎么没了阅读长文的耐心,养成了组织者有义务给我解释的烂毛病。

自己去读,自己对照,花时间,但时间换来了踏实安定,改掉了浮躁急躁。

最后,在这里看到了两种很不一样的人际关系模式。

我参加了两个小组,读书和绘画,每周打卡一次。

读书小组,一上来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我跟群里发自己的读书完成情况时,被群主点名说没有按要求写。我很自以为是地反驳,因为我看清楚了才模仿的。结果,上一位小伙伴就是错的,哈哈,这叫一个尴尬,当群主告诉我自己去看群规则的时候,我脸上一直是火辣辣的。心想,“啥嘛,解释一下不就完了嘛,这么没有人情味。”接下来,我就去给她发了面质。没有想到,她的回复没有安慰没有技巧,但真实也真诚,”规则写了你没有看清楚,我这么说你觉得态度不好了。“我那一刻觉得自己有点矫情,人家就事论事,我在这思绪万千的。还有个观念,总觉得群主就该热情又温柔,不是的啊,我自己做群主的时候也很希望就事论事的啊。

下半年的时候,读书小组的规则又改了一次,大家对于需要再次读规则去调整似乎有一些不舒服,有些人直接退群了,有些人留言之后退群,但这一些并没有让这个群或群主有什么讨论,大家继续,想遵守的人继续,不想的人离开。

这一年,我全额完成了。有几个周没有阅读,也就如实写没有阅读,这样的提醒对我帮助很大,竟然会一不小心就三四周不看书。我渐渐对这个群体有了很舒适的感觉。不用去迎合谁,回应谁,揣摩谁,所做的一切都对这个规则负责,对自己选择的这个规则负责。另一个群就截然相反了,是绘画群。

绘画群的群主是个超级“没底线”的状态。不完成也没有指责,每次到了交稿的时候就会自己先教来,然后在群里鼓励一下大家,到了年底的那几个月,坚持下来的小伙伴都很少了,但几个在坚持画的依然画着,没有看到丝毫抱怨。

有一次,我在四五次没有交之后真的有些愧疚,在群里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愧疚,群主说,“放轻松,别太放在心里,大家已经很难了。”那一刻,真的有被治愈。今年本来觉得自己做不到决定不参加了,但想到那一刻的治愈,又不忍心,想起自己画画时候的放松感觉,还是决定在给自己一个机会。

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团体,包括整个正能量活动群体,这一年都给了我很多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无论是哪一种方式,我都在里面感受到了真实和真诚,也很愿意继续接收一些不一样的体会。

新年打算加上每周日早上的周回顾晨会,把计划和规则再做细一些,让这些举动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大效能,让自己有更多不同层面的体验。

说个小插曲,在新年宣布规则调整的时候,群里发公告我根本没有看到。在群主反复发群公告几天之后,大家有个简短的讨论:

“群公告永远没有办法一次传达给所有人”

“文章一长,很多人就不愿意看了。长文可以筛选出一些人,挡在外面的。”

”《读库》最新一期,一篇文章158页。“

与君共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