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瓦爾寶典》:獲取獨有競爭力才能致富

依然是那句話,道理都是老生常談,書卻是常讀常新。

財富來自於認知

大家都知道,一個人難以賺到認知以外的錢。

納瓦爾所說的把自己當做產品,尋找自己所能提供的價值,以及挖掘天賦,打造專長,用判斷力賺錢、聚焦重點等等,在我看來,都牽涉到一個人對於自身的認識。而全身心投入一樣事務,持續精進,製造複利,正是一個認知積累的過程。

另外,他所強調的“修來福報”(運氣的形成),以及“靜待花開”(耐心等待成功),也是一個不斷學習,提高自身修養的過程。

然而,創立企業或買入股權對於普通人而言遙不可及,所謂最有利的槓桿——資本槓桿,也只是有錢人用來錢生錢的工具,而作者說普通人也可以利用的“複製邊際成本爲零的產品”我也不敢苟同。

因爲這些產品比如網文的大量生產是以犧牲大量時間甚至健康換來的,也只能算一種底層勞動。真正賺到錢的大神其實鳳毛麟角。此外,更不是誰都可以寫書、拍電影、寫代碼的。納瓦爾之所以能寫這本書,還能暢銷,前提是他並非某個名不經傳的阿貓阿狗。

當然,我並不是說拍短視頻,當網紅這條財路就不好,我只是想說凡事皆有門檻,看似零成本其實也是花費不菲。

判斷力的心智模型

誰都知道方向比速度重要,但不是誰都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因爲缺乏判斷力。有判斷力的聰明人不僅可以深入淺出地將所學交給他人,更可以保持清醒,獨立思考,從而擺脫自我的束縛,更好地認清這個世界。我覺得這又牽涉到認知乃至人生閱歷的積累了。

納瓦爾說,痛苦也是人生的必修課,它不僅可以助人接收世界的本來面目,也可以大大改變一個人的自我,雖然過程非常煎熬。

在談到事關判斷力的決策技巧的學習時,他還特意提到一個實用法則:“如果要提出批評意見,不要批評某個人,可以批評工作方法,或者批評某一類行爲。如果要表揚,那就找到一個榜樣,表揚這個特定的人。這樣有助於維護你身邊人的自尊心和身份感,獲得他們的支持,讓他們爲你所用,而不是與你作對。”

在決策的過程中,好的心智模型至關重要。納瓦爾說,目前他發現的最好的心智模型來自於進化論、博弈論和查理·芒格。其中芒格有成千上萬個絕佳的心智模型。

作者也會在自己的腦子裏裝滿各種各樣的心智模型,他詳細列出了一長串的清單:進化論、反推法、複雜性理論、經濟學、委託和代理問題、複利效應、基礎數學、黑天鵝、微積分、可證僞性。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人生的很多問題都可以從進化論、熱力學、信息論和複雜性理論中找到解釋和預測。”

此外,他還提醒我們,如果一件事情令你難以抉擇,比如你要和他結婚嗎?你該換個地方工作嗎?那麼答案就是否定的。他所倡導的“迎難而上”,短期快樂和長期回報的衝突,讓我想起了多巴胺和內啡肽的區別。多巴胺只能給予短期的快樂,只有內啡肽才能帶來突破自我後長久的幸福感。在類似的暢銷書中,這一點也常被提到。

第二章的最後,納瓦爾點睛一般地提到,建立新的心智模型最有效的方法是“海量閱讀”,爲此他建議了多種閱讀法則,包括對真正的好書多次重讀,不讀暢銷書,只讀原著和經典,將每天閱讀變爲習慣,只挑感興趣的讀,教學相長等。他還在書後列出了長長的圖書清單,涵蓋多個領域,可以看出他的閱讀興趣十分廣泛。

雖然作者也把自己的書繞進了“僞科學暢銷書”的坑,不過看在他這麼坦誠的份上,你完全可以給他個面子,只略讀或者讀書評就夠了。

幸福是一個人的事

納瓦爾說他學會如何賺錢之後,就不再關心錢,只想活在當下,卻並不想無休止地追求更多享樂。這很符合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由於更加註重過程,他的工作已經像打遊戲一般輕鬆和享受,或者說他已經變得佛繫了。

他說,無論是降低生活標準還是拼命掙錢,一旦擺脫了金錢問題的困擾,就可以退休了。說實話,像他這樣實現了財富自由的人,說出這種話來多少有站着說話不腰疼的嫌疑。努力賺錢和自由一直是矛盾的,很難有人可以做到兩者的平衡,雖然目前自降生活標準的我還算比較認同。自由對於我個人來說,也是幸福感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看了納瓦爾對於幸福的定義,就會發現他在這方面深受老子的影響。他甚至還直接提到了《道德經》的思想。的確,幸福就是沒有缺憾感,知足常樂,努力活在當下,而不是患得患失,瞻前顧後。幸福是一種平和的心態,是一種主觀感受。如果能懂得短暫人生的時間寶貴,做到聖人般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能隨時隨品嚐到幸福的滋味。

除了內心的開悟,幸福也可以通過改變習慣來達成:“首先,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其次,知道該怎麼做;再次,把規劃告訴朋友,讓一致性偏見發揮作用;最後,嚴格自律,知行合一,進行自我重塑,直至蛻變成全新的自己。”其實前面兩步是個人的反思,後面兩步的行動,尤其是最後一步,我認爲纔是最難的。

大多數人都做不到完全的自律,但可以有意識地去改善,比如減少慾望,減少目標,從而更加專注。就像納瓦爾說的,看屏幕的時間越長,你會越覺得不幸福;幸福指數的高低取決於你履行責任的時長,而不是享樂的時長。

但是內心的強大才是幸福感的源泉。接受事情無法改變的終極境界是坦然接受死亡。而知道了生命轉瞬即逝,更該好好享受生命。納瓦爾號召大家“對社會做一些積極的貢獻。向世界主動釋放和傳播愛。給他人帶來快樂和幸福。讓生活多一些笑聲。珍視眼前的每個瞬間。承擔使命,盡職盡責,不枉此生。”這種崇高的生死觀再次對我起到了振聾發聵的作用。

解放自我,心靈自由

現代社會的人類,已經逐漸背離了自然規律,形成了病態的生活方式。就連古人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能做到的人也幾乎鳳毛麟角了。

當你發現需要關愛自我時,可以這樣去實施:注意飲食,多喫蔬菜,避免糖與脂肪的結合體,避免過度加工的食物;堅持運動,例如晨練、邊走邊開會,把健康放在優先位置。總之,用短期的犧牲換取長期的好處,這樣做你就不會輕易生病,生活只會變得越來越容易。

不過,只是堅持自我、呵護自我還不夠,你還需要改變自我,重塑自我。有了想法就立刻去做,但要對結果抱有耐心。靈感轉瞬即逝——我個人在寫作上也有這種體會。趁着有想法和熱情的時候就去寫,否則輕易就會忘記想寫的話,或者失去再寫的慾望和動力。

作者的這些提醒和叮囑,有助於我們實現自我成長,解放自我,從情緒中走出來,實現財務和心靈上的自由。

宗教教義與科學的融合

本書的哲學部分很有意思。

關於生命的意義,納瓦爾給出了三種答案。第一種是:這是個私人問題,每個人都必須找到自己獨有的生命的意義。第二種是:生命本就沒有意義。第三種最有意思:“作爲生命系統,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推動宇宙加速達到熱寂。創作藝術、研究數學、組建家庭、發明計算機、創建文明等等——所有這些更復雜的系統都在使宇宙加速達到熱寂。你正在把我們推向‘萬物一體’的終極境界。”

他把自己的人生哲學稱爲“理性佛教”——一方面是進化論,解釋了關於人類的諸多現實問題;一方面是古老的佛教,有關於個人內心狀態的精神哲學。

最後,納瓦爾總結道,因爲我們唯一擁有的就是當下,所以行動也應及時。所以,看完書,該幹什麼就去幹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