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學做人2·23|十世可知也

孔子認爲,歷史是文化傳承和積累的結果,只要堅定文化傳承的理念,歷史總是有規律可循的。

古時把30年作爲一世。因,因襲、沿用、繼承的意思。損益,減少和增加。

孔子認爲,歷史的發展總是有其規律的,只要思想文化制度等能夠傳承、延續下去,那麼歷史的大方向也就不會有大的變化,三百年後會是什麼樣子,也是可知的。當然,後來的朝代也會根據其時代的變化,根據其自身的特點,作一些改變。前代一些不適宜的,會廢除;當代一些新的舉措,會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也就是“損”“益”。

思想文化特別是制度的傳承,在沒有文字的時代,只能靠人們的語言、生活習慣等的延續來反映。即使在現代,由於一些少數民族沒有文字,其歷史只能通過一些專業人才通過口述史詩等方式“口口相傳”而傳承下來;其他的文化,則通過服飾、飲食、生產工具等方式傳承。有了文字以後,則可以通過史料的記載來傳承。

但是,也存在着歷史資料滅失等問題,以至於對古代思想文化的印證出現不足或者斷檔。比如,孔子說過:“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論語·八佾》3·9)徵,是證明、證實的意思。文獻,是兩個概念。文,指歷史典籍;獻,指賢人,保留在故老先賢記憶裏的歷史(朱熹《四書集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