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讀記|第1章 宇宙從哪裏來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門。

人類生於天地之間,開始大概是和虎、狼等動物一樣,除了爲生存而爭食、避害外,沒有別的想法。當有一天人類學會了蓄殖、耕種,建立組織開始自我管理,卻引來了人類更大的災難,也就是族羣內部更加兇狠的爭鬥和族羣外部更加殘酷的戰爭。

於是有人(在第二章裏他們就自稱“聖人”啦)開始了更加深入地思考,並幻想着回到過去只爲喫食考慮而不用考慮人與人、族羣與族羣之間的關係的年代。他們幻想着那是一個人與人不爭鬥、和平相處的時代。但他們忘記了,即使是虎狼,也要爲喫食而互相撕裂。

但能思考,畢竟是人類的進步。

他們似乎想追問宇宙的源頭和人類的源頭。

什麼是宇宙?古人說:“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宇宙是一個時間和空間的概念。那麼宇宙的源頭是什麼樣的呢?應該是混沌一片的吧?但是,從混沌一片到現在的人類開始爭鬥,總是會有一定的痕跡可尋的吧?總是會有一條進化、發展的時間道路吧?就叫它“道”吧。“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爲之名曰大。”(第25章)但是,“道”這個東西還真不能說,如果說出來了,就不是最原始的那個“道”了。

聖人們認爲,學會思考以前,人類所能看到或看不到的東西都是沒有名字或者叫法的,是人類給它們起了個名字,叫天,叫地,叫宇宙,叫老虎,叫豺狼。這就跟“時間”一樣,時間是人類設定的,宇宙本沒有時間的概念,也沒有時間的存在。所以,天地之始,是“無名”的。有了人,人學會了思考,於是給它們起了“名”。萬物本存在,有“名”,萬物便成了有名字的萬物。這也可以說叫萬物之始。“天下有始,以爲天下母”(第52章)。

但是,對於聖人來說,他們認爲不要去想有“道”或“名”存在,不管是“有”還是“無”,你就靜靜地看這個宇宙發展就好了,你可以去細細體會其中的“妙”。但是,你也可以去想那些“道”和“名”,你就靜靜地看着它們怎麼發展下去。

“道”和“名”,“有”和“無”,實際上是同一個東西,只不過人們給它們起了不同的“名字”而已,可以說都是那個原始的、深不可知的“黑洞洞”,那叫“玄”。深不可知的黑洞洞,纔是妙的開始。一切妙,都是從那個不可知開始的。

宇宙的開始,就是無,就是空。宇宙是憑空而來的,無中生有的。

認知水平高的人,總是能跳出自己看自己,跳出世界看世界,跳出宇宙看宇宙。老子(或者說寫這本《道德經》的人)是,釋迦牟尼是,孔子是。在釋迦牟尼看來,宇宙的廣大,只能用三千大千世界(無數)來描述,人不過是塵中之塵。孔子教弟子,只教人道,沒教天道。孔子的弟子端木賜(子貢)曾經埋怨孔子:“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論語·公冶長》)另一個弟子仲由(子路)問事鬼神,孔子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問死,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而人類終究還是凡人多,絕大多數人是連自己都認不清楚的,更不要說跳出自己、跳出世界和宇宙來思考問題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