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溫徐知誥父子怎麼在楊吳陣營取而代之成爲最後贏家?

 

徐溫徐知誥父子怎麼在楊吳陣營取而代之成爲最後贏家?


       文   和運超


      接替楊行密的兒子楊渥,起初被父親任命爲宣州觀察使,在外任職。就在楊行密患病身體感覺不行時,派使者前往宣州召回楊渥。唐哀帝天祐二年十月(905),楊渥到達廣陵,受命爲淮南留後。十一月二十六日,楊行密去世,將佐們共同請求宣諭使李儼承製任命楊渥爲淮南節度使、東南諸道行營都統,兼侍中、弘農郡王。天祐四年正月,楊渥奪取江西以後,很快變得驕橫奢侈,對一些態度不夠尊敬,對他頻頻出言規勸的臣下,每每就下狠手除掉,讓人感到灰心失望。

比如楊渥看不慣節度判官周隱,隨口認爲他出賣自己就將其殺掉。還有投奔歸順的趙匡凝,就因爲在舉行宴會上仗着是老人,以長輩口氣勸說楊渥少喫青梅,楊渥感覺他不夠尊敬,就將其遷往海陵(趙匡凝一事也可能有當時淮南親貴對來投的趙匡凝故意排擠,所以楊渥並沒有殺他,反而是後來徐溫動手),各路屬下將佐都感不安。

最出名的就是激走了大將王茂章。因早年楊渥一度想吞掉王茂章的手下沒有成功而結怨,楊渥繼位以後存心報復,天祐三年正月,下令讓馬步軍都指揮使李簡攻打宣州。王茂章顧全實力,也不願糾纏,索性就躲開吳軍,投奔了吳越王錢鏐,後來改名王景仁。因爲朱溫素來仰慕王茂章大名,讓錢鏐將其獻給了後梁。


      楊渥似乎十分奢侈頑劣,經常舉行夜宴,還喜歡狩獵打球,左、右牙指揮使張顥、徐溫經常哭着勸諫,楊渥每每勃然大怒:“你們認爲我沒有才能,爲什麼不殺死我自己當節度使!”張顥、徐溫感到非常懼怕,久而久之的確對楊渥產生了怨恨。

因爲楊渥行事很任性,比如挑選一批壯士號稱“東院馬軍”,作爲自己的親隨,以範遇等率領,實際是想擺脫張顥、徐溫對他的影響。還隨意安置自己的親信爲將領官吏,任命的人員往往仗勢專橫,欺凌原來的功臣舊人。一段時間下來,張顥、徐溫早已看出楊渥遲早會對付他們,所以就暗中謀劃換掉楊渥。

楊渥之父楊行密在世的時候,本來安排有數千名親軍駐紮在節度使所居的牙城之內,但隨着楊渥的玩樂喜好,嫌佔據地方太礙事,就把他們遷出在城外駐紮,把親軍本來的營地改作爲騎射、馬球等娛樂場地,張顥、徐溫因此沒有忌憚了。楊渥原來的藩邸在宣州,來廣陵繼位的時候,還曾留下指揮使朱思勍、範思從、陳璠統領有親兵三千餘人。楊渥繼位後,組建東院馬軍,也將陳璠等召回廣陵作爲將領。

張顥、徐溫設計讓朱思勍、範思從等將領跟隨秦裴攻打江西,然後防守洪州,不久又誣陷三將意圖不軌,派別將陳祐前去解決他們。陳祐從偏僻小路祕密出發,六天到達洪州,穿着平民衣服、懷揣短兵器進入秦裴帳中。秦裴非常驚訝,陳祐告訴他緣故,於是召朱思勍、範思從等人入帳飲酒,陳祐數說朱思勍等的罪狀,把他逮捕斬首。楊渥很快聽說親信將領在外被殺,雙方的矛盾已經公開,也想要除掉張顥和徐溫。

天祐四年(907)正月初九日,楊渥早晨在王府處理事務,張顥、徐溫率領二百牙兵手執刀劍直入庭中,楊渥內心既有一些驚訝,但表現地極爲冷靜,說:“你們真的要殺我?”張顥、徐溫也很機敏,回答說:“不敢這樣做,只想殺您左右的人罷了!”於是將楊渥身邊親信十餘人的罪狀公佈,拖下去打死。諸將中不與張顥、徐溫同心的,都逐漸被處死,於是所有事務全歸二人。

楊渥心中自然憤憤不平,張顥、徐溫也想進一步除掉楊渥。《資治通鑑》記載,這一年五月初,由張顥派將領紀祥等闖入楊渥在揚州的寢宮動手。楊渥當時還想收買他,說:“你們如果能反正去殺掉徐溫、張顥,我就封你們爲刺史。”衆手下都心動,只有紀祥不答應,掄刀砍中楊渥倒地。紀祥還用繩索將楊渥勒死,對外宣稱暴病而死,時年二十三歲。弟弟楊溥稱帝后追諡楊渥,廟號烈宗,安葬於紹陵。

      徐溫、張顥除掉楊渥後,準備擁立楊行密的次子楊隆演繼位,這件事看起來順理成章,可實際並不順利。

說起來徐、張二人算是地位尊崇的左膀右臂,之前由於楊渥繼位後想要獨立辦事,不信任二人,不想受其擺佈,所以才走到聯手與楊渥翻臉的地步。據說兩人商量事成後劃分吳地,再向後梁稱臣。可等事情成功後,張顥卻想反悔,打算自己做主。徐溫當然不爽,可一時又有所忌諱,就詢問門客嚴可求。嚴可求說:“張顥剛愎自用,但對成就大事愚昧無知。”隨後,張顥主持議事要推選吳王,在府中排列劍戟,將領們進他府上,自大將朱瑾以下都留下衛士然後入內。張顥問諸將誰應當繼立,問了三次,諸將不敢回答。

嚴可求代表徐溫上前祕密稟告:“現在四境多事,非你不可,但恐怕行動太快。況且目前外有劉威、陶雅、李簡、李遇都是先王時的一等人物,雖自立,不知這些人能否誠心侍奉?不如輔立幼主,時間久了,等待他們心服,然後就可自立。”張顥雖然不大樂意,但也不能輕率否認嚴可求的說法。於是嚴可求出來寫一個告諭放在袖內,率領將領們入內祝賀,將領們不知幹什麼。等拿出宣讀,說是楊渥之母史氏的告諭,說楊氏創業艱難,即位的吳王不幸死去,按次序楊隆演應當立,諭告將領們應妥善侍奉楊氏。張顥見衆將無不感動而泣,終於不能有所作爲,於是楊隆演得以繼立爲吳王。

      楊隆演本名楊瀛,因登位而改名,當時年僅十一歲,爲了得到攬事職權,張顥與徐溫之間開始產生爭鬥,張顥想要撇開徐溫,就勸楊隆演派其出任潤州。嚴可求對徐溫說:“現在捨棄衙兵而出外郡,禍患到了。”徐溫憂慮此事,嚴可求於是幫忙勸說張顥:“你與徐溫同受顧託,議論的人說你侵奪徐溫的衙兵,這是要準備在外面除掉徐溫,是這樣嗎?”張顥說:“事情已經發生了,怎麼能停止呢?”嚴可求說:“這很容易。”

次日,嚴可求跟從張顥與將領們拜訪徐溫,嚴可求故意嚴詞責備徐溫說:“古人不忘一頓飯的恩德,何況你是楊氏三世的將領,現在幼王剛立,多事之時,你是請求去外面以求苟安嗎?”徐溫也假裝感謝說:“既然你們挽留,我也不願去了。”當時行軍副使李承嗣與張顥關係親密,覺察到嚴可求頗有維護徐溫的意思,私下就勸張顥派門客在夜裏去刺殺嚴可求,門客沒能成功。隨後,嚴可求到徐溫附上謀劃除掉張顥,暗中派鍾章挑選壯士三十人,在衙堂中設伏殺掉張顥,趁機將之前殺害楊渥的罪名就推給了張顥。由此,徐溫開始掌握楊吳的一切事務,年紀還小的楊隆演就逐漸成爲了傀儡。

      天祐八年(911),徐溫領升州刺史,在金陵訓練水軍。宣州的李遇自楊行密還在時即爲大將,憤恨徐溫如今成爲楊吳勢力的第一人,就對身邊人發牢騷:“徐溫是什麼人,我還不知道?這麼快就到如此地步。”徐溫聽到傳言很生氣,派柴再用以兵護送王壇替代李遇。李遇當然有疑心,拒不從命,柴再用以兵圍困宣州,楊隆演派客將何蕘勸說李遇歸順。何蕘很直白地道:“你如果想起兵,可以殺我讓大家知道,如果本來無心,爲什麼不隨我出去呢?”李遇表明沒有反抗之意,於是隨何蕘出城,徐溫令柴再用等他出來伺機殺掉,並滅掉李遇滿門。

      次年九月,徐溫率文武官員勸楊隆演進位太師、中書令、吳王。徐溫爲行軍司馬、鎮海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陳章攻取楚地嶽州,俘獲刺史苑玖。不久,越軍攻常州,徐溫帶兵在無錫將其擊退。後梁派大將王茂章攻壽春,也被徐溫在霍丘擊敗。天祐十二年,吳王加封徐溫齊國公、兩浙都招討使,鎮領潤州,留下兒子徐知訓爲行軍副使處理輔佐楊隆演,徐溫還留下心腹嚴可求幫忙,但重大事務需要報知徐溫決斷。

      天祐十三年(916),宿衛將李球、馬謙挾持楊隆演登樓,發動庫兵在門橋列陣準備誅殺徐知訓。徐知訓與之交戰,預感不敵,想要趁機逃離,嚴可求勸阻:“軍城有變公先棄衆自去,衆將何依!”當時平盧軍節度使、諸將副都統朱瑾趕來營救,單騎前往察看對方的陣勢,說:“此不足以成事。”於是回頭一揮,外面士兵爭相湧進,於是殺李球、馬謙,亂兵潰散。


      本來朱瑾和徐知訓因此關係親密,徐知訓多次向朱瑾請教兵法(此事起初見於陳彭年《江南別錄》,後被寫入《十國春秋》),結果看上了朱瑾的一個家妓(也有說是名馬,可能兩者都有),想要佔有,朱瑾爲了討好徐家,忍氣吞聲。

到天祐十五年(918),徐知訓還是忌憚朱瑾,要外放去泗州,單獨另設靜淮軍,朱瑾不滿徐知訓的安排,就決心鋌而走險。《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寫徐知訓先爲朱瑾踐行,然後朱瑾第二次回請,故意表示要贈送好馬和家妓,徐知訓沒有防備,被請到朱瑾府邸中堂,在夫人陶氏出來拜見時,朱瑾順手用笏打倒徐知訓,埋伏的軍士衝出將徐知訓殺掉(《資治通鑑》的史料來自《九國志》)。

隨後,朱瑾帶着徐知訓首級入王府告知楊隆演,吳王嚇得不知所措,表示此事是朱瑾一人所爲,他什麼都不知道。朱瑾氣得大叫:“婢子不足以成大事!”當時守衛王府的子城使翟虔是徐溫的鐵桿親信,聞知消息關閉大門,領軍圍捕朱瑾,朱瑾從僻靜處翻牆逃跑,摔傷腿,外面搜捕的衛兵發現,朱瑾哀嘆:“吾爲萬人除害,而以一身死之。”然後自刎,年五十二歲。

當時在潤州的徐知誥(李昪)聞變,率兵進入廣陵,殺朱瑾家人和宣諭使李儼等平息動盪。徐溫知道以後,將朱瑾屍體沉入雷塘(揚州城北的一處名勝,與舊江都毗鄰,當年隋煬帝也葬在此處),徐溫到廣陵從徐知誥和嚴可求那裏瞭解到詳細情況,才知道因楊隆演年輕,爲人懦弱,而徐知訓依仗父親威勢,每每凌辱。曾經在樓上飲酒,令優人高貴卿上酒,徐知訓爲參軍,楊隆演穿着破舊的衣服,披散着髮髻作爲蒼鶻。徐知訓趁着酒性在坐席上叫罵羞辱楊隆演,左右挾楊隆演起席離去,徐知訓耍酒瘋殺吳王身邊官吏一人才停止,左右都震驚側目。

此外瞭解到朱瑾如何被徐知訓逼迫,走到抗爭的一幕,徐溫命人從雷塘打撈起朱瑾屍體,在附近隆重安葬。

       泰寧軍節度使米志誠與朱瑾關係不錯(泰寧軍本來是朱瑾的職務),且聲名相當。此次聽說朱瑾在廣陵殺徐知訓,米志誠率家兵到廣陵問朱瑾在哪兒,聽說已死,又領軍回去。米志誠是當年李克用派李承嗣、李儼等帶五千精銳騎兵救援朱瑾的大將之一,一向以勇猛著稱。尤其他和從秦宗衡手下歸順楊行密的另一沙陀大將安仁義都精通弓箭射術(甚至還包括另一淮南大將劉信),兩人也互相不服。所以,安仁義在潤州響應田頵起兵反抗時,正是米志誠與王茂章將其擒獲。

由於米志誠與朱瑾有舊,徐溫有些懷疑米志誠當時急匆匆趕到廣陵是爲了幫助朱瑾,就打算派人殺米志誠。嚴可求害怕大軍明攻打草驚蛇,不一定能成功,就派人假裝報告湖南一帶取得戰事勝利,召各方衆將一起慶賀,擒殺米志誠。而此時另一淮南以射箭聞名的大將劉信也領軍攻克虔州(位於今江西),俘虜刺史譚全播而歸。

譚全播據說是唐僖宗時期的進士,在義軍洶湧的時候,與同鄉好友盧光稠一起帶領一批鄉民守護撫州、虔州一帶。當時盧光稠、譚全播的人馬一度趁嶺南不定,拓展到韶州、潮州等地,但後來位於嶺南的劉巖將盧光稠的弟弟盧光睦擊退。隨後只有固守虔州、韶州一帶,盧光稠死後,其子盧延昌爲留後,沒多久遇害,當地百姓請求譚全播主事,此後七年間,虔州一帶都非常平靜,直到楊吳大軍此次來襲。

本來第一次領軍的是王祺,來勢洶洶,但譚全播領軍有方,吳軍無法攻克,還就此拖累王祺病死。然後吳軍換成劉信,譚全播趁着吳軍換人之際,派人向吳越王錢鏐和楚王馬殷求救,錢鏐派錢傳球攻信州,馬殷派張可求進發古亭。劉信乃淮南名將,派手下張宣一舉擊退張可求,楚軍慌忙退卻。錢傳球攻信州不利,但劉信主攻虔州也十分喫力,一度也打算退軍。

但徐溫不肯放棄,讓劉信堅持,爲此還派劉信之子劉英彥,牙內指揮使朱景瑜帶兵三千前去支援。這種情況下,名爲支援卻區區三千人,加上由兒子領軍實際表示一種信任和鼓勵,同時也有監督之意。劉信無奈,從這一年九月再發動圍攻,一直到十一月終於攻下虔州,擒獲譚全播送往廣陵,當時譚全播已經八十五歲,沒多久就病故。

      天祐十六年(919)四月,徐溫進奉玉冊、寶綬尊楊隆演爲吳王, 建立宗廟社稷制度,並改元爲武義元年,追尊父親楊行密爲孝武王,廟號太祖,哥哥楊渥爲景王,廟號烈祖,其他文臣武將依次進位,楊家一些宗室都封爲郡公。

      由於徐溫的長子徐知訓已死,身邊以養子徐知誥最爲得力,就派去守潤州。據說嚴可求曾對徐溫提醒說:“二郎君不是徐氏之子,但禮賢下士,很得人心,如不除掉他,恐怕成爲後患。”徐溫沒有聽從。等到徐知誥能夠主事時,就聽說過嚴可求的祕密進言,徐知誥就讓嚴可求外放楚州,嚴可求爲了保全自己,就到金陵求見徐溫說:“唐朝覆滅至今已十二年,而吳還不改換天祐年號,可以說是不揹負唐朝。但吳征討四方,建立基業的原因,常以興復唐朝爲託辭。現在聽說河上的戰事,後梁軍屢次不利,如果李氏復興,我們能屈節嗎?應該在這時先建基以自立。”徐溫非常贊同,就留下嚴可求,準備逼迫楊隆演僭號。

楊隆演在位時期,大事完全掌握在徐氏手中,經常鬱鬱不樂,酣飲解悶,身體時常臥牀生病。武義二年五月下旬楊隆演去世,年僅二十四歲,其弟楊溥繼立,尊楊隆演廟號高祖,諡宣帝(《舊五代史》作惠帝),葬於肅陵。

      楊溥是楊行密的第四子,也是楊渥和楊隆演的異母弟,母親王氏。在楊隆演稱吳王時,封楊溥爲丹陽郡公。如果按照排行順序,楊隆演去世後,本該是排行第三的廬江公楊濛即位,但徐溫不想立年齡偏大的君主,於是改立楊溥。正式建吳後,改升州大都督府爲金陵府,改年號爲順義,赦免境內,同年十一月在南郊祭天。徐溫被楊溥拜爲太師,而嚴可求爲右僕射。

      順義三年(923),後唐莊宗李存勖滅後梁。楊溥派司農卿盧蘋出使後唐,嚴可求祕密條陳數事授給盧蘋而行。盧蘋到洛陽覲見後唐莊宗時,對答都如嚴可求所密授,令李存勖非常滿意。一年後,後唐派諫議大夫薛昭文出使福州,向南吳借道江西,南吳大將劉信出城慰勞,問起薛昭文說:“唐天子李存勖聽說過我沒有?”薛昭文說:“天子新近佔有河南,還不熟悉你。”劉信說:“漢有韓信,吳有劉信,你回去後,告訴你們天子,望能來吳較量騎射。”當即酌一大杯酒,指百步之外的牙旗釵頭說:“一射而中,希望以此杯酒爲你祝壽,否則我也自罰而飲。”說完,箭已穿過釵頭,表現出非凡的射術。

南吳自從後唐莊宗李存勖消滅後梁以來,幾年間與後唐使者往來不斷。到乾貞二年(928)二月,吳王使者出使後唐,樞密使安重誨認爲楊溥敢與朝廷抗禮,於是也派出使者去暗中窺視,並拒不接受召見南吳使者,從此南吳和後唐沒有往來關係。

      在此之前的順義七年(927),徐溫本來曾領衆大臣勸進,楊溥作爲遵從傳統表示拒絕,沒多久徐溫就病死。在這一年冬的十一月,楊溥在文明殿登位,追尊父親楊行密、兩個哥哥楊渥、楊隆演,並尊母太妃王氏爲太后。以徐溫養子徐知誥(即李昪)爲太尉兼侍中,拜徐溫的親生次子徐知詢爲大將軍、金陵尹,治理徐溫的舊鎮。

年底十二月,楊溥封哥哥廬江公楊濛爲常山王、弟弟鄱陽公楊澈爲平原王、兄子南昌公楊珙爲建安王。隨後,楊溥再封兒子楊璉爲江都王、楊璘爲江夏王、楊璆爲宜春王,封兄長楊隆演的兒子廬陵公楊玢爲南陽王。

     乾貞二年(928)六月,荊南高季興前來歸附,南吳封高季興爲秦王。幾個月後,高季興在白田打敗楚軍,俘獲進獻將吏三十四人。乾貞三年,金陵尹徐知詢來朝,徐知誥誣他意圖不軌,留下不派走,任爲左統軍,殺其客將周廷望。再以徐溫的第六子徐知諤爲金陵尹。

不久,楊溥加一通尊號,大赦境內,改年號爲大和,以徐知誥爲中書令。大和二年(930),楊溥立其子江都王楊璉爲太子,再以徐知誥爲金陵尹,以其子徐景通爲司徒(就是後來的南唐中主李璟,後主李煜的父親),以及左僕射王令謀、右僕射宋齊丘都爲平章事。


之前的金陵尹徐知諤繼續代理一些職務,基本屬於擺設。徐知諤在歷史上出名的是虔心修道,雖然南唐建立後,因爲和徐知誥的關係還算好,不僅封王,還曾負責南下閩地平定盜匪等事務,但奇怪的是,他和哥哥徐知證卻是閩地後來相傳得道昇仙的二徐真人,實際二王對閩地並無多少實際功勳。

甚至有後人考證,二徐生平事蹟模糊,連領軍入閩的事情都可能是虛構。但從宋代到明代,當地出現許多祭拜二徐的廟觀,北宋馬令和南宋陸游相繼撰寫《南唐書》都提及關於二徐在閩地受百姓推崇的傳聞。尤其到明朱棣居然一連四次加封二徐真人,堪稱一個奇蹟。

大和四年(932),徐知誥進封爲東海王。隨後,廢臨川王楊濛爲歷陽公,徐知誥開始謀劃削弱楊家勢力,派親信王宏率兵防守。再拜王令謀爲司徒,宋齊丘爲司空。徐知誥召徐景通還金陵,任鎮海軍節度副使,以其子徐景遷爲太保、同平章事,與王令謀等人負責主事。

     一年後,改年號爲天祚,徐知誥恢復自己的本姓李氏,進位太師、天下兵馬大元帥,尊齊王(推測之前是東海郡王,與過去的齊地多少有一些瓜葛,但實際楊吳和南唐都不曾涉及真正的北方齊地)。這時,像徐知詢就被除掉,《資治通鑑》特意寫在一次飲宴中,徐知詢與徐知誥飲酒談笑,當時有伶人申漸高逗樂,搶過徐知詢的酒喝下毒發身亡,徐知詢膽色劇裂,自此很快幽禁而死。

但陸游的《南唐書》所寫喝酒毒害其實是楊吳老將周本,實際周本後來是死於南唐建立之後,他對李昪的僭越奪位有一些埋怨,也對楊氏有一些愧恨心理,死時七十七歲。

天祚三年(937),李昪設置左右丞相以下官職,以金陵爲西都,廣陵爲東都。同年十月,楊溥派江夏王楊琳奉冊禪位給齊王李昪,南吳就此滅亡。李昪爲楊溥上尊號爲讓皇帝,將其遷居潤州,修建丹陽宮讓他居住,楊溥從此身穿道服,學辟穀食氣的方術。不過次年十二月,楊溥在丹陽宮幽禁而死,年三十八歲。

南唐升元六年(942),李昪將剩餘楊氏子孫統統遷到海陵。《新五代史》記載,吳人稱他們劃定居住的地方爲永寧宮,有兵嚴守,阻絕外人進入,楊氏男女在宮內自爲匹配,十分可憐。後周顯德三年(956),周世宗柴榮大軍征伐淮南,下詔準備解救和安撫楊氏子孫,《舊五代史》稱南唐李璟聽到消息後擔心楊氏後人生事,派人將這批剩餘的楊氏子孫殺害。《新五代史》稱周軍先鋒都部署劉重進得到楊氏的玉硯、馬腦碗、翡翠瓶上獻,但也稱報楊氏已經絕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