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們心裏詩的琴絃響起來”《給教師的建議》第56條

“人之初,性本善”這是《三字經》裏面的一句話。意思是說人剛生下來的時候本質都是善良的。由於後天環境的影響,導致出現了人性的變化。有的人繼續善良,有的人自私狹隘,有的人孤僻冷漠。《給教師的建議》第56條裏說兒童小學一年級入學時,都是一張白紙,大家的起點都差不多。但越到高年級,兒童的成績差別越大,有的甚至進入了學困生的行列了。這是怎麼回事?

蘇霍姆林斯基認爲, 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是:學校對學生沒有進行足夠的智力訓練,學生只是長時間地重複着別人的思想,他們只做知識的搬運工,把知識進行識記、保持、再現,這樣下去,學到的知識越多,只是儲存在頭腦裏,成了不能運轉的“貨物”,需要的時候卻拿不出來,變成了死的知識。

這種現象估計許多老師都經歷過,上課時,老師拼命把知識灌輸給學生,巴不得讓他們多裝一點知識,學生麻木地接受知識,在課堂上好像聽懂了,但回到家裏一寫作業,很多題又不會做,學過的一些概念和定義不能運用,轉化不了,學生在學的過程中只是單純地聽,沒有進行實踐,概念中的一些困惑還不能理解,也就是知識的交集點出現了疑惑。

蘇老師說,不要讓兒童重複別人的思想,要讓兒童創造自己的思想。要達到這種境界,思維課是很有必要的。如何上思維課呢?就是帶領他們到大自然去,孩子們的“課本”就是周圍的世界,就是太陽、樹林、河岸、花朵、雲彩和各種顏色,自然界的各種各樣的複雜的音樂。上思維課可不是漫無目的的,蘇老師的思維課都有一個鮮明的主題,如自然界的生物和非生物,水裏和陸地上的生命,自然界春天的甦醒,天空的雲雀等,孩子們帶着問題去觀察、思考,瞭解各種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這種在大自然裏親身體驗的結果,是任何書本和任何課程都無法給予的。孩子們不僅是用智慧,而且是用整個心靈來感知這個世界的。孩子們思維的火花被點燃了,心裏的詩的琴絃響起來了。

這種思維課確實非常好,現在的孩子基於安全的考慮,哪裏都不能去,每天只能呆在40平的教室裏讀啊寫啊,很多學校爲了升學率,把學生當成知識的容器。學生成了知識的搬運工,享受不到學習帶來的樂趣,他們的思想已經呆滯了。校園裏有樹木、植物、花草,還有各種昆蟲,這些都是絕好的課程,把孩子們帶到校園裏去觀察,去發現,去感知,去表達 ,他們那幼小的心靈會煥發出不一樣的光彩。他們的創造力、思維力都會被激發。觀察後來寫觀後感,效果肯定比在教室裏說教的效果強得多。

學生的精神生活和智力發展應該建立在三根支柱上,即鮮明的思想,生動的詞語和兒童的創造精神。朱永新教授說過,我們要培養熱愛生活,富有理想,朝氣蓬勃,敢於創新,善於思考,有豐富的精神生活的新時代的學生。我想,教育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