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50:凡夫與聖賢之別

《中庸》50:凡夫與聖賢之別

唯天下至誠,爲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天下只有誠其意到至高境界的人,才能創制天下的大法常規,樹立天下的根本,明瞭天地化育萬物的道理。這樣的人怎麼會有所偏倚呢?他仁心誠摯,思慮如潭水般幽深,美德像昊天一樣廣袤。不是真正聰明睿智而通達天賦美德的人,誰又能真正瞭解他呢?

如果追着“至聖”“至誠”這一類的名詞去理解《中庸》,恐怕只能達到當年孔子評價子路鼓瑟的境界——“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中庸》窮盡文字之華美,描述“至聖”“至誠”的高妙,不是要在凡夫和聖賢之間豎起一道不可逾越的高牆,恰恰是試圖通過放大兩者之間的差別,讓“我欲仁,斯仁至矣”成爲現實,使“人人皆可爲聖賢”成爲現實。

凡夫與聖賢之間的差別到底在哪裏?

一、經綸天下之大經

創制天下大法常規這件事很顯然不是一般人能做得了的。至少好自用的愚者、好自專的賤者做不了——“雖有其位,苟無其德”或者“雖有其德,苟無其位”都是“不敢作禮樂”的,也就是不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的。

換言之,凡夫要想成爲經綸天下之大經的聖賢,至少要有一個克服自用之愚、自專之賤,提振德、位的脫胎換骨的過程。

乍一看,脫胎換骨有些高不可攀。認真琢磨,克服自用、自專,不過修身而已。所謂的“大經”,說到底就是大法常規,是洞察天地之道後的應時而創、應運而生。只不過是剔除自專、自用後對天地之道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實踐罷了。

一個人發自內心的暗自慶幸,一定依憑於自己有意無意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中道而行。聖賢是什麼,是純粹自己的內心,克服自己的自專、自用,將這種不怎麼靠譜的“暗自慶幸”轉換成可控的必然發生的人。聖賢與凡夫的一個根本區別在於自覺,自覺克服自專、自用,自覺踐行中庸之道,自覺以經綸天下之大經爲發心。

二、立天下之大本

以大小而論,從小角度出發的本,很可能就是從大角度出發的末。

孔子之所被後世人尊爲“大成至聖先師”,一方面是因爲他崇尚堯舜,效法文王、武王,明確了後世學者的道統——聖王之道;另一方面是因爲他上依據天時的運轉規律,下遵循地利的水土特性,師法天地。

師法天地的孔子,自然也是講求本末終始的,至於他所講求的本末終始是不是與凡夫相同,便不得而知了。

三、知天地之化育

所謂的“知天地之化育”有兩層意思,一是像天地一樣高明、博厚,不侷限於一己私慾,着力於萬事萬物;二是以化育萬物爲己任,沒有其它的思慮。

所謂聖賢,是明瞭人之爲人責任的人,是昂然立於天地之間,與天地一道並稱爲“三才”的人。與天地並立的人,是要“贊天地之化育”的,唯“知天地之化育”者,能“贊天地之化育”。

四、知己

除了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凡夫與聖賢之間還有一點差別,那便是唯有聖賢能夠看懂聖賢,凡夫只能看懂凡夫,是看不懂聖賢的。這個道理可以進一步拓展,唯有高明者能發自內心的看到他人的高明,唯有具備美德的人,能真正看到他人的美德。同樣的道理,也只有聖賢才能真正理解和敬服聖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