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31:君子的立身之所

《中庸》31:君子的立身之所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

任何事情,內心裏能預先確定便能成立,內心裏不能預先確定則必然陷於廢輟。說話之前內心裏預先確定了,則不至於在說的過程中因胡亂發揮而中斷思路;做事之前內心裏預先確定了,則不會不分輕重緩急,眉毛鬍子一把抓,以至陷入困頓;有所行之前內心裏預先確定了,則不至於這山扒着那山高,總是後悔;對道的本源有所洞悉、信從前內心裏預先確定了,則不至於機械僵化,不撞南牆不回頭。處在下位者,如果不能得到上級的信任、支持,便無法有效地治理百姓。獲取上級的信任、支持有相應的辦法,不被朋友信任、認同,便不會獲取上級的信任、支持;被朋友信任、認同有相應的辦法,不能順承、孝敬自己的父母,便不會被朋友信任、認同;順承、孝敬自己的父母有相應的辦法,反躬自省所行是否與內在心意相契合一致;讓所行與內在心意相契合有相應的辦法,不明瞭所行對自己的真正益處,便不能讓所行與內在心意相契合。

心隨境轉是凡俗,境隨心轉是聖賢。

君子立身何處,是可以由自己決定的。

孔子當年在衛國停留時,他的弟子們擔心老師會因爲找個喫飯的差事不容易,委曲求全耽留衛國苟且混日子。大家不好意思直接問老師的真實想法,子貢自告奮勇前往試探老師的意圖。子貢問孔子,伯夷、叔齊算是什麼樣的人,他們會不會“怨憤”?

孔子告訴子貢,伯夷、叔齊是古代的賢人,他們求仁而得仁,所以不會怨憤。子貢因此知道孔子絕不會在衛國苟且。

伯夷、叔齊要立身於仁境,兩個人也真正做到了。後世人可能也希望自己立身於仁境,但卻無法像伯夷、叔齊那樣一再拒絕可以輕易到手的名利,無法像伯夷、叔齊那樣,因爲“不食周粟”而餓死在首陽山上。

這或許纔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真意。除非我們內心裏預先確定要那樣做,要立身於那樣的所在,否則,便很難真正做到那種程度,難以從容地立身於那樣的所在。

“言前定”“事前定”“行前定”“道前定”,什麼是“定”?柏拉圖有篇文章叫《走鋼絲的人》,對於一個走高空鋼絲的雜耍演員而言,向前走是危險的,步步驚心;向後退是危險的,舉步維艱。較之向前走、向後退更爲危險的是站在原地一動不動。向前走有向前走的危險,向後退有向後退的危險,但內心裏預先確定了,便不會陷入猶豫和困頓,大概率上能夠順利完成“表演”。最糟糕的便是猶豫不定、心事重重。

君子與小人的不同,或許便在“豫”與“定”。君子是心中預先確定,然後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去。小人是未定而跟風,然後心在曹營心在漢,總是身在此而心在彼。簡而言之,唯有君子能做到境隨心轉——可以抵達自己理想所在——可以決定自己立身何處。

如何抵達自己理想所在呢?

獲得在上位者的信任與支持。如何獲得在上位者的信任與支持呢?先獲得朋友的信任與認可。如何獲得朋友的信任與認可呢?先順承、孝敬父母。如何真正做到順承、孝敬父母呢?先讓自己外在的孝行與內在的心意契合一致起來。如何讓所行與內在心意契合呢?先想清楚到底什麼纔是真正對自己有好處的,在真正對自己有好處的事情上下功夫。有所行動,才能真正有所成立——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到此,這個封閉、循環的邏輯鏈條算是完整建構起來了。

君子的立身之所在哪裏?在他言前、事前、行前、道前便早已在內心裏預先確定過了。即便是死,君子也會死在那裏——死得其所。

“我命由我不由天”不僅是在說哪吒,也是在說天下的有道君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