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這樣讀《四書》

有人認爲,學習陽明心學很難,需要先學習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

我倒不這麼認爲,只要對《四書》有一個粗淺的瞭解,陽明心學是可以入門的。就我的經歷來說,在閱讀《傳習錄》之前,我對四書只有零散的涉獵,看過一點原著,但很不成系統,我的大部分傳統文化認知應該是來自南懷瑾先生的一套叢書,包括易經、論語、孟子、老子和佛學等。

有了這些常識,學習《傳習錄》並不是很難。遇到王陽明引用四書的原文時,如果不是很懂,回過頭去把原文找出來有針對性的學習就可以了。

而且,王陽明引述的四書語錄,肯定是比較重要的,先學《傳習錄》反而有助於我們抓住四書的重點和要點,對儒學要義建立起一個大的框架。

在此基礎上,我準備再來系統地學習《四書》,結合王陽明的學說,來學習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發現他們的不同,作出自己的判斷。

四書從產生的年代來排序,應該是《大學》、《論語》、《中庸》和《孟子》,朱熹《四書章句集註》的排列順序是《大學》、《論語》、《孟子》和《中庸》,很多人認爲,這是按照由淺入深的秩序排列的。

我個人認爲,學習的順序最好是《大學》、《中庸》、《孟子》、《論語》。

理由一,基本上按照成書的順序來讀,比較容易看出學說發展的脈絡,之所以把《論語》調整到最後,是因爲《大學》、《中庸》、《孟子》在理論上體系性更強。

理由二,《大學》是儒學的總綱,公推《四書》之首,先讀《大學》應該是沒有異議的。而《中庸》是對《大學》的概括和發揮,兩者存在密切的聯繫。學習了《大學》和《中庸》,那麼對儒家的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可以有一個初步而比較全面的理解了。《孟子》一書的內容則更加全面而詳實,血肉更加豐滿,趣味性也更強,《孟子》的一大特點就是思辨性很強,孟子能言善辯,其中有很多對異端學說的批判,因此孟子是在破中立,而且結合了很多當時的現實情況,不只是單純從理論上闡發孔子的思想。《論語》的體系性不強,常常是片言隻語,沒有上下文的交代,把它條理化,需要很強的專業學術素養。但因爲它主要記錄的是孔子的語錄,不妨作爲追本溯源的參考資料。

當然,這都不是絕對的,四書本來就是相互聯繫的,我們以前肯定已經交錯着讀過四書,相互比照,引發我們自己的思考,這是最好的。但要時時告誡自己,不要死摳字眼,爲讀而讀。

                                                                                              -----【我讀大學02】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