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益者三樂,損者三樂(一)

汪國真的《人到中年》裏有這樣一段關於中年人的描述:“到了中年,生命已經流過了青春湍急的峽谷,來到了相對開闊之地,變得從容清澈起來。花兒謝了不必唏噓,還有果實呢。”人的本性是追求快樂的,享受中年的果實,適當的勞逸結合固然需要,但我們更需要學會

原创 真正的淡定,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被羣體排斥、孤立,只是一種弱者纔有的生存憂慮,弱者無法面對被羣體排斥帶來的風險。在遠古的狩獵採集時代,我們的祖先面臨着嚴酷的生存考驗,大自然中毒蛇猛獸橫行,沒有羣體合作,個人單打獨鬥,很容易死在野獸的獠牙下。於是,越是弱者,越要拼命抱團合羣

原创 能扛事就是一種了不起的才華

每個人所走過的時光裏,總有一些意料之內的驚喜,也有一些意料之外的失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所有的艱辛和酸楚只能自己扛。有人曾說:“每一個強大的人都曾咬着牙度過一段沒人幫忙、沒人支持、沒人噓寒問暖的日子。過去了,這就是你的成人禮;過不去,求饒

原创 舒服的人生,用責任去謀生,讓喜歡變成熱愛

劉慈欣曾在一檔訪談節目裏談起他創作《三體》時的經歷。那時,他在一個國企單位上班,工作不多,幾乎沒什麼事情。於是他就一邊在辦公室裏清閒工作賺工資,一邊摸魚寫作。此言一出,酸倒了一衆被“996”壓迫的上班族。有人酸溜溜地評論,如果劉慈欣成天爲了

原创 偶爾做做“無用”之人

關於“有用”和“無用”,莊子曾經說過一句話:“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在物質豐富的今天,我們是不是可以少一些“有用”,多一些“無用”。19世紀初,“京城第一名家”王世襄生於名門世家,卻沉迷各種雕蟲小技,如放鴿、養蛐、駕鷹、走狗、

原创 不求活得完美,但求活得快樂

很多人說,自己過得不快樂。其實歸根到底,還是因爲想要的太多,但能力太小;不完美的事情太多,但能改變的太少。前兩天,一個和我關係很好的前同事約我見面,我本以爲她是來找我敘舊的,卻沒想到是向我“求救”的。從認識她開始,我就知道她是一個很要強的人

原创 多讀一些“超級事實”,少犯一些“低級錯誤”

劉瑜是我很喜歡的作家。她說,有這樣一個人要寫一部“文明通史”,而且令人驚愕地以一種系統的方式寫成了。更令人驚愕的是這個人是個85後的山東小夥。此人名叫張笑宇,坦誠地說,我認爲能夠駕馭通史這樣的書的人都應該是西方的大家,比如塞繆爾.亨廷頓、鮑

原创 成長這幕劇集,有多少人盡興而歸,有多少人敗興而去

果然讀短篇小說集的感受永遠是波形起伏的。作家邱華棟說“閱讀李唐,需要你本身具有敏感的天性和對人的深刻理解。”這可稱爲理解李唐小說的線索之一種,《菜市場裏的老虎》中七個幻想寓言故事裏,都存在着一個以異乎尋常的方式去感知世界的男主人公,他們彷彿

原创 食物裏藏着令人治癒的溫柔

《孤獨的美食家》這部劇開頭說了一句話:“美食,是平等地賦予現代人的治癒。”其實這種治癒追求的無非是隨便、簡單、溫暖、私密。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汪曾祺先生在張家口沽源縣下放勞動。他曾把在當地採到的一枚大白蘑帶回北京,爲家人做了一大碗鮮湯。

原创 講專業術語的效果

一天,一個應聘者來到一家公司面試。他很快就見到了人事總監。     人事總監問:“您對電腦懂多少?”     應聘者回答:“略懂一二。我用過計算器,戴過電子錶,喜歡玩電子遊戲機,我還會用電視機和機頂盒上網跟國外的朋友聊天呢。還有,我看過同學

原创 祕書寫的發言稿

    祕書爲局長寫了一份20頁的發言稿,局長翻了翻說:“寫得不錯,就是短了點。”又把發言稿遞給了祕書。     祕書回到宿舍,望着自己辛辛苦苦加了三個夜班才寫成的發言稿發呆。     忽然,他盯着紙下角的20×20=400,想出了一個辦法

原创 爲什麼這杯咖啡的味道和昨天的感覺不一樣了?

傳說中,一隻五彩繽紛的咖啡鳥,大嘴銜着咖啡種子從天堂飛到也門,咖啡開始飄香人間……早在公元1000年左右,埃塞俄比亞的部落就開始食用咖啡,以保證他們在打獵或長途跋涉中的體力。對18、19世紀歐洲史影響深遠,被封爲法國“外交王子”達雷杭曾以“

原创 建築速度

    一天,某國的一個旅遊團隊乘坐着一輛大型遊覽車,在華盛頓進行城市觀光。     一路上,司機邊開車邊進行解說。大家一邊觀覽着城市的景色,一邊讚歎城市建設的速度。     遊覽車來到一座高樓前,司機告訴大家:“這棟大樓花了好幾百萬美元,

原创 你看到的是廣告

    某傳媒廣告大亨不幸病死,他來到天堂的入口,聖彼得出來迎接。     “先生,鑑於您在世界範圍內傳播知識所作的貢獻,我們給您選擇去天堂或地獄的權力。”接着聖彼得一揮手,大亨面前出現了兩個畫面:這是一個很大的空間,一片惱人的白色,不光老

原创 人生下半場就是放下

布袋和尚曾有《布袋偈》:“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我們何嘗不是揹着一個沉重的布袋在世間行走,每行一步,便想着如何填滿這個袋子,可是走得越久,肩上越沉重,到最後,我們恍然發現,其實在人生路上,我們早已舉步維艱。何不選擇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