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充電的原理

無線充電的原理

作者:GsuhyFihx

(郵箱:[email protected]

請勿轉載,支持原創


不需要導線就可以給手機充電,隔空傳送電量,這種“無線充電”技術不是科幻電影裏的情節,它就存在於我們身邊。

三星S8、三星S6、Lumia 920、Lumia 930、Nexus 6、Nexus 7、索尼 Xpera Z2、HTC One M8 Prime 等衆多中高端手機都支持無線充電了。

Apple Watch 也採用了無線充電,即將發佈的 iPhone 8 採用無線充電幾乎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飛利浦、歐樂B、松下等衆多品牌的電動牙刷也採用了無線充電,而且更具觀感,將牙刷放在杯子裏就能充電。電動牙刷是無線充電的第一批受益者,比手機還早。

這麼炫酷的黑科技,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無線充電的原理

無線充電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電磁感應:變化的磁場可以產生電場,變化的電場又可以產生磁場。法拉第早就教過我們這個“電磁互生”的道理,高中課本里也講了。

充電座和手機裏各有一個線圈,充電座裏的叫做“主線圈”,手機裏的叫做“副線圈”。

給主線圈加上變化的電場(也就是加上交流電),就會產生變化的磁場,位於磁場中的副線圈就會產生感應電動勢(也就是電壓),於是就有了感應電流,這樣連接副線圈的電池就可以充電了。

無線充電的原理和變壓器的原理非常類似,都是一種“古老”的技術,並無新意。

不同的是,變壓器的兩個線圈之間有一個鐵圈貫通,這樣主線圈產生的磁場絕大部分都能夠沿着鐵圈進入副線圈,不容易“漏磁”。

鐵圈能夠引導磁場的走向(導磁),讓主線圈和副線圈更好地“耦合”。

但是手機就不行了,主線圈位於充電座中,副線圈位於手機中,它們之間沒有“導磁”物體貫穿,要想高效充電,只能近距離地貼合在一起,否則就會由於磁場泄漏導致充電效能極低。

帶有無線充電功能的手機,充電時必須將手機放到充電座上,不能拿開,就是這個道理。

充電時不能玩手機,這是多麼尷尬的一件事情,還不如有線充電方便呢。

現在的無線充電技術就是一根雞肋,中看不中用,更多的是營銷噱頭。

無線充電的另外一個弊端是能量轉化率不高,只有70%左右,剩下的30%以熱量的方式散發了,因此經過無線充電後,手機和充電座都會發燙。

無線充電的線圈也很小,這導致了充電功率不足,不能快速充電,像 OPPO 這種“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是不可能做到的。

還有,無線充電可能會影響手機的顏值。無線充電的手機不能是金屬外殼,因爲金屬會屏蔽磁場。不知道 iPhone8 會不會變成像三星一樣的“大塑料”。

無線充電技術看起來很美好,但是很多缺點阻礙了它的發展,它並沒有得到市場普遍的認可。
未來的無線充電技術

以上我們講到的這種無線充電方式稱爲“電磁感應式”,它是非常成熟的一種解決方案,已經大量應用在消費級的電子產品上。未來還有磁共振、無線電波、電場耦合、WiFi 等更多充電方式,它們可以實現幾米距離以外的充電,這纔是真正意義上的無線充電。

這些方案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是人身安全,將人體長期暴露在強電磁環境下會不會影響健康,誘發疾病,這些都有待科學論證,所以這些方案還遠未成熟,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目測未來十年以內不會有大的突破,也就不再討論它們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