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跟蹤系列 III - 建立需求關聯最佳的方式和時間點

前一個系列文章談到需求關聯的便捷建立是有效需求跟蹤的基礎,那什麼方式是最簡單的方式最佳的時間點呢?

   我以爲,實現需求關聯的最簡單的方法,絕對不是在Excel的矩陣中做標記,而是將一層中的需求語句與另一層中需求語句直接聯繫起來。關聯的標記應類似Web頁面的超鏈接,能夠雙向追蹤和傳導。市場中專業的需求管理工具逐步的實現了這樣的思路。
   以Telelogic DOORS爲例,需求關聯是直接基於需求文檔中的需求條目通過跨文檔的拖放(Drag and Drop)的方式建立,這個應該屬於最簡單的方式之一吧。DOORS本身的文檔界面極其類似Word,允許客戶直接編輯需求,也可以從Word將現有的需求文檔導入成爲DOORS中的文檔。但和Word文檔不同的是,DOORS文檔中的需求陳述是條目化的需求項。這實際上是需求管理對工具提出的要求,需求管理工具中的需求文檔既讓用戶通過全文的閱讀以瞭解需求的上下文關係,也要讓用戶可以在需求條目的基礎進行需求的分析、確認、評審、跟蹤和驗證的工作。拖放的對象就是一個或者多個的對象

   關於需求關聯建立的時機,需要指出的是,有些開發團隊的建立需求關聯的時間不合適:他們在完成了相關文檔的編寫後再另外花時間去建立關聯關係。實際上,在依據上層需求書寫下層文檔時,開發人員應該按照當時分析的思路,即時建立需求關聯,此時不會增加多少額外的開銷。事後再建立關聯,當事人很可能已經不能很準確地反映需求的對應關係,粗糙了事。而且,用戶需要回顧當初的分析思路,這是一個Re-Engineering的過程,同一件事情做了兩次,效率低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