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媽媽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天,媽媽要回老家了。平常早上,我都是去單位食堂吃飯,今天早上,我想着她要回去了,再陪她吃一頓早餐吧。我去到廚房跟媽媽說,她卻堅決地一揮手說:不用!你去食堂吃吧,我把現有的收拾的吃了,這樣的話就不會給你留下剩飯剩菜,你以後就可以天天去食堂吃了。

媽媽如此開悟,分離對她完全不是問題,不像我,分離時總是有或深或淡的哀傷,還要有儀式感。

訂票前,我勸媽媽跟我過了十五(中秋)再回去,媽媽平淡地說:“十五不十五的,有什麼不同呢?每個日子都一樣的。而且,”媽媽又說:“在這裏是和你一起過,回去是和你嫂子一起過,在哪裏都是一樣的。再說,客走主人安,我走了你一個人也就利索了,多一個人總是多一個人的負擔。”

早飯後,坐公交送媽媽去高鐵站。最近因爲附近有一條主路修路,大量的車都轉移到了我們門前這條路上,所以門前的路特別擁堵。爲了坐到更多的車,我們往前走了一站。

媽媽走路非常的慢,她邁着一輩子了的外八字,一左一右,像一個搖頭婆婆,一搖一搖的往前走。我提着她的行李包,如風般在前面走,把她拉下好遠的距離。

但每到一個紅綠燈前,我就得停下等她,然後,等她過來之後,牽起她的手,等綠燈亮了過馬路。

過了紅綠燈,媽媽放開我的手,總是說:你前面走吧,不用管我。她知道我性子急,走的快。

跟媽媽一起走,我總是走的很快,無法慢下來跟着她的步驟一起走。我或者戴着耳機聽東西,大步流星往前奔;或者不戴耳機,思考着、觀察着什麼往前走。

而我媽永遠都走不快似的在後面一點一點的往前晃着走,永遠那麼沉穩,不急。我總是往前趕,急急地要去往前方,而我媽總是停在當下,穩穩的停在當下。

我放慢不了我的速度,也無法給媽媽提速,我們總是拉開很長的距離。然後,我不斷的回頭看她是否安全,是否跟上,再等待,然後,牽她的手過紅綠燈,然後再放下她,急急地往前走,再拉開距離,再回頭,再等待,再牽她的手……這一生,大概我們都是在這樣的頻率裏,想近近不了,想分分不了,遠遠近近,分分合合。

我那麼急,並不是要急着去辦什麼事情,或趕往哪裏,只是一種習慣性的焦急,焦慮。因爲擔心堵車,我們提前兩個半小時就出發往火車站走了,但一路上還是急。好不容易坐上公交車,車一停,或看見外面車一堵,我心裏就急。我觀察我媽,她坐在前面的椅子上,安如泰山,好像世界完全與她無關,好像不是她要趕火車一樣。

我得時時覺察自己,並給自己做工作,告訴自己說,嗯,沒關係,誤了就誤了,誤了大不了改簽下一趟車,或者改天再回去,一切事情發生了都不可怕,都是很好的安排。而我媽從來不需要做這些工作,她天生就那麼開悟,幾乎不焦慮,不擔心誤車,不擔心任何事情的發生。

爲了趕時間,我不斷的思謀坐哪趟車。媽媽總隨着我的主意行事。我說要不坐870吧,她緩慢自在地說,行,你說坐幾路,咱就坐幾路。我說算了,還是坐13路吧,她同樣緩慢而自在說,行,坐幾路都行。

最後,我們提前50分鐘到達了車站。十分鐘時間取票、安檢、到了候車室。我依然挎着媽媽的包,快快地往她的檢票口走。到了檢票口邊,給她找了個空座位,回頭卻沒有看見媽媽跟上來。遠遠地看見她把車票拿給椅子上的一個人看。我心下疑惑,跑過去看她跟誰說話。對方是一個60多歲的婦女,媽媽說碰到了一個同村的人,還是經常在一起打麻將的牌友。我媽也沒有特別的喜悅,轉身淡淡的跟我說,好了,你走吧,去忙你的吧。

哦,好高興啊!這麼巧合!這下媽媽有伴了,有個人互相照應。世界這麼大,那麼大的空間和時間裏竟然碰到了一個認識的人,還是一個同村的人,這真是奇蹟。我跟阿姨說了幾句話,又叮囑了媽媽幾句,與她擁抱別過。

總的來說,媽媽是個有福的人。有福之人不用忙,媽媽以她慢慢的節奏,迎接着她生命中的一切。在我來說,這叫奇蹟、恩典或禮物;但對媽媽來說,一切都是自然而然,自然而來,自然接受。

圖片發自簡書App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