駛向渴望---彩雲之南(4)

彩雲之南

2010年9月,坐火車從烏魯木齊到貴陽讀書,當列車即將達到終點站時,車上響起了《彩雲之南》的幽幽歌聲,覺得真好聽,輕柔的旋律消散了一路的疲憊。

五年後,踏上雲南的土地,看着近在咫尺的雲,腦海中自然而然響起了《彩雲之南》,我也恍然大悟,爲什麼天上的雲有了色彩。

初入雲境

從興義市出發沒多久就到了雲南地界兒了。

駛過興義市後,路也不那麼險峻了,雖然路還在山上,但經由隧道、石橋的緩衝沒有那麼大的坡度了。

一路遇到破爛不堪的柏油路、沒有燈的悠長隧道,讓我想起電視裏看到的茶馬古道。

這種路似乎最適合騾子走了,開着摩托進入隧道會失明上一會兒,失明的那幾秒是最無助、最恐慌的時刻,現在想來都覺得後怕。

說也奇怪,在貴州天上時不時下雨、烏雲密佈,怎麼到了雲南境內天就晴了,天上的雲彩怎麼就看也看不膩呢?

不明白同屬雲貴高原,天居然有那麼大的差異。

不過後來在雲南的旅程證實了一句老話:雲貴川,十里不同天。

一天的行程,常常前一個小時陽光明媚,下一個小時就風雨交加。而且常常是眼瞅着把車從白雲朵朵的天空開到濃墨重彩的厚實烏雲中,然後頂着雨水穿過灰色的雨林駛向遠方的陽光閃閃的雲洞下。


拋去風雨,雲南的天空是真美!

遠離都市的天空大都很藍、很乾淨,不過新疆的天空大部分是沒有云彩的,除了日出、日落在地平線附近出現密集的雲影外,天空基本上是沒有云的,有也很少,飛機駛過內留下暫存幾分鐘的白色航線,除此之外就是很純粹的藍天;

貴州很多時候是看不到藍天的,山林之中也看不到日出和日落的景色,天晴的時候常出現很大面積的厚雲,黔西南地區常常會看到煙雨朦朧的景色;

在廣東呆了一年,天空很少有新疆那樣純碎、乾淨的藍色,總灰霧濛濛的,也許離大城市太近了吧,霧霾有些嚴重;

與上面那些地區的天空比較後發現,雲南的天空和新疆的一樣藍,深邃、乾淨,但比新疆多很多雲,雲很小巧,沒貴州的那麼巨大,很白,比廣東的乾淨不知道多少倍,就是這些小塊、棉密的、分佈自然的雲點綴着藍天。

我一會兒走在陽光下、一會兒在在陰影下,更關鍵的是走在山上,感覺雲裏我不到一百米,很近,近的能清晰的感受到雲的緩慢的移動、一點點的被風撥弄着形狀。

於是就想到,怪不得叫彩雲之南,還有比這更美的雲嗎?

彩雲下的城市

路過昆明由遠及近,在盤山公路上看着昆明南邊的湖泊,狹長優美,深灰色的湖面在夕陽的照耀下波光粼粼。

當這邊湖上山色駛離視線,很快就進入到了慘不忍睹的昆明市。

來往揚起灰塵、震耳欲聾的大貨車,盤根糾結的街道、公路,周圍陳舊老婆的小樓,這一切讓我不願再次過多停留。

駛離昆明市時夜幕已近黑如深夜了,花費了三四個小時才脫離城市的迷宮。

大城市對我的感覺是千篇一路的,烏魯木齊、成都、貴陽、貴港、南寧、佛山、肇慶、四會,以及剛剛離開的昆明,似曾相識的街道、公路、立交橋,見了又見的品牌在視野裏反覆出現。

就着夜色寒風來到了安靜了許多的小城--楚雄。放下行李後在安靜的街道上行走,兩條腿走路真的安心、輕鬆了很多,帶着鬆了一口氣的心情在不怎麼熱鬧的街頭走過明暗相間的街頭,找了一家感覺乾淨、舒服的小餐館好好安慰了一下腸胃。


昆明是第一個擾亂了我路途寧靜的城市,當車第一次來到大理湖畔時,一股前所未有的寧靜迎面吹響我的四肢百骸。

停車在湖邊停留了很久很久,但願長醉不復醒。

我走了那麼多城市,這是第一個讓我見面就不願離開的城市,第一面就給我留下了十足的寧靜優雅。

後來看地圖知道,駛過昆明的那個湖叫滇湖,大理的這個湖叫洱海。

洱海邊依然有現代化的街道、石凳、餐廳,可一切看着很順眼,湖邊的樓房很低矮沒有壓迫路邊的人,沒有阻擋湖面的風。

當天放下行李後一直在城市裏穿梭,做公交來往被一條河分割開來的城市建築羣,順着密密麻麻的人羣路過許多小吃店、服裝店,最後吃了當地的過橋米線,買了件溫暖的衣服……


回去的黑夜裏走在燈光明亮的大橋上,寒風吹的身體涼颼颼的,百感交集…………

星河燦燦,只能相伴此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