駛向渴望(7)---登峯造極

爬山是個辛苦活,望着密密麻麻直通雲霄的階梯,拋去恐懼,決定去征服。

在抵達終點前你不知道還要拐幾道彎,還要走幾個十分鐘。

在走下坡路和繼續攀登的抉擇中毫無猶豫的決定向上走,是需要非同一般的毅力的。


愛上爬山

最初想去爬山的念頭是因爲從小在大漠孤煙直的戈壁灘上長大,整個世界是天圓地方的,唯一的起伏是在天邊掛了快二十年的天山,卻一直沒有機會去爬。

大學來到了一個建在山中的校園,第一天被師兄帶着參觀校園,走在除了上坡就是下坡的路上,別提有多興奮了,眼前的世界總算變得起伏不定,峯迴路轉。

大學的假期和同學一起遊玩過很多地方,黔靈山是我爬過的第一座名山,真正的山爬起來,一上一下,一來一回,一天的時間就過去了。黔靈山很大,裏面有一路的猴子,常見的吃喝玩樂活動,很耐玩,我們單純爬山,一邊爬山,一邊聊天,上去兩個多小時,下來兩個多小時,爬到其中一處山峯就已經滿頭大汗了,下山的時候更是耗盡了全部的體力。

這種運動的暢快讓我想起了高爾基在童年中描述勞動的大汗淋漓的酣暢感覺。

其實拋去有任務指標的工作勞動,這種單純的遊玩性的運動,滿滿的激發身體全部的力量,讓身體持久的發熱,累了可以歇歇,但終歸要走下山,真的更有益於身心的健康。

費盡心力登山山頂,在用盡體力回到山下,完完全全的釋放。當然山一定要夠高、夠大。

大三去贛州的同學那裏,一起爬了當地的一座很熱的名山。那山遠遠看着很不出奇,就一個平地鼓起的大饅頭,但真正爬起來是我小看了它。

那座山植物長的很茂密,一路的各種樹,上山的路不能只來直往,是環繞着向山峯的,所以看着山不高,走起來路很遠。

當然,那座山給我帶了的美好可不是讓我爬過癮的路,而是山頂上石縫間的歷險。真的是心驚肉跳的,隨時都有墜入萬丈深淵的可能。要不是看到很多人嘰嘰喳喳的過去了,我真想走回頭路了。

徐霞客筆下的奇偉鬼怪估計就是這種山頭。

再往後,和同事一起爬桂平的西山,那時後對各種稀奇古怪的風景倒是司空見慣了,最喜歡的是爬山的感覺。

那種感覺是一定要登頂的堅持,一開始就決心一定要登頂,一路保持體力,控制節奏,當別人累了要休息時自己繼續前進,無論有多累,肌肉有多軟,都對不能放棄。

愛爬山,愛的正是這使勁全身力量把那股決心堅持下去的感覺。

拼搏

在生命的旅程中,你有過多少次酣暢淋漓的拼搏?

在初二的數學課上,做題的過程中老師問我們:人生能有幾回搏?

我回答:三回搏。

近在直尺的中考是一搏,中考之後的高考是一搏,這兩搏是每個學生面臨的門檻,大多數同學動下腦子就能想到,當時同學主要的答案就是一和二,但數學老師認可了我的答案。

當他問過第三搏是什麼時,我回答的含含糊糊,老師也含笑而過。

我是覺得人生的機會應該不止一次,應該不止讀書這一條路。

人一輩子能拼搏的機會並不多,尤其對於農村出身的人。即使在今天,高考仍然是很多孩子眼前唯一的路。

中考沒搏過的人,也沒機會搏高考了,高考沒搏過的人也沒有第三次拼搏的機會了。

如此,玩了一年的中學生想要拼搏雖是初二,但爲時未晚。

中考備考的拼搏時光,任時光流轉也會給處於選擇狀態的人帶來自信的神采。

天下

努力和堅持的時候是孤獨的,沒有目光、沒有掌聲,你要放棄,誰都管不了,你到了山頭也不一定有人看到。

人,生而孤獨,所有的堅持和努力並不需要爲誰,爲自己就夠了。

如今攀登過最高的山,是延315國道從香格里拉到昌都的喜馬拉雅山,從雲端之下盤山而上,穿過雲層來到雲上的高原。

當我抓緊車把,掛着二擋,延着陡峭的盤山公路,來到雲頂的休息站,回望腳下的山崖時,心中唸到:

天!啊!

我!到!了!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