駛向渴望(13)---不凍泉

我住了很多旅館,不凍泉邊的青年旅館留給我的回憶最多。

記得那天,地圖上看到的是一個加油站,在無人區行駛了五個多小時,天冷極了,握着車把的手從變冷到變腫,最後僵掉了。

周圍草原還是草原,深綠色夾着枯黃色,可週圍的空氣,伴着一小時四十公里的速度,和北方的小寒天一樣要把人凍死。

一路上的風景自然純淨無暇的迷死人,看着路邊停車快速擺幾個姿勢照幾張相的大姐,照完就上車,真的很羨慕。

我很想拍照留念,可天實在太冷,只帶着毛線手套的我手僵的不能動彈了,風景再好我也實在沒力氣停下來拍照了。

路邊遇到一個拋錨的皮卡,一輛橙紅色的工具救援車在路上飛馳。

地圖前方孤零零的加油站是我前進的唯一希望,我太后悔沒準備厚點的衣服了,手套居然沒準備。

你知道來到加油站看到旁邊有個旅館我有多開心嗎?

總算撿回一條命啊!

那個旅館很破舊,一排小磚房,走進一面玻璃牆的商店兼餐廳,光線昏暗都不用計較,看到一個帶着鐵皮火牆的爐子上正煮着一桶冒着蒸汽的湯,微微的紅芒從爐盤間滲出,趕緊做過去,搓搓手,暖暖。

坐在昏暗的火路邊,我什麼都不想了,只想暖和暖和,可又不敢直接把手放在火爐上考,小時候耳朵凍壞的經歷刻骨銘心,就不停的措手,面龐感受着傳來的溫暖,身體慢慢發熱,手指從沒有直接到腫痛癢麻,冰棍似的手指總算甦醒了。

九月份出遊,沒想到還是遇到了寒冬臘月的酷寒。

天黑的也比想象中快了很多,等飯的十幾分鍾天已經黑了,而且越來越黑。

黑燈瞎火中又來了幾波客人。

開霸道的都冷的停下住宿,喝碗熱氣騰騰的牛肉湯。

這小旅館那是異常簡陋,菜就兩個,牛肉湯、肉絲麪和雞蛋麪,挑都沒得挑。

開豪車的人來到家徒四壁的房間挑挑撿撿,除了要大一點的房間,還牀怎麼看都覺得髒的被子、枕頭,也沒法再計較了。

看看老闆和小二的皮膚和衣服,真不好再計較了。

比我還小的夥計一臉笑容的招呼我坐下,還請我吃當地稀缺的葡萄。

躺在粗糙的牀上,感覺生活回到了十五年前,多久沒躺過這麼髒的牀了。

我不在乎衛生了,只要溫度就夠了,躺在牀上蓋着被子,身體還瑟瑟發抖。

還沒睡着,遇到一個剛進店的哥們,把摩托推進了房間,之後我也聽他的把摩托推了進來。

他個子很高,像士兵突擊裏面的伍六一那樣瘦卻充滿力量,和他聊天也感覺他的成熟,自信。

我在去拉薩的路上被雨水堵住的,他仗着150的馬力,強悍的操控能力,改裝過的摩托,直接就沒把嚇死我的泥路給一腳油門給開過去了。

我最快一天不過700公里,而他平均一天一千多公里!

他從新疆打工回家,先去西藏拉薩轉一圈,感覺看完了也沒什麼好玩的,就準備回開封的家了,估計三天後就能回家了。

這纔是真漢子,和他比起來我是弱爆了。

第二天臨走時,在旅館的牆上看到了很多到過這的人留下的紀念品。

其中有一個摩旅俱樂部留下的小旗子,留着他們的QQ羣。

回去後我加了他們的羣,大神的聚集地啊。

總有人在旅行的路上,工作時看到羣中有人曬旅行路上的圖片,感覺心又回到自由的時刻。

年初看到一部講述美國摩托文化的記錄片。

爲什麼我們不選擇走路、汽車、火車,而是選擇摩托?

無論城市還是農村,華爾街,還是布魯克林,有些人就是鍾愛摩托。

我不需要向別人解釋爲什麼有三輛摩托。

很榮幸,自己擁有摩旅的經歷,感受到了專屬摩旅騎士的精神。

那是自由的感覺,像鳥兒般自由的感覺。油門一踩,風從面來,世界之大,沒有摩托去不了的地。

感謝不動泉的小旅館,送給我那麼多溫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