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精解(二)——才与德

​在三家分晋这件事情上,司马光还谈到了根据才与德对人的划分。他认为智伯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智瑶的才能胜过了他的德行,以无德而使其才,施暴于韩、赵、魏,最终导致三家群起而尽灭智氏。

根据才与德的多与寡,司马光将人分为四等。首先,第一等是是才德兼备的人,这样的人称为“圣人”;然后,第二等是德胜于才的人,这样的人称为“君子”,再次,第三等是德才双无的人,这样的人称为“愚人”,最后,第四等是才胜于德的人,这样的人称为“小人”。

按照这样的划分,智瑶明显是属于最低一等的人,而且初看似乎也并不合理。但是考虑一下司马光的为人及所处的时代就不难理解他的出发点了。司马光是一个极度尊崇三王之道的守旧派人物,而又身逢宋中后期那种积弊丛生迫切需要变革的时代。这两点决定了他坚定不移的按照儒家传统来衡量人才,而且是守业的人才。他的局限性也很明显,无法根据国家的不同阶段综合来考虑,当然这也不现实,承平之际谁会去想开基立业的事情。

按照司马光的理解,用人的关键在于,德才兼备的“圣人”是首先要考虑的,这个毫无疑问,谁都想要既有德行又有才能的人。关键的区别是在后面三者,他认为如果找不到“圣人”,其次选“君子”,也就是德行好才能比较次的人,再次选“愚人”,而不能要“小人”。原因呢?很简单,“君子”会将才能用在好的地方,而“小人”会将才能用在坏的地方,而且他的才能使得他的所作所为超出常人的控制,为祸不浅,“愚人”因为没有才能,所以纵然想用在坏的地方也是办不到的,而且为坏也非常有限,容易制止。从正向的影响能力上看,君子、愚人、小人的顺序倒也解释的通。

但仔细考虑一下,问题就出来了。那“君子”的才到底有多少呢?多了那就成“圣人”了,自然是没问题的,少了就成了徒有德行的平庸之辈。这样的人如果让他默守陈规估计是能够胜任的,但是如果让他破旧立新岂不太强人所难了。再说“愚人”,基本上也就等同于位尸素餐了,只是与君子有无德行的区别。反观对于小人,那是不是只能一概不用?这本来就不是一件非此即彼的事情,就像“君子”是德胜才,而不是全无才,小人自然也不是全无德,那些少德而多才的,即便德行不符合儒家正统,一概弃用也是不合理的,尤其是在急需变革的时代,这个时候才能往往是第一要素。

若无才,则事不济,若事不济,何来守成一说,此时空有德行也是枉然。越是改朝换代、破旧立新的年代,这一点越突出,“圣人”与“小人”救世,“君子”与“愚人”庸庸。若那些开国立业的功勋之臣都是“圣人”和“君子”,那么何来明目张胆的攀龙附凤而取富贵之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用人不拘一格”,关键看管理者能否合理的使用并且把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