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乒乓兵


每天早上上班前,會和附近單位一些球友打會乒乓球,晨練。

案子已經很破舊了,好幾處都已經破損,有一面還高低不平。環境也很簡陋,就在一層和二層樓梯間一塊狹小的過道里。每天打球時,幾個男球友把案子支起來,打完之後再收起來,不怕繁重。還得把樓道里昏暗的燈泡換成較亮的燈泡,打完再換回去。就是這樣的條件和環境,打乒乓球卻帶給了我們很多的樂趣。

一是打球本身的樂趣,每一個球都完全不同,有各種精彩、快樂和遺憾;有輸贏的快樂和遺憾,有運動的快樂和淋漓。

有球友們彼此合作、對抗、助威、喝彩、碰撞的樂趣。有人打出一個精彩的球,大家就會喝彩,喊好。有人打出一些意外、搞笑的球,大家就開心的哈哈大笑。有人打球姿勢獨特而有趣,讓人看着就想笑。女選手們把球打壞了或打飛了時愛尖叫。又愛笑,一點點小事情,或者別人並不覺得怎麼可笑的事情,她們都會開心的大笑。這都是打球時完全活在當下的真實樂趣。

同樣有趣的是,這些球友性格各有特色,在享受打球樂趣的同時,每人的性格表現也給人很多樂趣。因爲人多,我們常常雙打,在合作與對抗中,各人的性格衝突與表現就特別豐富、有趣,令人開心,簡直笑死人。

張大哥,年近60,急性子,直性子,像小孩兒,喜怒當下全表現在外,毫不掩飾。打贏了就特別高興,連着輸就會不高興、生氣。有時生氣把球狠狠地打飛出去,像打羽毛球那樣。或氣的走人,不打了。

張大哥翻臉特別快,說翻臉就翻臉。有時別人不知怎麼一句話,他就會跟人衝突,罵人。跟他關係越好的人,他罵的越厲害,毫不給對方面子。不過,在他,這可能就是跟人開玩笑吧。被他罵的人,也都是跟他關係特別好的,知道他的性格,所以一般都不跟他急。他跟人吵嘴、翻了臉也不要緊,第二天見面和好如初,如同前一天什麼也沒發生過。特別真實,有趣。打球技術也好。

郭大哥,60歲出頭,也像小孩子,愛玩,愛搗蛋,時常眯着眼笑。郭大哥愛打麻將,經常晚上打了半宿麻將,第二天早上迷迷糊糊、腳踩棉花般地來打球,像打醉球似的。他平時技術挺好的,但精神不振時常常大失水準。球打的太差時,他有時就像小孩子,賭氣、撒氣,狠狠把球打飛出去。有時氣得摔拍子走人。

郭大哥走人和張大哥走人不同。張大哥不摔拍子,因爲張大哥的牌子貴,不捨得摔,所以只是自己走人。而郭大哥沒有自己的拍子,用的是公用的拍子,所以生了氣就摔拍子走人。

郭大哥和張大哥像一對小玩伴、老頑童,兩人經常互相逗着玩,你拿拍子拍我屁股一下,我拿膝蓋揣你屁股一下。眼睛看着對方,壞壞的笑,嘴裏還說着挑逗的語言或哼哼聲。他們經常開玩笑開的就真生氣了。或因爲對某個球的是非對錯有不同意見而各執己見,爭執不下,誰都不肯讓步,最後有一個人、或兩個人就生氣摔拍子走人了。

看他倆鬧特別有意思,我總忍不住想笑。一開始,我還擔心他們翻臉翻的那麼厲害,怎麼和好呀,但第二天再見他們時,他們已經和好如初了,如同什麼也沒發生過。然後再打球、開玩笑、衝突、翻臉。其樂無窮。

趙老師,49歲,橫拍握法,打球方法獨特,經常像握盾牌一樣把球擋出去。我每見他這個動作就忍不住開心地笑。他有個習慣性動作,就是兩臂往前一伸,把袖子往上提,根本不用手。屬於不敢跟人發生強烈爭執的人,即便和對方因球的得分爭論,也不會大聲或強硬,而是歪一下腦袋、斜一下眼睛、說出話又趕緊假裝咽回去的感覺,像個小媳婦的樣子,時常露出一副嬌羞的姿態。打輸了有時會把責任推到對家身上,只是用一種委婉的方式,他這樣悄聲說:你接了球后就躲得遠一點,這樣我就可以接他的球了。看起來也很想活潑,但屬於一露頭又馬上收回去的樣子。很有獨特風格。

申老師,49歲,大度,爽朗,對輸贏從不計較,輸贏都很開心,只是享受打球的樂趣。不像張大哥那樣,對輸贏、得分很認真,像爭房子爭地似的。有的球他明明得了分,但對方不認,他就說,你們說算就算,說不算就不算,哈哈一笑了之。他打球,或者觀看,卻好像這些事情都跟他無關似的,很有種超然的感覺。打輸了也從不責怪對家。

老白,50歲出頭,神態幽默,即使他不說話,往那兒一站就讓人想笑,屬於那種天生神態幽默的人。說出話來一本正經,嚴肅幽默,他自己不笑,聽的人卻忍不住哈哈大笑。他打球隨心所欲,常常瞎打;有時擺一些搞笑的姿勢。對輸贏結果也不計較,常常打兩局過過癮,開開玩笑、逗逗大家就走了。

成老師,49歲,一個特別好的男人。心地善良、宅心仁厚、樂於助人。常常指導我們這些技術差的人。我們打不好他總是安慰我們,打好了就鼓勵與讚賞我們。打贏了他就歸功於對家,說對家打得好;打輸了他就歸咎於自己,說是自己某幾個球沒打好。我們幾位女選手都親切的稱呼他成教練。

他不打時就在邊上記分,當裁判。有時記錯了,被場上選手罵,他也不計較,繼續給大家記分。

他不打時還時常站在樓梯口幫忙撿球。球飛上或飛下樓梯,他總是攔住那個正在場上打球、欲去撿球的人,自己飛跑上去或下去撿球。

他指導別人打球時,很能抓住實質要領,不僅從技術層面,還從心理層面予以點撥與指導。

我打球時只會打和平球,從不敢扣球,也不會發狠,他總指導我說:你要放鬆,不要緊張,不要總想着下一個球怎麼接,只關注在當下這個球上。打出界也沒關係,不要怕對方撿球,咱們本身就是鍛鍊、就是玩兒了麼。他的話直中我的要害。

生活中,他很細心,愛幫助人。前段時間,我患一個慢性疾病,他通過我的文章得知後,給了我很多關心,以及飲食、治療方面的建議,讓我非常感動。

他還愛看書,喜歡歷史與古文字。他文化深厚,謙虛低調。我通過他在我朋友圈的留言,看出他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涵養。衷心的說,成老師是我近年見到的極好的男人之一。

四位女將,都是我的同事,年齡都與我不相上下。除我之外都很勇猛,敢扣。她們扣球時,有時咬着牙,一臉兇猛,很有力量。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愛笑、愛尖叫,有女將們在,球場總是很熱鬧。男選手們也都喜歡我們女選手在。每天早上的打球,就是一場最輕鬆、愜意、歡樂的盛宴。

通過打球我發現,打球跟性格有關,跟心靈狀態有關。比如,內心有力量、勇敢的人敢扣球,而膽怯懦弱的人不敢扣。像我就不敢扣球。我總是打和平球,只想着把球推送過去,而且要一心打到對方案子的中間,讓對方好接的地方。很怕出界,怕讓對方撿球,怕給人家添麻煩,怕人家不高興。

我說過最狠的話是跟我對家說的:扣死他(或它)!我沒那樣的勇氣或力量,渴望對家可以做到,幫我們贏球。

我覺知到,打球並不只是體育鍛煉與技巧,其實也是一種心理活動的反應。其實,不僅只是打球,生活中的所有事項都跟心理狀態有關。通過打球,也可以不斷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增強心靈力量。我正在學着扣球。

成老師教過我好多次,陪我打過好幾次,我略有掌握。但有時好久不打,又忘了。球技總是沒有長進。不過,打乒乓球對我就是個鍛鍊與樂趣,沒花太多功夫在上面,就是打着玩。

但這當中的樂趣實在很多!

打球純粹是娛樂和鍛鍊活動,沒有任何利害關係,又那麼開心,時間長了,大家處得像兄弟姐妹一樣,有了情意。打球成了我們生活中極美好的一部分。

我們可愛的乒乓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