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生命的意義丨《放棄掌控》

這幾日總是倦怠,睜開眼,都在八點之後,平日裏最晚不過六時也起身了,或是最近用腦過度,要用清晨做彌補。

秋深了,清晨如冰涼涼的水一般,讓人滿身舒暢了無倦懨,興沖沖的起牀,帶着家養的狗狗,漫山遍野自由的狂奔,看着它滿身心的放鬆喜悅,是我最幸福的時刻,很久以來,唯一的心願就是像一個母親一樣,給它一生的幸福。

再也沒有一座殿堂,比母親的心更溫暖寬闊吧?那熊熊燃燒的希望之火造就了生命的種子,讓一個做了母親的人可以在這個浩淼的宇宙,無邊虛空的世界裏變成一個有力量和有價值的人。我想所有的母親都會渴望將一份 “ 愛 ” ,賜予子女吧,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愛,都在合適的範圍之內。

“ 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麼說,我都認爲自己的感覺纔是正確的。無論別人怎麼看,我絕不打亂自己的節奏。我喜歡的事情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的怎麼也長不大。”  ( 村上春樹 )

讀這段話的時候,午後陽光正從窗戶裏穿過來,時間像清澈的溪流涓涓的流着,一副歲月靜好的婉約模樣,我的眼卻溼潤了。

我的母親是一個十分喜歡掌控的人,小到上廁所幾分鐘,大到應該嫁給誰,母親是一個十足十的控制者。控制者將他的意志強加給一個人,處處干涉,入侵,於是,長時間被控制的人,小到生活節奏一再被打亂,大到精神崩潰到有被迫害妄想症。

毫無疑問,那是一場人生最大的噩夢,比這場噩夢更噩的是,給你噩夢的人扛着的是一面 “ 愛 ” 的旗幟,你只能接受,絲毫不能反抗,掙扎,質疑。

掌控的愛是一種捆綁,是一種窒息的扼殺,是不能吶喊的反抗,多少人爲此失去愛的能力,甚至於失去被愛的能力,和人永遠保持着一份恰到好處的陌生距離,一生都在逃避,卻無處可逃。被控制人的整個世界整片大地都在暗沉的底色裏,站在絕望深淵的黑裏,渴望着光明,卻無處索取,只能等待逐漸明亮的希望,等待心靈裏日出的那一剎那,等待恐懼,黑暗的防線一層一層在身體裏剝離,直到有一天,能遇見燦然的光明將自己完全的照亮。

如果,母親,在生命裏扮演的是 “ 權威 ” 的角色,那麼,我們都有一顆受制於權威的心。人心能不能擺脫所有的權威,這代表着能不能從恐懼之中解放出來,代表心有沒有可能不受制約 ------ 從各種的宗教派別,迷信和恐懼中成長的心,能不能擺脫掉自己的侷限,創造出嶄新的心智?

老舊的心總是受制於權威的束縛,也總是充滿着恐懼和野心的,它既怕死亡,也怕活着,更不想與人建立起真正的關係。不論是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它一直都在尋求永恆及安全感。 ( 克里希那穆提 )

當用一雙受限的眼睛來認識世界,我們的心已經被歷史的烏雲所遮蔽。

掌控,在信仰與企求之間起伏不定,當有一天掌控變成失控,那就是掌控者無邊的災難,外界崩潰,是內在崩潰投射出去的結果,內在崩潰,就是一份心靈的自我瓦解,那會是十分糟糕的體驗。

離開母親之後,還會時不時從噩夢裏驚醒,愛,是尊重,是幸福的給予,是心靈的相互依偎,信任,引導,和相同方向的航行。被掌控的人猶如黑夜裏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之中航行,分不清何去何從的路,有人從此沉淪,有人繼續掙扎,在破碎的波濤之間飄蕩着惶恐的面容,而一個掌控者在失去權利的時候,會像一面碎裂的鏡面,變成博物館裏那些古老的蒙塵銅鏡,帶着斑駁的鏽。

讓愛,在合適的範圍之內,雙方的幸福,纔會漫山遍野的自由狂奔。

前世如土,擺脫掌控,和放下掌控,都是跨過了門檻的今生的路,也是生命裏的一種追尋與回溯的新生吧?而掌控,又何嘗不是一種慾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