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性覺醒都是拜成人所賜(仇恨小孩的情緒正在悄然醞釀)

安徽省臨泉縣一名年僅7歲的小男孩被女體育老師毆打,原因是在玩耍中觸摸了女老師的胸部,被女老師視爲非禮,而遭到扇臉、腳剁、腳踹等兇狠施暴行爲。

儘管校方對涉事女教師張某做出了通報批評,張某也寫下檢查,但在網民的評論中卻分爲兩端。粗粗刷了下評論,認爲“打得好”的竟比批評女教師的還略佔多數。

近年來各種熊孩子新聞頻發,可想而知,這個事件也被一些網民不自覺納入當前正盛的譴責熊孩子的集體情緒中。一件原本不難判斷對錯的事,因爲受到反熊孩子的“政治正確”的勢頭影響,竟讓許多人變得非理性,心中充滿着對孩子的暴戾,讓人心寒。

自從遂寧公交戾氣男猛踩小孩頭部惹得網絡一片叫好,社會上仇恨小孩的情緒就已初現端倪。如果說,前者的叫好還能勉強以“父母不教,社會教”的道理掩蓋人們內心戾氣的話,那麼臨泉女教師毆打男童,一些人的叫好就徹底暴露出非理性的一面了。

且不說成人與孩子對比懸殊。即便孩子有過,以這種暴力手段對待,是以成人的力量欺負孩子。況且,成人一方還是老師,身負師德之重。所在地是學校,不能用路人般的“社會教育”代替學校教育。網民們津津樂道的“父母不教,社會教”在學校這個地方站不住腳。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不同於遂寧公交事件的熊孩子,這個7歲男童是否真的有意觸碰了女教師的胸部尚未確知。

那麼問題來了,這個孩子是不是真的沒被教父母育好,小小年紀就變壞,敢於“非禮”女老師?

據陳述,男孩觸碰到女老師胸部是在玩耍中造成的。這種情況不足爲奇。人與人之間因玩耍進行肢體接觸,不小心觸碰到敏感部位,即便是成人之間也難免,何況是男女大防意識不如成人的兒童。說孩子色心大起,有意去非禮女老師,這是用成人的骯髒思想去揣度孩子的心理。有些網民陰陽怪氣說現在孩子成熟得早,三歲就有性別意識云云,這是把性別意識與性慾望、性行動混爲一談。

人從兒童起,從對異性產生好奇,出現性別意識,再到對異性產生慾望,最後付諸行動滿足慾望,這往往是一系列成人世界“刺激教唆”的結果。恰恰是成人不自覺地想象孩子懂很多,才導致了孩子真的懂了很多,揠苗助長使孩子跳躍式地“成長”。

我想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也是在我七歲的時候。

小孩之間是經常嬉戲打鬧的。某天放學回家的路上,我與另一個夥伴追擊一女同學。該女生倉皇躲進路邊的女廁所。於是我們候在廁所旁,如窺伺鼠穴的貓一般,就不信那個女同學不出來!這原本只是單純的頑皮追打,卻在有些大人眼裏變了色。

當時我候在女廁所旁,不知怎麼回事,臉上就捱了一記清脆的耳光。我馬上本能地前後尋望,卻沒看到是誰打的我,身邊只有熙熙攘攘的自行車來來往往。打我的人也許是一位騎車人。但這不是最令我困惑的,更重要的疑惑是,我完全不知道自己爲什麼會被打!

直到我們的行爲被班主任老師發現。雖然班主任知道我們在打鬧,但在那個還比較保守嚴肅,人們還有上綱上線習慣的八十年代,她第二天公開批評了我們,說這是一種無恥流氓行徑,小心路人打你們的嘴巴!我頓時感覺右臉一疼,隨之而來的是恍然大悟。

這次事件,在我的成長道路上,既是一次“教育”,也是一次心靈污染。大人們使我開了竅,讓“偷窺女廁所”這個本來在我意識中並未存在的東西開始清晰地、時刻地存在。從此之後我便小心翼翼,在路邊見到女廁所就遠遠繞行,生怕被打。而它的另一面,也許正起到了“智慧樹上的蘋果”的效果,反而有助於某方面的過早覺醒。

這個因爲“非禮”女體育老師被打的男童想必也是如此。他真正的創傷不是身體遭遇了成人的暴力,而是心靈遭遇了成人的污染。從此以後,非禮、猥褻女性這些概念開始鄭重地植入他的心中,這都拜那位女體育老師和衆多陰陽怪氣網友的推波助瀾。

最後我只想說,孩子在成人世界中是弱勢羣體,不要因爲幾次熊孩子事件,輿論就開始蔓延起一股仇恨小孩的情緒,這是成人世界的卑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