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迷霧——讀《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之朱棣有感


我們今天在琥茗一起讀了《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第二章朱棣。由本寶寶主分享,從兩個方面談了一些個人看法。一個是朱棣和朱允炆對比分析,看二人爲何會發生局面轉換,二人身上有什麼不同的氣質決定了不同的結局;另一方面探討了朱棣前後的巨大變化,試圖尋找這種變化的原因。


朱棣跟朱允炆完全是兩類人,朱允炆崇尚文治,朱棣崇尚武功。朱棣久經沙場早已修煉出厚黑到底的功夫,朱允炆還是書生意氣。朱棣把那些儒家的教條不過當作籠絡人心的工具,朱允炆卻是把那些真當成了人生信條,這方面朱允炆更單純,更像他的父親太子朱標不像洪武皇帝。他和朱標比起朱棣都是好人但卻不適合中國政治。中國政治歷來就是淘汰好人,越沒有底線反而會勝出。這從秦始皇建立那套秦制註定了中國之命運,後來的楚漢之爭更是強化了這個,項羽作爲最後的貴族黯然退場,流氓開始主宰這個國家,也標誌着先秦的貴族精神逐漸失落。


至於爲何歷史這麼發展,張宏傑在他另一本書試圖做出他的解答《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我們今天也就這個問題展開了激烈討論,歷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到底是誰在主導。這或許是沒有答案的問題,不過讀史的趣味就在此,不一定是要尋找到標準答案,也只有這樣讀史纔有感悟。像中學那麼死記硬背時間人物事件,把活潑的歷史弄得味同嚼蠟。


我們還就朱元璋爲何把皇位傳給朱允炆,而沒有選擇這個很像自己的朱棣,進行了一些討論。有的書友支持書中張宏傑的觀點,認爲主要還是朱元璋考慮儒家嫡長子繼承的制度。不過個人和一些書友卻覺得,跟朱元璋晚年的轉變有關係。朱元璋這樣的開國之君不大可能會被禮法束縛,如果他真喜歡朱棣想傳位於他不會有什麼顧忌,他不是萬曆皇帝因爲文官集團的反對就束手束腳,更不是劉邦不滿惠帝卻礙於呂后勢力和維持漢初政治平衡必須藉助呂后,不得不忍痛放棄劉如意。


朱元璋大權獨攬將所有力量都置於自己統治之中,只要他想做的沒有人能妨礙他。退一萬步說他考慮禮法和傳位制度的穩定,也大可以在太子死後以國賴長君爲由名正言順傳位於朱棣,當時朱棣也確實做此想。但朱元璋又一次放棄了寧願選擇一位少不更事的皇孫朱允炆。這不能不說不有他的深意,而且之後的六年裏更是悉心教導朱允炆,從朱標仁弱不討他喜歡他沒有想過換人只是罵罵他,到朱標死後繼續選擇朱允炆又是一位偏文治仁柔的國君,完全背離自己的執政風格。感覺朱元璋是在反思自己三十年的執政給大明帶來的問題,他看到自己一味迷信武力一味用強這個國家和人民已經不堪重負,因此希望後人能改弦更張開創一代煌煌文治。


他在晚年也廢除錦衣衛制度,這也是對自己前期特務統治的自我否定的明證,如同漢武帝輪臺罪己,朱元璋後期應該也有一個反思過程,只是沒有武帝那麼明顯。確實建文帝即爲後做了很多措施來修補朱元璋的剛猛政治,大明進入一種寬鬆的氛圍,後來朱棣取代建文帝又開始恢復錦衣衛還加設東廠,實行酷吏政治,用太監控制廠衛來監督文官集團,太監可以干政就是朱棣開的頭。這也引發出明中後期宦官專權的問題,朱棣就是始作俑者。朱棣的上臺不但沒有糾偏反而變本加厲地回到朱元璋的政策上去,老百姓真要緩口氣還得到朱棣死後的有“仁宣之治”的朱高熾和朱瞻基。


還是回到我們的討論,個人更傾向於探討偶然性問題。朱允炆失敗看似他個人素質,但後來比他素質差的皇帝不在少數,明英宗因爲被宦官鼓動御駕親征還被蒙古俘虜,正德皇帝好玩沒有正行,引來寧王造反可是他卻靠着王陽明毫毛無損。王陽明根本不是正德皇帝派去對付寧王的,也沒人預料得到,王陽明能活到那時都有些僥倖,當年如果大宦官劉瑾板子打的更狠,寧王不一定那麼容易平定了。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俘虜,明朝差點亡國,偏偏有于謙出來頂住大明江山了。可後來于謙卻因爲支持了景泰皇帝,明英宗復位于謙被殘酷清算,于謙似乎就是老天送來成就明朝之國運,不讓他那麼快結束。明英宗更是破紀錄的離開皇位十多年又再次坐穩江山,翻遍史書你都看不到這麼不靠譜的事。可是歷史就這麼幹了。


再看看秦始皇統一六國更不是他多偉大,乃是他“奮六世之餘烈”,從秦孝公開始到秦始皇,老秦家就沒有出過昏聵的國君,兩代都不容易了,可是秦楞是六代,你拿他真沒辦法。當時並不是只有秦有資格問鼎中原,齊國最富,楚國最大,齊國一度都可以稱西帝跟秦並駕齊驅,只是他沒有秦國的幸運能六代不休息,齊宣王后的齊閔王就開始把持不住了。由於過早暴露實力炫耀武力引來諸侯攻打特別是死對頭燕國。碰巧此時又是傑出的燕昭王還有諸葛亮的偶像——樂毅爲將,一舉攻下齊國七十餘城,齊國從此一蹶不振。


楚國更是走了懷王又來襄王,不把楚國江山敗掉誓不罷休。否則以楚國的幅員遼闊,兵多將廣何至於輸得那麼慘。直到秦並天下還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之語。就是這兩大心腹大患衰落了,戰國末期的趙國因爲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迅速強大起來,一度開始挑戰秦國,而且戰國後期的將才幾乎出於秦趙兩國。其實當時變法圖強各國都有在做,鹿死誰手真不一定,只可惜各國不如秦能出那麼多靠譜的國君。

有人可能說這是秦國的公子教育不錯,可是你仔細看看歷史,發現又不是這樣。秦始皇后來二世胡亥就是很糟糕的皇帝,但陰差陽錯卻坐上了皇位。而且始皇帝的父親能接位不是他很早被看中,受到了良好教育,他本來只是質子能回來繼承國君之位還多虧了呂不韋。而子楚的父親安國君也是差點沒有熬到秦昭王走,剛做了三天國君就走了。秦昭王這位六代國君中最重要的人,他的接位則有更多故事。這些秦國國君的繼位很多都不是按照正常情況想到的,極富戲劇色彩。


反觀趙國,趙武靈王到後期就在接班人問題開始犯糊塗遠不如他胡服騎射英明。導致自己被活活餓死。趙惠文王還湊合,雖然沒有趙武靈王的開創性,但至少是個守成之君。可是接位的趙孝成王那就是來幫秦國的,不顧趙奢母親的苦勸任用趙括替代老將廉頗,這就是成語“紙上談兵”的出處。結果就是趙國被秦坑殺四十萬,趙國精銳損失殆盡,趙國再無威脅秦的實力。長平之戰其實已經決定了歷史的選擇,只要秦不出楚懷王、趙孝成王這樣的敗家子,幾乎可以說穩操勝券。


中國歷史很多時候甚至就是在比誰更能熬,司馬懿就是個典型。三國殺了那麼久,誰都想不到會三分歸晉,魏蜀吳白忙活了。而這都得益於司馬懿活了七十多,遠超曹操的兒子孫子們,也超越了曹操劉備的壽限。曹丕曹睿都如此短命,哪個稍微爭氣一點就沒有司馬氏什麼事了。特別是曹睿二十多歲接班,楞是熬不過司馬懿他一個年過半百的人,恐怕連曹睿自己做夢都想不到。曹睿死後司馬懿又隱忍了十年,才發動高平陵之變。


而老天給他安排的對手卻是曹爽,這種駑馬戀棧豆的角色。曹家真是一蟹不如一蟹,魏武何等英雄上馬治軍,下馬賦詩,統一了北中國,北征烏桓返回途中詩興大發寫下“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千古名篇,後來更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對人生哲學意義的思考。如果是這樣的人是司馬懿的對手,他可能有機會嗎?你在有本事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碰上你的天敵你只能仰天長嘆。這也是爲什麼“既生瑜何生亮”能超越時間成爲千古之嘆。


但歷史沒有這麼安排,司馬懿對手就是那個喜歡耍點小聰明的曹爽。司馬懿很幸運沒有活在魏武的時代,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魏武比司馬懿大太多,時間上似乎已經註定二人的結局。但其實也不一定,郭嘉——曹操一度的託孤之臣可是36歲就英年早逝,曹操傷痛不已,郭嘉是跟荀彧諸葛亮可以打平手的謀臣,又比曹操小那麼多,曹操自然有託孤之意卻不想天不假年,黑頭人反倒走在了白頭人前面。司馬懿當時也是比曹操小很多的謀臣,他卻熬死了曹操祖孫三代。晚清中興名臣胡林翼,若不是早早離開舞臺,他的評價只會在曾國藩之上,不少歷史學者都作如此之想。


這就是歷史,似乎冥冥之中早有安排,我們的一切努力或許只是歷史長河中一聲嘆息。樂道姑妄言之,各位看官姑妄聽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