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迷雾——读《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之朱棣有感


我们今天在琥茗一起读了《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第二章朱棣。由本宝宝主分享,从两个方面谈了一些个人看法。一个是朱棣和朱允炆对比分析,看二人为何会发生局面转换,二人身上有什么不同的气质决定了不同的结局;另一方面探讨了朱棣前后的巨大变化,试图寻找这种变化的原因。


朱棣跟朱允炆完全是两类人,朱允炆崇尚文治,朱棣崇尚武功。朱棣久经沙场早已修炼出厚黑到底的功夫,朱允炆还是书生意气。朱棣把那些儒家的教条不过当作笼络人心的工具,朱允炆却是把那些真当成了人生信条,这方面朱允炆更单纯,更像他的父亲太子朱标不像洪武皇帝。他和朱标比起朱棣都是好人但却不适合中国政治。中国政治历来就是淘汰好人,越没有底线反而会胜出。这从秦始皇建立那套秦制注定了中国之命运,后来的楚汉之争更是强化了这个,项羽作为最后的贵族黯然退场,流氓开始主宰这个国家,也标志着先秦的贵族精神逐渐失落。


至于为何历史这么发展,张宏杰在他另一本书试图做出他的解答《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我们今天也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到底是谁在主导。这或许是没有答案的问题,不过读史的趣味就在此,不一定是要寻找到标准答案,也只有这样读史才有感悟。像中学那么死记硬背时间人物事件,把活泼的历史弄得味同嚼蜡。


我们还就朱元璋为何把皇位传给朱允炆,而没有选择这个很像自己的朱棣,进行了一些讨论。有的书友支持书中张宏杰的观点,认为主要还是朱元璋考虑儒家嫡长子继承的制度。不过个人和一些书友却觉得,跟朱元璋晚年的转变有关系。朱元璋这样的开国之君不大可能会被礼法束缚,如果他真喜欢朱棣想传位于他不会有什么顾忌,他不是万历皇帝因为文官集团的反对就束手束脚,更不是刘邦不满惠帝却碍于吕后势力和维持汉初政治平衡必须借助吕后,不得不忍痛放弃刘如意。


朱元璋大权独揽将所有力量都置于自己统治之中,只要他想做的没有人能妨碍他。退一万步说他考虑礼法和传位制度的稳定,也大可以在太子死后以国赖长君为由名正言顺传位于朱棣,当时朱棣也确实做此想。但朱元璋又一次放弃了宁愿选择一位少不更事的皇孙朱允炆。这不能不说不有他的深意,而且之后的六年里更是悉心教导朱允炆,从朱标仁弱不讨他喜欢他没有想过换人只是骂骂他,到朱标死后继续选择朱允炆又是一位偏文治仁柔的国君,完全背离自己的执政风格。感觉朱元璋是在反思自己三十年的执政给大明带来的问题,他看到自己一味迷信武力一味用强这个国家和人民已经不堪重负,因此希望后人能改弦更张开创一代煌煌文治。


他在晚年也废除锦衣卫制度,这也是对自己前期特务统治的自我否定的明证,如同汉武帝轮台罪己,朱元璋后期应该也有一个反思过程,只是没有武帝那么明显。确实建文帝即为后做了很多措施来修补朱元璋的刚猛政治,大明进入一种宽松的氛围,后来朱棣取代建文帝又开始恢复锦衣卫还加设东厂,实行酷吏政治,用太监控制厂卫来监督文官集团,太监可以干政就是朱棣开的头。这也引发出明中后期宦官专权的问题,朱棣就是始作俑者。朱棣的上台不但没有纠偏反而变本加厉地回到朱元璋的政策上去,老百姓真要缓口气还得到朱棣死后的有“仁宣之治”的朱高炽和朱瞻基。


还是回到我们的讨论,个人更倾向于探讨偶然性问题。朱允炆失败看似他个人素质,但后来比他素质差的皇帝不在少数,明英宗因为被宦官鼓动御驾亲征还被蒙古俘虏,正德皇帝好玩没有正行,引来宁王造反可是他却靠着王阳明毫毛无损。王阳明根本不是正德皇帝派去对付宁王的,也没人预料得到,王阳明能活到那时都有些侥幸,当年如果大宦官刘瑾板子打的更狠,宁王不一定那么容易平定了。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虏,明朝差点亡国,偏偏有于谦出来顶住大明江山了。可后来于谦却因为支持了景泰皇帝,明英宗复位于谦被残酷清算,于谦似乎就是老天送来成就明朝之国运,不让他那么快结束。明英宗更是破纪录的离开皇位十多年又再次坐稳江山,翻遍史书你都看不到这么不靠谱的事。可是历史就这么干了。


再看看秦始皇统一六国更不是他多伟大,乃是他“奋六世之余烈”,从秦孝公开始到秦始皇,老秦家就没有出过昏聩的国君,两代都不容易了,可是秦楞是六代,你拿他真没办法。当时并不是只有秦有资格问鼎中原,齐国最富,楚国最大,齐国一度都可以称西帝跟秦并驾齐驱,只是他没有秦国的幸运能六代不休息,齐宣王后的齐闵王就开始把持不住了。由于过早暴露实力炫耀武力引来诸侯攻打特别是死对头燕国。碰巧此时又是杰出的燕昭王还有诸葛亮的偶像——乐毅为将,一举攻下齐国七十余城,齐国从此一蹶不振。


楚国更是走了怀王又来襄王,不把楚国江山败掉誓不罢休。否则以楚国的幅员辽阔,兵多将广何至于输得那么惨。直到秦并天下还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语。就是这两大心腹大患衰落了,战国末期的赵国因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迅速强大起来,一度开始挑战秦国,而且战国后期的将才几乎出于秦赵两国。其实当时变法图强各国都有在做,鹿死谁手真不一定,只可惜各国不如秦能出那么多靠谱的国君。

有人可能说这是秦国的公子教育不错,可是你仔细看看历史,发现又不是这样。秦始皇后来二世胡亥就是很糟糕的皇帝,但阴差阳错却坐上了皇位。而且始皇帝的父亲能接位不是他很早被看中,受到了良好教育,他本来只是质子能回来继承国君之位还多亏了吕不韦。而子楚的父亲安国君也是差点没有熬到秦昭王走,刚做了三天国君就走了。秦昭王这位六代国君中最重要的人,他的接位则有更多故事。这些秦国国君的继位很多都不是按照正常情况想到的,极富戏剧色彩。


反观赵国,赵武灵王到后期就在接班人问题开始犯糊涂远不如他胡服骑射英明。导致自己被活活饿死。赵惠文王还凑合,虽然没有赵武灵王的开创性,但至少是个守成之君。可是接位的赵孝成王那就是来帮秦国的,不顾赵奢母亲的苦劝任用赵括替代老将廉颇,这就是成语“纸上谈兵”的出处。结果就是赵国被秦坑杀四十万,赵国精锐损失殆尽,赵国再无威胁秦的实力。长平之战其实已经决定了历史的选择,只要秦不出楚怀王、赵孝成王这样的败家子,几乎可以说稳操胜券。


中国历史很多时候甚至就是在比谁更能熬,司马懿就是个典型。三国杀了那么久,谁都想不到会三分归晋,魏蜀吴白忙活了。而这都得益于司马懿活了七十多,远超曹操的儿子孙子们,也超越了曹操刘备的寿限。曹丕曹睿都如此短命,哪个稍微争气一点就没有司马氏什么事了。特别是曹睿二十多岁接班,楞是熬不过司马懿他一个年过半百的人,恐怕连曹睿自己做梦都想不到。曹睿死后司马懿又隐忍了十年,才发动高平陵之变。


而老天给他安排的对手却是曹爽,这种驽马恋栈豆的角色。曹家真是一蟹不如一蟹,魏武何等英雄上马治军,下马赋诗,统一了北中国,北征乌桓返回途中诗兴大发写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千古名篇,后来更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对人生哲学意义的思考。如果是这样的人是司马懿的对手,他可能有机会吗?你在有本事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碰上你的天敌你只能仰天长叹。这也是为什么“既生瑜何生亮”能超越时间成为千古之叹。


但历史没有这么安排,司马懿对手就是那个喜欢耍点小聪明的曹爽。司马懿很幸运没有活在魏武的时代,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魏武比司马懿大太多,时间上似乎已经注定二人的结局。但其实也不一定,郭嘉——曹操一度的托孤之臣可是36岁就英年早逝,曹操伤痛不已,郭嘉是跟荀彧诸葛亮可以打平手的谋臣,又比曹操小那么多,曹操自然有托孤之意却不想天不假年,黑头人反倒走在了白头人前面。司马懿当时也是比曹操小很多的谋臣,他却熬死了曹操祖孙三代。晚清中兴名臣胡林翼,若不是早早离开舞台,他的评价只会在曾国藩之上,不少历史学者都作如此之想。


这就是历史,似乎冥冥之中早有安排,我们的一切努力或许只是历史长河中一声叹息。乐道姑妄言之,各位看官姑妄听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