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生命的意義丨《 擁抱情緒 》

1732 年,英國書籍裝訂商 理查德 . 史密斯 因破產和妻子一起於家中自殺,同時親手扼死自己年幼的女兒,用來結束自己貧困潦倒的生活。

臨死之前,理查德 . 史密斯 留下兩封信件,信件內容裏的情緒幾乎是平靜理智的表述,甚至還有點幽默。他們說知道扼死自己的親生女兒是一件十分殘忍的事情,但飽嘗生活艱辛的苦楚,不想留她在人世間過着不幸的一生。他們還知道作爲一個基督徒不應該這麼做,哪怕受到懲罰也願意相信上帝的存在,相信上帝會眷顧每一位無助的子民。

他們甚至請求鄰居證明他們一生的清白,爲人正直。

死,是他們理性而無奈的選擇。  ( 來自斯莫里特 《 英國曆史 》 )

法國哲學家 丹尼斯 . 狄德羅 對此發表言論,他認爲自殺是精神的縮影,過於冷靜和人情淡薄是導致悲劇的真正原因。

達爾文在 《 動物和人類的情緒表達 》 中表示,自殺屬於一種情緒引發的事件,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 動物和人類情緒表達 》上講,情緒是由比人類更早的祖先演化而來,是天生的,而且像骨骼系統一樣有系統,有規律。讓情緒成爲科學研究對象,是達爾文最先提出來的,一個世紀之後,經過嚴格的科學驗證,他的情緒理論基本上都是正確的。

達爾文說: “ 自由的表達情緒反而會使情緒增強,但另一方面,表達也能緩解我們的情緒,採取武力的行爲能夠讓人更加氣憤,對恐懼不加以控制,人就會感受到更強烈的恐懼;然而,處在消極狀態中的人可能會失去他擺脫這種狀態的好機會。”

達爾文理論,聲稱要控制情緒,方能解脫。

我們知道,情緒分很多很多中,其中包括: 痛苦,快樂,悲傷,羞恥,嫉妒,憤怒,怨恨,自豪,同情,崇拜,懷舊,蔑視,困惑,等等等等,都屬於情緒的一種,人的整個生命過程也是一個情緒表達和演繹的過程,所以,瞭解情緒,和如何和情緒相處是人生的必修課題。

然而,如此之多的情緒裏,我們發現,大多數的情緒都是負面的,惟有 “ 快樂 ” 這一種,是積極的表達。那就不難解釋,爲什麼我們的一生,都在追求 “ 快樂 ”。

爲了精神上片段的快樂,人類都無所不用其極,就是去抽鴉片,肆意的放縱情慾,都要去換來短時間哪怕是罪惡的快樂,然而之後,被更深邃的空虛所代替。這都是因爲放縱情緒無度的結果。

瑜伽哲學的課題也一直是圍繞 “ 控制情緒的波動 ” 而展開,宗教更是教人 “ 無慾無求 ” ,使人追求永恆的心湖的 “ 平靜 ” 而達到 “ 三摩地 ” 的狀態,這樣的修爲也經歷了幾千年,歷史長河裏的人類皆孜孜不倦地追求着關於心靈的平靜,平靜也的確帶給人安全,幸福的愉悅感。

通過平靜,我們看到一個真實的自己,也可以看見一顆乾淨與純潔的不被物慾所左右的 “ 澄澈的心 ” ,巴坦加里的瑜伽科學認爲 “ 約束心靈的所有基本原則 ” ,就可以讓我們靜下來。

這個言論,和達爾文的 “ 控制情緒 ” 不謀而合。

而弗洛伊德提出了質疑,弗洛伊德認爲所有的心理問題都源於人們對情緒的壓抑,壓抑並不能使情緒消失,而是會潛在的聚集在一起,要麼爆發,要麼因無法宣泄而導致整個心理系統的紊亂,引發各種精神病人的出現。

大多情緒的根源都是因爲 “ 沒有被看見 ” 而導致無法很好的疏通和引導,就像河岸裏的淤泥不被即是清理而造成堵塞一樣。

心理學和犯罪學也經歷了上百年的研究發現,往往是那些自我壓抑的人最終導致了情緒坍塌,發展成抑鬱,自殺,殺人,暴力,精神紊亂的極端邊緣。就像法國哲學家丹尼斯說的那樣,過於冷靜和人情淡薄是導致悲劇的真正原因。

由此可見,放縱情緒和控制情緒,似乎都不是最好的答案。

在情緒問題的解答上,弗洛伊德,戰勝了達爾文。

現代心理學家武志紅先生經過臨牀試驗,也發文表示,在情感關係中,那種 “ 凡事忍耐 ” , “ 萬事剋制 ” , “ 要充滿愛 ” 的人,最終都是以失敗告終。比如一個脾氣 “ 暴躁 "  的人,可能並不是一種性格,而是一種 “ 人與傷害他的環境互動的結果。 ” 它屬於一種情緒宣泄,從心裏學的角度講,適當的宣泄出來,比強行壓制和控制要更使人心理健康。

壓抑的人被壓抑久了,到了極限無法再壓抑下去,要麼爆發,要麼反抗,要麼抑鬱,是武志紅先生的論點。

所以,一個保持心安靜的人並不是說要強行控制自己的情緒,而是讓它有散發的窗口,要學會認真的去探索自己的內心,嘗試着對整個心理結構的覺知,去了解關於衝動,渴望,挫折,壓力,焦慮,掙扎,痛苦,這些煩惱情緒的來源,只有這樣,才能消融這些煩惱。

擁抱情緒。這是一種心智的轉化,我們要做的並不是控制情緒,扼殺它,要知道一顆種子扼殺在泥土裏,它終將腐爛,不會幻化新生,讓它自然的生成,給它一個傾訴的通道,擁抱它,才能使一顆不好的情緒的幼芽轉化成一片清新綠柳樣的生命。

保持一顆認真的心,認真的態度,認真瞭解,擁抱,轉化,如果我們學會隨時瞭解自我內心的煩惱情緒的生成和它所有的內涵意義,情緒就會消失。受限的心智會由於制約而無法延伸,失去彈性和生命力,而給了它自由的空間,它會像一種氣流一樣消失在空氣裏。當然,藉由脾氣和性格肆意傷害他人者除外,那是品德問題。

從壞情緒的泥沼裏走出來,給與它安撫慰籍,將避免很多的悲劇生成,比如自殺,比如對生命的絕望,比如抑鬱和精神紊亂,都是強行控制的結果。

那麼就認真的傾聽下自己的心聲吧,在傾聽之後別忘了給情緒的發源地一個深深理解式的擁抱,就猶如給自己雜草蔓生的荒蕪的心中送去一片溫暖清潔的雲,情緒拂水而過,心靈的天空將變成沒有淤泥的清潔的靛青色,歸於平靜和歡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