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獻詞:熱愛

獻詞的本義是“獻上敬語”的意思。

如果要我在2019年新啓之日給諸君獻上一個敬語,那一定是“熱愛”。

熱愛我們的生活。生活不在別處,腳下即是遠方,詩意凝於眼眸。多一些美的發現,多一些美的創造,多一些美的分享,多一些生活中的儀式感,會使我們的日子不那麼粗糙。生活中的精細部分,就是生活中的詩。

熱愛我們的事業。凡此身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決不推諉給別人。凡此時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決不推延到將來。凡此地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決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此身、此時、此地。”美學大師朱光潛的座右銘。

對於學校來說,這一份“熱愛”又有更多內涵。

老師熱愛學生。熱愛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成功,應該成爲我們教師的理念。“如果一朵花不美,就請欣賞它的葉子;如果葉子不美,就請欣賞它的枝幹;如果枝幹不美,就請欣賞它的根莖;如果根莖也不能使你產生讚美的衝動,那麼你總該爲它是一株蓬勃的生命而謳歌!”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要善於在每一個學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上最有困難的學生面前,都向他打開他的精神發展的領域,使他能在這個領域達到頂點,顯示自己,宣告大寫的‘我’的存在,從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並不低人一等,而是一個精神豐富的人。”當然,教師最重要的學生應該是他(她)的孩子。

學生熱愛學校。俗話說,“子不嫌母醜”,畢業之後,學校就成了母校,學生的履歷表上就打上了它的烙印,學生愛不愛它它都是他(她)的一段過往。每一個人都只能陪他(她)一段路,學校也是如此。在這段路上,多些熱愛,多關注學校的一草一木、一椅一石,今後,便會少些遺憾,多些溫暖的回憶。2018屆初三畢業典禮上,我和即將離開校園的同學們說:“作爲母校的老師,我們不必追,也追不上你們年輕的腳步,但是我相信,無論你們走到哪裏,你們一定會記得,有一個精神的家園,在深圳寶安;有一處溫暖的所在,叫玉林路三號⋯⋯”

家長熱愛老師。蒙古族有一句諺語:“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老師做的是神的事業,怎能不讓人熱愛?那麼,如何熱愛?教師節,我寫信給家長,說,對教師工作的理解和尊重是最好的禮物。一條簡潔得體的祝福短信,幾句描述孩子進步並致謝的話語,接送孩子時見到老師當面的言語賀謝……尤其是平日裏,收到老師消息及時回覆,讓老師放心;正確認識孩子犯的錯誤,配合老師教育引導孩子;鼓勵肯定老師的工作,不把責任都推到老師身上;積極參加家長會、家長培訓,做一個和孩子一起成長的父母……這些,都是熱愛老師,對老師表達理解和尊重的最好形式。其實,學生的首任教師,不,首席教師,理應是父母自身。

冰心說,愛在左,同情在右,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使得穿花拂葉的行人,踏着荊棘,不覺痛苦,有淚可揮,不覺悲涼。

新的一年,讓我們握緊“熱愛”,走在花香瀰漫的世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