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寒假”:我佈置的作業

親愛的同學:

      你們好!參加完週五的散學典禮,你們就要迎來爲期近一個月的寒假。在此,給你們寫一封信,主要是談談寒假作業的問題。

      剛剛我瀏覽了一下各年級印發的《寒假生活指南》。應該說,你們的老師動足腦筋,除了學科作業,還有諸如“學會做一個拿手好菜”,“每天堅持一項運動”,“調查瞭解春節交通安全狀況”,“和父母一起做一次家庭大掃除”,“去父母或親友的單位體驗一日工作”,“擬一條祝福短信發給老師或長輩”等生命教育作業佈置。

      就是學科作業,老師們也是費了苦心。比如,四年級語文佈置的是“學寫春聯”,三年級數學佈置的是“做一份精美日曆”,二年級英語佈置的是“發現並積累身邊的英文標識”,九年級歷史佈置的是“觀看大型文博探索類節目《國家寶藏》”……

      這些作業,認真完成,相信一定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體驗,不一般的收穫。

      作爲校長,我也想佈置幾道作業,不知同學們是否允許,是否接受?先看了再作判斷——

      1.品味年的味道。春節俗稱大年,是中華民族第一大節,兩千多年悠久歷史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習俗內容,比如臘八、祭竈、掃塵、備年貨、洗浴、裝飾門庭、團年、守歲、壓歲錢、爆竹迎年、賀歲、拜年、送財神、接財神、迎春、鬧元宵等。並且,各地有各地的風俗。你不妨在歡歡喜喜過大年的過程中,多瞭解它們的由來,多品味它們的味道,感知傳統文化的魅力。

      2.品味家的味道。都說,過年要在家鄉纔有味道。都說,過年要在家裏才覺溫暖。再大的風雨也擋不住回家的腳步。過年,就是一家人的團聚。那麼,趁着全家團聚的時刻,品味一下家的味道吧!品味一下廚房裏媽媽忙碌的身影,品味一下飯桌上爸爸自豪的話語,品味一下爺爺花白的頭髮,品味一下奶奶深刻的皺紋,你或許會品味到,家是生命的驛站,也是避風的港灣;家是一份關懷,也是一份責任。

      3.品味書的味道。猶太人說:書是甜的。而作家餘秋雨說,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一個人如果在青年時期就開始平庸,那麼今後要擺脫平庸就十分困難。只有書籍,能把遼闊的空間和漫長的時間澆灌給你,能把一切高貴生命早已飄散的信號傳遞給你,能把無數的智慧和美好對比着愚昧和醜陋一起呈現給你。儘早把閱讀當作一件人生大事來對待!從這個寒假開始,擁有屬於自己的書架,擁有屬於自己的讀庫,擁有自己讀一遍兩遍三遍還放不下的“經典”;“連滾帶爬”地讀起來,讀出興趣,讀出滋味,讀出體會,讀到“手不釋卷”,爲自己的精神發育負責,爲自己的生命成長奠基。這個寒假,學校大部分圖書依舊會在校園各個角落暢開書架迎候你,你可以到學校來它們有個“約會”。

      好了,我的作業佈置完了,做不做由你。因爲你即將又長一歲,意味着離成年又近了一步,我要給你自由選擇的權力。

      最後,應我執教語文的七(3)班同學的要求,作爲你們的“電影課”老師,推薦一些影視作品供大家選看(如果和家人一起看,那就更有味道了)——

      1.十集大型紀錄片《大師》(中央電視臺製作)。胡適、蔡元培、馬相伯、張伯苓、陶行知、陳寅恪、梁漱溟、晏陽初、竺可楨、梅貽琦。

      2.10部值得一看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美國,1994)《美麗人生》(意大利,1997)《放牛班的春天》(法國,2004)《小孩不笨2》(新加坡,2006)《當幸福來敲門》(美國,2006)《三傻大鬧寶萊塢》(印度,2009)《平民窟的百萬富翁》(英國,2009)《歲月神偷》(中國香港,2010)《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美國,2012)《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印度,2015)

      祝新年快樂,學業進步,闔家幸福!

                              你們的大朋友  袁衛星

                              2019年1月16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