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職場|上班族爲什麼要有個愛好

作者|茶壺說

你有沒有覺得自己變老了?

不是臉上多了幾條皺紋,頭上多了幾根白頭髮,腰圍又漲了幾寸,離不開保溫包泡枸杞,不用老媽催秋褲的那種衰老。

而是明明外表依然靚麗,秀髮烏黑光亮,身材姣好,身體倍兒棒,但就是打從心底裏覺得自己老了,青春不再的那種衰老。

一般情況下,後面這種老更容易出現在忙碌的上班族身上。

每天兩點一線,有加不完的班,做不完的事兒,好不容易回到家裏能緩口氣,也到了該睡覺的時候了。

一天又一天,感覺自己像一頭在黑土地上耕種的老黃牛,從早到晚埋頭苦幹,甚至已經忘了自己身處的這個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

我們把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過成了一天的三百六十五次循環,一面覺着時間在飛快流逝,一面又覺得自己好像啥也沒幹。

我記得我大四來北京實習那年的冬天,過年回家去看我的老師。我作爲一個剛踏入社會的新人,跟我的老師討論了這樣一個問題。

我對老師說,我感覺自己最近一段時間,經常過着過着,就把時間過丟了。

之前的每一年,我在年底總結的時候,都能夠大概說出哪一個月我做了哪些事。可是現在我回想起最近兩個月時,發現我好像把這兩個月給過沒了,根本想不起那兩個月我做了什麼。

我覺得這樣的狀態相當的可怕,這會讓我覺得逐漸感覺不到“我”的存在,每天去上班,回公寓的那個人只不過是“母體的一段代碼”。

我的老師回答我說,因爲我每天都在重複生活日常。這種可預料的日子重複多了,就會產生機械感,再加上工作沒有成就感,於是就會出現時間過丟了的感覺。

那天的討論實際上沒有一個清晰的結果,因爲答案其實是因人而異的。

過完年回到北京之後,我開始想辦法改變這種狀態。

改變的第一個方法是讀書,挑選自己感興趣,或者看着好像是能有點興趣的書來讀。當然了,這其中不包括小說。

用每一本書來標註我每一個月都做了什麼,這樣可以擺脫過丟時間的感覺。

第二個方法是繼續大學時候每天寫小說的習慣,讓自己不管多累,多辛苦都必須要寫。

積少成多之後,用完成小說的成就感來填補工作上缺失的成就感。

實踐了一段時間之後,感覺像是從透明體漸漸的有了實體一樣,說得抽象一點,就是逐漸感覺找回了本體。

大概也正是因爲這段經歷,我纔會說,我的愛好是基於自我價值方向的。

但仔細剖析這件事,就會發現,在我的觀念裏,我認爲工作割裂了我與世界的聯繫,用埋頭幹活兒讓我喪失了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

雖然我還身處在社會中,仍然在接觸別人,但我已經被工作關進了一個透明箱子。看上去好像是跟周圍聯繫緊密,但其實看得見摸不着,彼此什麼關係都沒有。

而藉由讀書和寫小說,我恢復了與世界的聯繫。在每天重複性的,可預見性的生活日常之外,讀書和寫小說帶來了變數,帶來了其他可能。

於我而言,這可能就是當年作爲上班族的我,堅持有個愛好的意義吧。


兩都腹:記錄兩個平凡人對世界的看法

歡迎關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