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吴哥吧,去感受那静谧之美

       上世纪80年代从杂志上看到一篇介绍吴哥窟的文章,文章介绍的文字用词翔实平和,不像现在用词极具夸张诱惑性。所配照片还是黑白照片。但却让人脑海中产生无尽的暇想。那时不会产生去一次的想法,因为实现起来太过遥远和不现实。30年弹指而过,终于国人开始涉足柬埔寨了。

       我们的冬季是柬埔寨的最舒适季节,也是国人去旅游的旺季,去程的飞机上几乎全是旅游的游客。旅客的旅游目的各不相同,我们团里有几个年轻的女孩,此行的目的就是拍照,带着各色美服,预设好各种POSE,虽然将“巴戎寺”喊成“巴戒寺”,却丝毫不觉得羞赫,尽管全车人笑成一团。几个大姐初次出国,觉得团费便宜,就来了,却总说错吴哥和柬埔寨的关系,行程结束时的总结语是:一堆破石头。几个大叔拿着高档的相机,此行目的是为了摄影,一路上不停的比较各种相机的品牌价格性能等。有一对夫妻行前将能找到的有关资料尽数看过,不时纠正导游的不实之词。

       尽管如此,我还是想说,去吴哥看一看吧,去感受那沉淀千年的静谧之美。

       当我站在吴哥寺的圣水池旁,我很想伸手触碰池中之水,想让池水浸透肌肤感知在那遥远的过去朝拜者是怀着何种心情登殿朝拜、感知那个时代是何等的繁华与昌明;但是吴哥之美可思可想,不可侵扰。

       当我行走在吴哥寺中央参道上,望向层层叠起的吴哥寺庙,我听到时光轮转,看到光影阑珊;当我走入千年前的回廊,又听到那悠远的音符,散落在墙上;化为那转动的身姿,诉说着美的记忆;当我寻声暗问刻者谁?那浮动生命力的雕刻,轻声吟唱,传颂着时光留下的故事。

       当我来到巴戎寺,看到了54座微笑的四面佛陀;黑白相间的光影斑驳石塔,在傍晚的夕阳下,镀上一层金色,让人仿佛穿越回古代神秘佛国,四面佛陀的“慈、悲、喜、舍”之心都已融化为宁静与优雅。

       它永远微笑,穿越千年,不论悲喜;它永远宁静,面对生死,不再动容;当我凝视它的那一刻, 微笑穿过心的旷野,一朵莲花在心底生起。

       当我来到塔普伦寺,站在如此精美的庭院里,想像着当年那些慢慢行走的舞女,心无旁骛,风儿吹起轻薄的纱衣,衣袂飞舞,身姿摇曳,宛若仙境。那墙壁上女神雕像是否就是风吹拂上的映像呢?那些雕像静立不语,可她们的一苹一笑已再现了当年动人的场景。它等待了近千年,终于被世人发现,以另一种姿态神秘再现,百年老树缠绕着寺庙,盘根错节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向人们昭示着爱恨情仇终敌不来时间的流逝。

       静静的,栉风沐雨,盘绕相依,难舍分离; 慢慢的,经过千年,寸缕相侵,融为一体;渐渐的,斗转星移,繁华幻灭,美成痕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